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贤玉:中国火箭军第一位女将军

2023-08-17潘彩霞

时代邮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导弹信息化

● 潘彩霞

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利剑,中国火箭军参与了多次大规模演习。远在千里之外,指挥员鼠标一点,多支导弹部队、多种型号武器立刻同时行动,导弹腾空而起直刺苍穹,场面蔚为壮观。这一场景,被官兵们形象地比喻为“编织剑网”。

在这“剑网”背后,有位女性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她就是中国火箭军第一位女将军、被称为“剑网之母”的李贤玉。

▲ 李贤玉(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30多年来,李贤玉参与并见证了军队信息化建设从一穷二白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带领着团队,她屡建奇功。由高考状元、北大才女到成为导弹专家,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她自豪地说:“是战略导弹部队这片沃土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选择导弹科研,你一定会大有作为”

1965年,李贤玉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师,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就被叫做“小大学生”。高二结束时,17岁的她提前参加高考,一举成为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1982年,李贤玉如愿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无线电物理专业。在最高学府,她深感人外有人,丝毫不敢懈怠。4年后,李贤玉成为全班第一个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她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科研能力得到了系统锻炼。

1990年6月,李贤玉即将硕士毕业,身为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学的又是热门专业,她成了香饽饽:学校领导找她谈话,想把她当“种子”留校培养;外企抛来橄榄枝,许以高薪要职;同学邀她一起出国深造,联手打天下。

正犹豫不定时,有一天,导师带着她去看望第二炮兵(现为火箭军)的一位老领导,得知她是北大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时,老领导满怀期待地说:“你要是能到导弹部队来,加入导弹科研这个高科技领域,一定会大有作为!”

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打动了李贤玉,她毅然申请入伍。“你去部队图个啥?”在同学们的大惑不解中,她来到第二炮兵某信息技术研究所报到。

然而,失望很快到来。入伍后,李贤玉被安排到基层部队的通信连锻炼,在山沟沟里,每天不是队列训练、站岗放哨就是话务值班。机房很简陋,电话要人工转接,指挥靠口耳相传,通信手段如此落后,更别提什么高科技了。

李贤玉陷入茫然:就凭这些“老古董”,哪有信息化的用武之地?难道我在北大辛辛苦苦学习那么多年的知识就要荒废了吗?

转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一年后,她回到研究所递上转业报告。那一刻,她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对军装的不舍,又有怀才不遇的不甘。就在这时,领导告诉她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第二炮兵准备研制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你有望成为科研团队的一员!”

原来,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使用了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新的战争形态已经拉开帷幕,军队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得知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李贤玉欢欣鼓舞:“我不走了,留下来搞科研!”

“一个弱女子,能顶好几个导弹旅长”

1991年,26岁的李贤玉成为所在科研团队中最年轻的技术人员,负责网络总体构建和实时数据传输这两项科研攻关任务。她暗下决心:要瞄准世界一流干。

可那时计算机很少,指挥系统要建成什么样,谁也没有清晰的概念。为此,李贤玉查资料,编程序,去部队了解武器装备,夙夜攻关。科研的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有时,好不容易成形的方案,仅仅因为其中某项技术不算“最新”,就要重新设计;而在下一轮的讨论中把前一轮的想法全部推翻,重新开始,更是不足为奇。

渐渐地,李贤玉褪去了初出象牙塔的稚气,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两年来,光成形的方案就做了几十稿,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一个初冬的深夜,她和同事们梳理了全部的方案,后半夜时,大家冻得直打哆嗦,每个人披上一条被子,继续讨论。等到晨曦初现时,最终方案也出炉了。老专家们看后纷纷称赞:“跨专业的李贤玉比专业人员搞得都快!”

没想到,失败来得同样快。首次试验时,大家都期待着导弹发射后能够把数据从现场传送回来。就在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屏幕时,前方突然出现故障,发射中断。而此时的模拟显示器上,弹道轨迹却仍在前进。首长愤而离席:“你们弄虚作假,打起仗来是要掉脑袋的!”

李贤玉哭了。事实上,那是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所有数据传送都会延迟20秒,所以导弹发射停止时,模拟演示没有同步中断。尽管感到委屈,她也没有辩解,只是此后时时提醒自己,工作要更加严谨、全面。

数万条程序编完了,一道道难关攻克了,历时4年,全新的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终于完成。检验的时刻到来了,1995年的那个夏日,部队向某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当六支利剑惊天捣海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室里,可视化屏幕将这一切同步呈现。一位首长握着李贤玉的手,激动地连说了几个“不简单”!

“口令式”的“靶场模式”成为过去,李贤玉和团队开创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先河,“标志工程”名副其实。几年的辛苦,值了。

后来,李贤玉被任命为研究所总工程师,又一块难啃的骨头交到她的手上。当时,导弹型号众多,而且各有各的指挥控制系统,相互间无法联通,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演习时,指挥员守着先进技术装备,却只能“通信靠吼、指挥靠手”。首长非常不满,他对李贤玉下命令:“你要开出‘药方’,进行‘大手术’,再造大国长剑的‘神经中枢’!”

然而这谈何容易。“上万条通路如何搭建?数百套软件如何兼容?系统与装备之间如何形成‘铰链’?”李贤玉的大脑里,只有一个个问号。

“不管是什么样的难题,都必须解决,这是军人的职责。”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她带领课题组走遍导弹军营、发射阵地。盛夏酷暑,她忍受着高温、高分贝噪声,长时间待在狭小机房里盯着安装、调试进度,差点虚脱;戈壁滩上,她一待20多天,只为收集有效数据,离开时,浑身都是蚊虫叮咬的包;塞外深山,大雪纷飞,她和团队一驻扎就是三个多月。

奋战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国剑网”横空出世!2006年,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李贤玉带着最新成果接受检验。指挥中心里,指挥员轻点鼠标下达命令,只见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立刻同时启动,利剑齐发,发发命中。

几位首长赞许地说:“李贤玉虽是一个弱女子,但能顶咱们好几个导弹旅长!”

“战争可以让女人走来”

多次立功受奖,沉甸甸的奖章也代表沉甸甸的责任。李贤玉深知:“信息化战争是高端技术的博弈,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走不远,依赖引进行不通。”

2007年,她率先提出丢掉“拐棍”,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新开发的软件必须实现全面国产化。可是,反对的声音随之而来,有人说她“出风头”“挣表现”,还有人因和她意见不合,会开到一半,起身就走了。

李贤玉没有退缩,凭着坚韧与智慧一步步推进工作。负压前行,刻苦攻关。3年后,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指挥信息系统问世,水平位居世界一流行列。

质疑声渐渐消失了,李贤玉成了一个“传奇”。2010年,她再挑大梁,只用38天就造出野战信息采播车,创造了中国火箭军史上新装备研发时间最短的纪录。提起那些吃住在会议室、全天候守在生产工厂的日子,她表现得云淡风轻:“咱在军队搞科研,首先是个兵,当兵的哪有不愿冲锋、不敢突击的?”

身高不足1.6米,气质温文尔雅,但她身上蕴藏的力量却令所有人刮目相看。有位看着她成长的将军感慨地说:“科研创新也有刀光剑影,越是艰难,越可见李贤玉的气魄。”

李贤玉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高速路上,屡建奇功。北大同学再相聚时,大家的语气里满是欣羡:“你的工作好重要、好神秘啊!”

尽忠报国,对一位战士、一位科学家来说,这是无上的荣光。

2015年,50岁的李贤玉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成为火箭军首位女将军。她说:“在高科技时代,智力使男女在战场上的差异日益缩小。我不希望战争发生,但作为军人,我必须为能打仗、打胜仗做准备。战争完全可以让女人走来!”发射架下,镌刻着团队的“创新法则”:创新行不行,战场说了算!办公桌上,科研计划表密密麻麻,那是李贤玉的“作战地图”。

她庆幸,自己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好团队。为了培养科研人才,她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人,她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军事科研工作者,求实和严谨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任何的疏忽和虚假,都有可能造成战士在战场上流血和牺牲。”

她也庆幸自己有个好爱人,身为北大教授的丈夫工作同样繁忙,但他给予了她极大程度的呵护与支持。30年来,只要不出差,李贤玉就会悄悄早起,为爱人和孩子准备好早餐,那是她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的一个小小平衡点。

2019年,李贤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站上新起点,她豪迈地说:“我既是科学家,又是军人,在强国强军路上更应多努力、多奉献!”

信息化之路没有尽头,奔波于实验室、部队,她感觉自己过得充实又幸福。2023年,中国火箭军在几次演习中表现亮眼,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看到一项项科研成果被部队应用,这是李贤玉最感欣慰的事。

“军事科研就是打仗”,在自己的战场,年近六旬的她依然在闯关夺隘。

猜你喜欢

导弹信息化
导弹燃料知多少
导弹与火箭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拦截那枚导弹
导弹转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