APP下载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困境与路径

2023-08-18崔艳叶荣翊贝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困境

崔艳叶 荣翊贝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主要包括实现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赋能,实现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引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则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薄弱、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冲击等。基于此,文章探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条路径,即优化数字资源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建设智能化教育环境;培养数字化思维,创新教学应用。

关键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困境;路径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一)实现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实现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涵,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提与外在表现,这是由数字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要想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就要保证网络环境的正常运行,因为没有畅通的网络环境,信息化设备就无法应用到教育平台,也就无法实现学习空间的互联互通。

其次,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与教育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作为教学的载体和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师生的共同需要。

最后,信息化设备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教习方案。

(二)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赋能

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过程是教育数字化最为显著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技术的教育应用,还涉及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内容的创新。所以,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过程主要指向教育对信息化技术和功能的建设、利用、创新和优化,包含教育的上层管理理念、教师的施教环节、学生的受教过程,以及教育的反馈与评价四个阶段,既注重教育的外在设备条件,又体现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成效,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还能给学生增添多元学习体验,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三)实现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引领

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通过信息化技术,教育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共享和交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备课、上课和评估,使教学更加高效、精准和有效。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得各种学习资源,并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定制化教育。

其次,信息化技术可以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式,促进教育的转型与创新。例如,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通过在线学习、微课堂和MOOC等数字化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實现全球化、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这些创新性的教育形式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最后,信息化技术使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大大降低教育的成本、提高教育的效率。这对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来说,特别是那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一)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薄弱

受地缘因素的影响,相较城市而言,我国农村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较低的水平,这直接导致大部分乡村教育在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中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薄弱的现状。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要保证网络环境能够畅通运行、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信息化平台建设更加完善,这无疑增加了农村教育的支出。囿于乡村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本标志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情况下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的乡村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教学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重新梳理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乡村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困难,因为乡村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的历史局限性,乡村教育信息化处于起步、应用、融创多阶段并存的发展态势中。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学习环境的变化等都是乡村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压力来源。

(三)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冲击

将数字技术进行整合并运用到教育领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其中,树立数字化思维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打破课程单一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突破千人一面的教育组织形式,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创建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教育环境,这些都需要教师以数字化的思维进行相关变革。

但是,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受到资金限制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之外,还面临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之间的教育理念的冲突。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集中授课、教学空间有限、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简单叠加等不足,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真实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也难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数字化时代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亟须解决。

三、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一)优化数字资源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所以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而优化教育数字资源配置,兼顾城乡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

首先,强化顶层设计,保障乡村教育资金需求,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网络教育环境。没有畅通的网络环境,就会产生数字化课前推送无法实现、数字化课堂场景无法实施、课后教学评价无法得到反馈等问题。因此,要想优化农村数字资源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必须坚持改善农村网络教育环境,提供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

其次,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培训范围和力度,尤其注重农村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水平,这是优化资源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必然要求。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师作为培养数字化人才的直接引路人,必须熟练掌握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再次,以教育大资源观促进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这是优化数字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展现数字化转型优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仿真”“互动视频”等不同形式的数字教育资源不断涌现,教育部门只有打破固定思维,坚持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质量和资源利用率,突破地域限制。

最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蕴含优质的教学资源,还突破了时空限制,提供了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线上交流的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实施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突破,打破了教育资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教育新生态。加强农村地区师生对全国智慧教育平台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创新,这也是数字化战略下推进教育公平和取得教育成效的重要举措。

(二)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建设智能化教育环境

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教育数字化过程和信息化技术的简单叠加,转型既是一种动作,又是一个过程,需要真正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分析乡村教育环境,建设现代智能化教育环境。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的整体规划设计,精准布局,建设数字化教育示范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价值,这个价值在于引发并促进教育产品、教育服务、教育流程、教育模式、教育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建设数字化示范区有利于统计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价值,进而进行精准施策,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其次,夯实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注重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性建设。在乡村教育示范区的引领下,强化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创新与应用,为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提供外在条件。同时,建构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网络,开源节流,为农村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最后,积极促进农村产教融合,加强教育与乡村数字化经济建设的联系与深度融合,改善农村地区数字校园环境建设。

(三)培养数字化思维,创新教学应用

乡村教育要想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要关注数字化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数字化场景的建设,还要关注数字化思维的培养与教学的应用和创新,这是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驱动力。

首先,正视问题,培养数字化思维。当前,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的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翻转课堂、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已经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但是,基于乡村教育实际,数字化技术尚未完全应用到课堂中,要突破农村地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正视问题,帮助师生树立起数字化思维,并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教学应用。

其次,打破封闭式教学环境,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课堂结构。课堂组织结构仍然是单一的、较为封闭的课堂形式,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尚未得到普遍实施。要想改变现状,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培训,通过学习沟通和交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达到创新教学应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创新思维。

最后,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路径体系,建立教育创新实践新典范。当前,开放性、共享性的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教师对信息化的掌握不应再与专业能力分割开来。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应对数字化挑战并跟上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乡村教育数字化的成功转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乡村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現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度变革。

参考文献:

[1]韦恩远,肖菊梅.“数字化+在地化”:乡村教育发展的出场语境、运行机理与创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3 (2).

[2]杨现民.系统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J].唯实,2023 (1).

[3]黄小倩,沈小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9).

[4]李华,孙娜,马小璇.数字教育资源校本化的研究、实践与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22(8).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及突破——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例”,项目编号:2022-ZZJH-207。

(作者单位:崔艳叶 信阳农林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荣翊贝 信阳农林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