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土保持重大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实践与成效
2023-08-17黎志云邓文兰沈发兴张纯权莫明浩廖凯涛黄旭华
黎志云 邓文兰 沈发兴 张纯权 莫明浩 廖凯涛 黄旭华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发展历程;高质量发展;效益评价;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
[摘要]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始建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定位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之一。基于园区概况、建园背景,根据不同时期特点,以关键事件为节点,将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历程分为建设启动期(1999—2005年)、发展机遇期(2006—2010年上半年)、跨越式发展期(2010年下半年—2014年)和高质量发展期(2015年至今)4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建园24 a来的科研成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同类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提供借鉴,推进水土保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0-0941(2023)08-0008-04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以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截至2021年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49个[3],发挥了水土保持试验、示范、推广、开发、服务等多重功能,为提升水土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社会影响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经多年实践与探索,各地涌现出一批先行先试先进典型。笔者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分析其建园背景,回顾其建设历程,并对建园以来的科研、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同类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提供借鉴,推进水土保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1园区概况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地处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德安县,鄱阳湖水系博阳河西岸燕沟小流域内,总面积80 hm2,位于115°42′38″~115°43′06″E、29°16′37″~29°17′40″N,南距省会南昌市70 km,北离九江市50 km,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和京九铁路倚园而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园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 350 mm,多年平均气温16.7 ℃,年日照时数1 650~2 100 h,年均无霜期249 d。
科技园是我国第一个以科研为主要定位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之一。园区立足南方红壤区水土资源特性,以红壤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及其污染防治、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及功能稳定提升等重大科学问题为重点,聚焦红壤侵蚀过程与防治、植被恢复及环境效应、流域生态环境及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监测监控技术与信息化4个研究方向,总体定位是建设成集水土保持科研试验、推广示范、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园区。
2建园背景
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过后,为获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减轻洪涝灾害的科学数据,水利部启动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试验场站的选址建设工作[4]。江西省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南方红壤分布地带的中心区域[5],20世纪50年代初,兴国县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水土保持站——江背水土保持站,積极推动了省域内水土保持试验场站建设[6]。因此,在江西省建设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行性。
经勘察选址,园区拟建地(德安县郊)的地形、土壤、水土流失特征具有很强的生态区域代表性[地貌类型为低丘岗地,主要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6%,土壤侵蚀模数2 948 t/(km2·a)][7],且交通便利,县域内已建有省级野外科研基地,具有开展一定科研试验的基础,加之县级人民政府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支持,适于开展试验站场建设。
3建设历程
3.1建设启动期(1999—2005年)
1999年1月,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现更名为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在德安县以租地的形式启动科技园(一期)建设,完成首期园区综合规划,确定园区的发展方向,按科研试验、推广应用、示范教学和生态建设4个功能区,分区分步加以实施。2001年1月,建成的气象站、坡地生态果园开发试验小区、土壤渗漏观测场、植草农路和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繁育场等水土保持科研观测设施正式开始观测。园区注重科研设备和仪器的先进性,在建成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漏试验设施上,安装进口的土壤水分张力计和自记水位计等用于观测土壤水分和径流的动态变化,探索适宜我国南方红壤区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2005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科技园建设立项,科技园发展步入正轨。
3.2发展机遇期(2006—2010年上半年)
2006年,水利部办公厅印发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试行)》。2008年9月,水利部印发《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21世纪初期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江西主要探索的方向。
根据水利部水利科技计划和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方向,结合园区自身特点,科技园进行了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引进水土流失自动采集系统、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水土流失监测车,组建生物和土壤分析实验室,建设红壤坡地植生工程、植草护坡梯田、生态沟渠、人工模拟降雨、坡面草沟、生态沟渠、雨洪资源集蓄利用等一批科研试验小区。结合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资源的采集,引种试验草种40余种、乔灌30余种、“名、优、特、新”果树品种30余种,开展种苗繁育推广示范,为生态园林式科研创新基地建设服务。科技园具备常年定位观测试验的条件,实现了园区数据自动采集和远程监控管理,为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增添了助推器。
2010年1月,时任水利部部长陈雷视察科技园,提出了“出经验、出政策、出典型,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带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要求和“五个一流”的建设目标。经主动谋划和积极探索,科技园在建园10 a之际,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3.3跨越式发展期(2010年下半年—2014年)
为扎实做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探索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规律,完善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2010年11月,江西省水利厅成立了“三大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江西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即科技园二期)被列为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现代水利的“三大基地”之一。2011年5月,水利部批准江西省组建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园列属该中心的“三大基地”之一;7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月,省水利厅成立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大基地)项目建设总指挥部(为项目法人);11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科技园(二期工程)列入省政府重点建设工程。2012年2月,省水利厅批复了《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随后,“三大基地”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稳步推进了项目融资、工程招标投标、建设准备和工程建设等工作。2013年8月,根据省国土厅批复的用地指标,科技园取得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公共事业用地权证(土地证和林权证),园区土地权属清晰,土地手续完备;11月,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题写“积极探索水土流失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祝贺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落成”,为科技园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科研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科技园举行竣工揭牌仪式,标志着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顺利竣工。
通过实施科研创新基地项目,科技园集成建设了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土保持野外科研设施(其中各类试验小区就达200多个),并配套建设了综合实验楼(包括理化分析室、精密仪器室、无菌室和微生物综合实验室等17个分析室)、科普馆和学术交流中心。其中,野外科研设施包括:针对坡地径流泥沙及其污染物的伴生迁移过程不明晰而建设的国际规模最大和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坡地水量平衡试验区;针对防治我国南方重要经济林果柑橘规模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而建设的现代坡地果园开发示范区;针对复杂降雨情景(不同雨量、雨强、下垫面条件、坡面物质组成),为加速雨水入渗规律和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进程而建设的我国首个全自动控制、南方降雨面积最大的模拟降雨厅;针对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需求而建设的红壤侵蚀区坡面水土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区;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迫切需求而建设的护坡试验区等。随着硬件设施建设整体落成,科技园创建了集水土流失科学研究、动态监测于一体的野外台站和与之配套的室内分析测试体系。
3.4高质量发展期(2015年至今)
2015年4月,以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的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验收,成为江西水利系统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园还建设了以“一方水土”为主题的声光电水土保持科普馆,打造了以“水生植物资源圃和生态浮岛”为主线的水生态体验区,完善了园区环园沥青道路系统并建设了特色经果林休闲体验植物园。
科技园依托基地平台优势,充分发挥“筑巢引凤”效应,引进或自主培养博士20余人,构建“领军人才—核心骨干—辅助人员”的高素质团队,打造“基地—项目—人才”体系,建立“科研紧扣国家和社会需求制度”“人才激励与绩效考核配套制度”和“对外友好交流制度”等多项制度[8]。通过规范团队建设、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科技园解决科技发展问题的软实力显著增强,基地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
4建设成效
4.1科研成效
作为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平台,2001年以来,科技园围绕国家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践需求,开展了大量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基础理论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立项各类科研项目239项,累积立项经费8 773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8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科技奖励32项,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优秀设计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在期刊、会议论文集上共发表论文246篇,其中SCI检索31篇、EI检索23篇、中文核心69篇。出版专著5部,制定并发布实施地方标准6项,7项实用技术被水利部列入推广指导名录,一大批实用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江西乃至全国的水利水保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经济效益
科技园二期建设前,园区年均创收约66万元[7],主要创收途径有技术推广、优良水土保持植物苗木、优质果品、水面开发、教学培训等,由此保障了园区设备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行的日常支出,科技园得以持续运营并良性发展。
科技园二期建设后,为提高园区管理效能,2013年7月,由科技园主管单位独资注册成立了科技发展公司,负责园区运行与管理。公司与科技园常驻外派机构两个班子一套人马,充分发挥科技园的园林式环境和智能化高精度的实验设备优势,2013—2022年累计自主创收4 128万元,特别是2015年以来,年均收入超过470万元。其中,学术交流中心开展的会务承办和综合实验楼开展的分析测试技术服务是两个主要创收途径,分别占总创收额的54%和38%;另有园区物业管理服务、优良水土保持苗木销售等约占8%。加之自2017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拨专项资金180万元用于园区运行维护,園区收入与支出基本平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维管理队伍趋于稳定,初步实现了“以园养园”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当地46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4.3生态效益
经过24 a的持续建设,科技园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9.6%,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2,渣土防护率99%,表土保护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2%,林草覆盖率85%;疏浚修缮或新建山塘5座,水域面积超过5万m2;坡耕地全部得到整治,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土壤肥力明显提升,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生态系统得到优化,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在园区安家繁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景观优美和谐。
4.4社会效益
依托园区科研科普平台,科技园先后获首批“江西省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称号。科技园还联合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高校,培养硕士、博士60余名;接待了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全球水伙伴等国际国内组织和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大专院校、基层水保工作者、中小学生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代表共3 000多批逾5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006年,依据科技园的建设经验制定的《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试行)》发布实施,促进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科技园模式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2015年5月,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题培训班在科技园举办,来自全省各设区市的农业(果业、茶叶)局、林业(油茶)局、水利(水务、水保)局分管副局长和业务科长,以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相关业务分管副局长等45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各县级政府组织当地林果茶专业大户、农(林)场主及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参加水土保持知识及使用技术推广培训,逐步实现全省林果茶产业水土保持全覆盖。科技园模式影响了江西及我国南方地区一大批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建设,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总之,科技园真正起到了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学、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的作用,成为国内外水土保持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平台、推广示范的基地、科普宣传的窗口、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土保持生态文化主题公园。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2023-01-03)[2023-02-05].http://www.gov.cn/zhengce/2023-01/03/content_5734869.htm.
[2] 乔殿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6(1):34-37.
[3] 林洁,成晨,杨进,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高质量建设刍议: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22(3):35-37.
[4] 夏卫兵.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在德安县落户[J].中国水土保持,2002(1):43.
[5] 左长清.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与战略措施[J].江西水利科技,1999(4):199-203.
[6] 方少文,郑海金,湯崇军.江西省水保试验场站发展建议[J].中国水利,2013(22):47-48,51.
[7] 方少文,李小强,郑海金.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建设与成效[J].中国水土保持,2009(7):1-2,34.
[8] 谢颂华.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制度经验与未来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8):53-56.
收稿日期: 2023-02-20
基金项目: 江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2324YBKT05,202325ZDKT02,202123TGKT10,202223BZKT05)
第一作者: 黎志云(1975—),女,江西南昌人,高级会计师,学士,主要从事信息质量、绩效评价、风险控制等工作。
通信作者: 沈发兴(1987—),男,湖南浏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作。
E-mail: 1423539235@qq.com
(责任编辑徐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