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词:鲁迅研究

2023-08-17季进王吉/选编

华文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

季进 王吉/选编

摘 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生命历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不仅是对鲁迅的权威评价,也曾是鲁迅研究的起点和最终旨归。随着社会语境和学术思潮的变迁,如何为“大写的鲁迅”找到“小寫”的层次,进而还原鲁迅的丰富性和多面性,逐渐成为海内外学者共同的追求。对英语世界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鲁迅不仅具有文学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典范”意义,更是其了解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一个有效的窗口。鲁迅的作品始终是英语世界现代文学译介的重心之一,与之相伴相生的,是对“鲁迅神话”的祛魅,对鲁迅研究格局的改写,对业已符号化的鲁迅遗产的释放,对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或压抑的鲁迅“私人领域”的再发现。以最大程度地还原鲁迅的生平真实,补足了鲁迅一身多面的形象,使其成为一个“可信的人”。

关键词:鲁迅研究;海外汉学;文献叙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3)3-0107-10

一、Lu Hsun: The Creative Years①

《鲁迅:富于创造力的岁月》由舒威霖(William Rudolph Schultz)②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来,是西方世界最早研究鲁迅的专著之一。正如华盛顿大学学术委员会对其的评定那样:“舒尔茨在这篇文论之中主要要做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评价鲁迅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二是考察鲁迅思想到1928年的发展,而他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目标”。此外,作者还将鲁迅研究和中国的文学研究、政治研究、知识分子研究结合,大胆而又先进地将中国的文化氛围呈现了出来。

该书从鲁迅的生平和传记角度来开展研究,全书共由五章组成。其中第一章到第四章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写作,将鲁迅的生命历程划分为“绍兴的家族生活”“接触和研读西学”“隐姓埋名的日子”“创作爆发时期”四个时期,每章在运用详实的史料对其进行介绍的同时,辅以简要的评论,其中不乏相关文学理论的深刻见解,作者力图通过细致的分析,让西方读者全面地了解鲁迅其人其事。第五章分别从“鲁迅作品的基本特征”与“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地介绍了鲁迅留给中国的文学遗产,并极具创见性的指出:鲁迅对于中国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更因为其革新者式的探索和发现点燃了中国的民族之魂。

该书是美国本土学者第一篇以鲁迅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以鲁迅研究为主线,本书描绘了中国现代文学活动的总体轮廓及其发生背景,总结了鲁迅在其中所发挥的标志性的作用,一方面使鲁迅的鲜活形象第一次完满地出现在西方世界,另一方面收录了包含鲁迅作品的英译文在内的珍贵资料,史料丰富、论述充分,常为美国学者所引用。与莱尔(William. A. Lyell)的《鲁迅的现实观》(Lu Hsuns Vision of Reality)、密尔斯(Harriet.C.Mills)的《鲁迅:1927-1936,左倾的年代》(Lu Hsun: The Years on the Left: 1927-1936)、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等著述一起,共同助力了海外鲁迅研究的长足发展。

二、Lu Hsün, 1927-1936: The Years on the Left③

《鲁迅(1927—1936):左倾时代》是米尔斯(Harriet C. Mills)196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④。研究重点是1927—1936年左翼立场的鲁迅,这十年是鲁迅生涯中特殊的年代,在严厉的新闻审查制度下,其作品的三分之二来自这个时代。较之于前此的北京与广州时代,这时期的鲁迅更为直接而频繁地抨击国家的问题,他的立场开始左倾,代表了更强大的社会抗议力量,成为当局者所害怕的鲁迅。论文采用编年式的研究框架,聚焦鲁迅1927—1936年的生活与作品,按照年代推进试图勾勒鲁迅的生活和作品的大致轮廓,探讨了鲁迅成为一个左倾的社会批判家的过程。

论文主体分四部分共十四章。第一部分“鲁迅其人”概述鲁迅早期生活和作品,这是他作为短篇小说家创造性的年代。共三章。第一章“鲁迅其人”分述鲁迅早期的三个阶段:1902—1909年在日本、1909—1911年的杭州与上海生活、1912年鲁迅为政府工作;第二章“《新青年》及之后:1918—1926”分为两节: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衰落、开始行动(1924—1926);第三章叙述从厦门到广州1926—1927的生活。第二部分“探索(1927—1929年)”描述了鲁迅在上海的寻找希望的前两年,共三章。第四章“旅途”;第五章“革命与革命文学”分别讨论三个话题: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的翻译计划、激流和晨花。这些章节探索并试图展现在文学左翼对他严酷的攻击的情况下,鲁迅为何于1929年底决定支持共产党。第三部分“希望(1930—1932年)”这是他和共产党,特别是和共产党的臂膀——左联最为亲密的时期。共两章。第六章“鲁迅与共产党(1):1930—1932”;第七章“左联的年代”分四节探讨以下内容:左翼作家联盟、国防文学运动、“第三种人”的辩论、大众文艺。第四部分“进攻(1933—1936年)”将编年法和主题法相结合,首先追溯了鲁迅和在上海的左联与共产党关系恶化的过程,然后转向这些年代鲁迅所关心的问题的分析。共七章。第八章“杂文:进攻与武器”;第九章“鲁迅与共产党(2):1933—1936”讨论以下问题:关于国防文学的辩论;希望在继续;第十章“中国文字”分三节:中国文字、统治阶级的欺骗、大众的被动;第十一章“儒学的复兴”分两节:儒学的复兴、典故的复兴与大众的反应;第十二章“戴着镣铐跳舞”分四节:早期1927—1929、新闻检查的扩展1930—1932、新的限制1933—1936、新闻检查与翻译;第十三章:死亡的漫漫长夜;第十四章:日本的新威胁。以上章节中,米尔斯并非着意于研究这些问题本身,而是聚焦于鲁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反应。作者试图表明,要理解鲁迅对他同时代人的意义,就要深入理解他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见诸于报章的大大小小的事件。

作者认为,鲁迅个人的向左转,乃是一代知识青年的情感精神倾向。鲁迅恰恰是这一时代情绪的代言人、一个沮丧的预言家,因此成为青年人心目中的英雄。论文最后指出,鲁迅晚期的社会批判作品在将来不会有很多读者,因为社会批判将随着攻击目标的消失而消失。而他的早期小说和他对国民性批判将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有永恒的位置。作者自称本研究尚有一些忽视或不足:如鲁迅在艺术方面的兴趣与地位;鲁迅对传统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重新解释;对鲁迅文学风格的专门研究等。未来的鲁迅研究还有相当的空间。

三、Lu Hsuns Vision of Reality⑤

《鲁迅的现实观》是威廉·莱尔(William A. Lyell, Jr.)于1985年交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专著⑥,旨在向一般英语读者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小说作品。不同于以往研究侧重于对鲁迅生平与艺术的考察,威廉·莱尔也对鲁迅具体作品的技巧与形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分析。威廉·莱尔以传记形式记述了鲁迅1881年至1927年在家乡的童年与接受的教育以及之后留学日本的生平经历,还利用起周作人的回忆录来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原型,一方面是考察鲁迅童年及青年时代的经历对起创作的具体影响,另一方面将鲁迅的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将小说人物进行细分的类型化分析。

《鲁迅的现实观》共十二个章节,在书末的附录部分还附上了《怀旧》《兔和猫》两部小说的英译。第一章介绍了鲁迅的家乡绍兴的人文环境以及鲁迅笔下的绍兴传统文人“师爷”的形象,并参考了很多周作人的回忆。第二章则着重介绍鲁迅出身的家庭与成长环境,这也是鲁迅很多小说作品的现实依据。第三章则关注鲁迅童年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其作为孩童的玩乐,包括其所阅读的书籍与对其产生影响的师长亲友等。第四章则是鲁迅离开家乡来到南京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经历,包括其中的退学转学以及与家人的一些纠葛。第五章则是鲁迅毕业后于1902年来到日本东京先行就读于弘文书院的经历,以及这一时期的见闻与思考。第六章则是鲁迅从弘文书院毕业后来到仙台就读于仙台医专的经历,包括其决定离开东京和选择读医学以及之后决定弃医从文的背后思考。第七章则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后在1906年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的文学生涯。第八章则是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教师经历,以及在这一时期开始从事的短篇小说创作。第九章则是鲁迅旅居北京住在绍兴会馆的“蛰伏期”的经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鲁迅的创作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第十章则是对鲁迅笔下小说世界的众多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研究,包括各种传统知识分子、中产家庭女性、革命党等。第十一章则综合分析评价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包括其所常用的文学技法与情节安排等。第十二章则对鲁迅整体做出评价,称之为是一个夹在新旧两个时代之间的知识分子,并认为鲁迅的现实观即在于“爱之深,责之切”。

整体而言,威廉·莱尔的这部《鲁迅的现实观》以鲁迅具体的创作文本等为基础对鲁迅的生平做出梳理,同时也对鲁迅小说作品整体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虽然其分析和归类有些略过简单生硬,但其规避欧美学界在理论演绎方面的过剩也是开辟了英语世界鲁迅研究的新的天地,并对国内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⑦

《铁屋中的呐喊》是英语世界中鲁迅研究的经典著作,李欧梵⑧透过追溯鲁迅的个体成长与心理发展、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探讨其有关文艺和政治的看法,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鲁迅形象、揭示其作品所蕴含的深沉悖论:永远徘徊于呐喊与彷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孤独清醒者。本书诞生于冷战末期,致力于突破当时不同势力的意识形态束缚,故而在将鲁迅拉下神坛、恢复人性维度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意义。然而对本书历史价值的过分强调,反而遮蔽了它对鲁迅研究的独特贡献及在学术史脉络中的深远影响。首先,本书是从形式特征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这与以往大陆现代文学研究中重内容而轻形式的风气截然有别。李欧梵特别注意到鲁迅小说中叙述手法的复杂性,论证鲁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反讽特色才得以承载其现代性意识中的深刻与悖谬。其次,聚焦于思想史研究,本书贡献出一种“独异个人”和“庸众”的对立范式来表现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永恒矛盾,既丰富了现代中国的启蒙论述,也深化了就知识分子问题而展开的讨论。最后,本书为左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依据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理解鲁迅关于革命的认识与想象,进而将左翼思潮融入到世界主义的视野中进行反思。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一位作家的诞生”从历史传记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家庭与教育、传统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其中第二章提出了“反抗传统的传统”(counter-

traditions)一说,认为不能笼统地将鲁迅视为一个反抗传统的现代作家,其实际上是利用了一部分非主流的传统资源去反叛占据正统意识形态地位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寻觅到自己的风格定位。第二部分“鲁迅的创作”包含了四个章节,系统阐释鲁迅的短篇小说、散文诗以及杂文创作。前两章分别从叙述技巧和主题内容解读鲁迅的经典作品:鲁迅的叙述既不是为了完全反映现实也不是要强烈表达自我,而是将自我置于一种反讽的位置上;鲁迅笔下的“独异个人”和“庸眾”建立起一套对立的形象谱系,前者注定只能拥有悲剧性的结局。如果说这两章是对夏济安有关鲁迅黑暗面研究的发展,那么第五章关于《野草》的赏析则是对普实克抒情论述的继承。李欧梵同时还敏锐地捕捉到翻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一书对《野草》写作的影响,比如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象征手法等等。至于鲁迅的杂文创作,李氏认为不能只从内容看其“匕首与投枪”的一面,而是将其视作一种新的文类,用以衡量现代中国作家的独创性。第三部分“关于文学和革命”分为四个章节,分别论述鲁迅针对文学和革命的看法在历史语境中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苏联文艺理论对鲁迅的影响、晚年鲁迅的思想状态和对青年人的培养以及鲁迅之于当代中国的文化遗产。

该书中译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尹慧珉译)有多个版本问世,如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的繁体译本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的简体译本等。

五、Lu Xun and His Legacy⑨

李欧梵编选的《鲁迅及其遗产》(Lu Xun and His Legacy)是美国加州大学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而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论文合集,至今依然是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这本论文集的诞生,既标志着鲁迅研究成为美国汉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当时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域。受制于历史原因,鲁迅以革命导师的形象在中国大陆长期被神化,却在台湾地区成为一种禁忌,相关研究多充斥着粗鄙的政治口号且呈现出简单的二元对立趋势。李欧梵在导言中明言,编选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意识形态的束缚,恢复鲁迅的人性与复杂性,特别是承认并去理解鲁迅内心世界深沉的孤独与无法克服的矛盾,同时审视鲁迅的文学创作在中文世界之外的广泛影响。

除导言外,全书以“文学”、“思想与政治”、“影响与接受”三部分统筹11篇学术论文。第一部分集中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分别由李欧梵、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卜立德(David Pollard)和王靖宇执笔。李欧梵关注鲁迅作品中现代性与传统的辩证,认为鲁迅所具有的创造性与独特的审美意识正是建基于其对传统文学资源有选擇的吸收之上。安敏成则对鲁迅短篇小说的写实主义模式予以新的解读,探讨短篇小说这一诞生于西方的文体是如何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语境形成完美结盟。卜立德挖掘鲁迅的杂文写作与中国古代笔记乃至八股文的关联,王靖宇则对作为传统文学研究者的鲁迅更感兴趣。第二部分将目光转向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考察其有关中国社会政治、革命道路的认识及转变。林毓生认为鲁迅有一种植根于此世人间的具体道德感——不同于传统道德以及西方诉诸彼岸的宗教救赎,这使得他之于政治的承诺不能容忍个人的自欺也无法接受组织的专断,故鲁迅始终是一个内心痛苦的知识分子而非坚定的革命家。胡志德(Theodore

Huters)从鲁迅的精神世界和左联的关系出发,阐发胡风对于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贺戴维(David Holm)的论文考察1936年至1949年间,逝世后的鲁迅是如何一步步被塑造成中国的高尔基;高德曼(Merle Goldman)热衷于探究文革期间对于鲁迅的政治性挪用。第三部分“影响与接受”,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伊爱莲(Irene Eber)和丸山昇贡献了三篇文章,分别呈现鲁迅作为导师和资助人对青年文学家、艺术家的帮助与影响,鲁迅作品在欧洲和美国的接受情况,以及日本汉学界对于鲁迅的痴迷——丸山昇认为这与竹内好的贡献密不可分。

六、Literary Remains: Death, Trauma, and Lu Xuns Refusal to Mourn⑩

《文学遗存:死亡,伤痕和鲁迅对悼亡的拒斥》一书是基于对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进行文本细读的研究成果。庄爱玲(Eileen J. Cheng)11在对鲁迅作品进行审视时,试图超越“鲁迅研究”的范围而致力于论证“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与西方”“革命与反革命间的暴力循环”“以镇压为特征的中国革命”以及“鲁迅对暴力和创伤的回应”等一系列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作者认为鲁迅终其一生的斗争其实是对“失去”的妥协,这同时也是支撑他走向未来的“激进的希望”。本书可谓是对鲁迅作品的系统阐释,并对鲁迅及其作品中尚未作答的问题予以新的回答。通常我们将鲁迅视为“激进的反传统者”,本书却认为这样的做法忽视了鲁迅在创作中运用传统文学形式以及惯例习俗所具有的变革意义。作者认为,不仅在鲁迅撰写的古典诗作中可见古典文学及其传统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以及《野草》这些被鲁迅本人及评论者称为深具“创新”意味的作品中同样铭刻着显而易见的古典烙印。

该书共分三个部分,包括八个章节,另有序、导论和尾声三章。第一部分名为“重温过去”,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主体性的局限:死亡,创伤以及拒斥哀悼”认为鲁迅步出传统而重叙过去旨在为深受“进步”迫害的受害者代言,同时也是其对新文化运动创建的“元叙事”的挑战。第二章“非法的序言”认为鲁迅在《呐喊》的序中利用孝道这样的传统观念以表达他因为无法达到传统价值观之核心而引发的焦虑,同时也是其作为文化遗产继承人肩负重压之表现。第三章“忠实/非忠实的传记作者”是针对鲁迅所写传记作品的研究,认为鲁迅所传与司马迁的《史记》一脉相承,秋瑾、范爱农、刘和珍、柔石、章太炎等人物也因其超凡的写传才能被历史铭记。

该书第二部分名为“传统棱镜折射下的新文化”,包括第四章“致死的掌声”、第五章“被遗弃的恋人”和第六章“归途”。第四章中的观点认为鲁迅对女性的同情其实与传统的颂歌并无二致,而传统的颂歌无处不充斥着女性的痛苦和屈从。第五章通过阐释鲁迅作品中“被遗弃的恋人”形象试图回答夏志清之问,即为什么鲁迅在1926年“放弃”创作短篇小说。第六章是对鲁迅小说中“归途中的知识分子以及归乡”主题的阐述,在鲁迅的笔下这些归途中的知识分子是既无家可归也无清晰目标的游荡者。

第七章“讥讽圣贤”和第八章“幻灭的寓言”属于本书的第三部分“对话式相遇”。第七章中作者展示了鲁迅是如何利用《采薇》和《理水》中对古代圣贤的模仿以对培育精英特权的文化机构进行指控。第八章中作者分析了《补天》和《起死》,鲁迅用古典故事暗示“如果过去残余的复苏只是为了娱乐,而不能作为启迪之源或超越现世以质问宗教信仰,那么也许就不该打搅这些骷髅”。

作者在结语部分以《纪念、遗忘和激进的希望》为题阐释《野草》是如何突出死亡中所蕴含的悖论和潜在的暴力,同时强调鲁迅对“纪念”的重视。作者认为,鲁迅在《野草》中所使用的“火”的意象极富深意,作家希望以此“重新点燃以照亮过去、现在和未知的将来”。

本书在历代学者对鲁迅的丰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从传统遗存入手解读鲁迅及其作品的新面向。这一面向标志着英语世界对鲁迅的研究从“造神”走向“去神话”,对走出既有的文学史叙事,重新审视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多面性价值开拓了新思路。

七、Lu Xun: The Chinese“Gentle”Nietzsche12

《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一书是作者张钊贻13对其发表于199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进一步思考和补充。有关鲁迅与尼采的比较研究一直是海内外鲁迅研究界关注的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有瞿秋白等人撰文分析尼采之于鲁迅的影响。新时期以来,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也十分关注二者思想的比较研究。当代日本学者伊藤虎丸曾有专论谈及鲁迅对尼采的接受情况,对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时至当下,与之相关的学术探讨也经历了多次转向,张钊贻的这部著作即是旧题新做的代表。

克兰·布林顿(Crane Brinton)曾将尼采的追随者划分为“温和”与“强硬”两派,“温和”派即是批判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反对专制、寻求个性解放的知识群体,该群体中多数人的身份是作家和艺术家。张钊贻借用了布林顿的观点,并将鲁迅定义为“温和”派的一分子。在此基础上,张钊贻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梳理分析尼采的思想及其由欧洲东移的译介历程,继而对尼采生前著作、遗稿、由其妹整理后问世的著作等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实证考察、辨析和匯总,指出尼采思想在传播之初就已遭遇误读和挪用。该书作者随之继续梳理了鲁迅接受尼采思想尤其是社会政治与美学方面的诸多途径与可能,在分析鲁迅思想经历的变化过程后,作者认为,尼采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有一定相似之处,而鲁迅对尼采思想也存在“误读”的可能性,鲁迅对尼采的接受主要发生在留日期间,且间接来源于勃兰兑斯的“温和”观点。但是鲁迅对尼采的接受不仅限于社会与哲学领域,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更可窥见二人观点的契合之处,对此,张钊贻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探寻鲁迅观与尼采思想的微妙联系。

该书共197页,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尼采到东方的旅程”;第二章是“重估奴隶价值”;第三章是“尼采反政治的精神激进主义”;第四章是“鲁迅永恒的‘国民性改造”;第五章是“鲁迅作品中的尼采成分”。梳理和考证尼采研究资料,一直是鲁迅研究中较为欠缺的部分。该书作者张钊贻则对现有的尼采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整理,从而为这一影响研究提供了扎实的资料基础,但是其又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平行比较的相关方法,对比分析了二者社会思想与文学思想之异同,为鲁迅对尼采的接受这一学术命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

该书后经作者本人的修订补充,形成中文本,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收录于该出版社推出的“文学史研究丛书”系列。在中文本问世之前,该书的部分内容就曾以论文的形式,散见于中英文学术期刊。

八、Lu Xuns Revolution:Writing in a Time of Violence14

《鲁迅的革命:乱世的写作》一书从文学、语言和思想三方面,集中研究了鲁迅后期的散文和杂文,深入挖掘其中所表现的人民性。黄乐嫣15认为,鲁迅对时代的不适应与反抗性成为了他写作与批判实践的动力,写作是他所寻求的一种与体制化真理进行对抗的方式。他并不是官方意义上“革命的”鲁迅、或是不断用文学的匕首刺穿敌人心脏的鲁迅,而是一个不断在挣扎、对抗、改良自我并在这过程中坚持自我表述的鲁迅。由此,黄乐嫣并未全面展示这位作家引人注目的一生,也没有重点论述最早让鲁迅声名鹊起的短篇小说,而是集中考察了他对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革命动荡局势的反应。其中,她重点阐述了鲁迅在最具争议的人生最后十年中的内心挣扎,特别是描绘了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等主义等激进思想之间的彷徨。

该书除绪论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大开眼界”阐述了鲁迅对于革命话语模棱两可的态度;第二章“上海迷雾”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于鲁迅的批评,以及共产主义者与左翼分子在1927年陷入的危险境地;第三章“枪炮与文字”描绘了鲁迅对于1927年以后上海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立场上不断调整改变的态度;第四章“与鲁迅的论争”介绍了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与新月社成员的争论;第五章“鲁迅的革命文学”论述了鲁迅“劝”的文学艺术;第六章“举起革命的幽灵”阐述了鲁迅死后被定义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过程。最终,黄乐嫣评价道:“从名望、震撼力和恒久的(读者)敬仰等几方面考量,鲁迅文学的国际影响可以媲美马克·吐温、莎士比亚、歌德和托尔斯泰。”

该书有两个部分最为引人注意,一是黄乐嫣对鲁迅在20年代后半段经历的详细描述。二是黄乐嫣对鲁迅在身后是如何被奉为无产阶级公仆作了生动描绘。

九、Lu Hsün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Modern China16

在《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作者黄颂康17认为鲁迅思想的中心是现实的爱国主义,通过对中西文化与历史的认知,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探寻道路,是鲁迅与其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共性。这种真切的爱国情感贯穿于黄颂康的学术研究之中。全书共分为七章,另有绪论和结论两章。第一章介绍时代背景,重点讨论鲁迅的思想转型。第二章回顾鲁迅的早年经历,并指出鲁迅的“现实爱国主义”(realistic patriotism)在“五四运动”以前已经开始逐渐显露端倪。第三章主要关注鲁迅1918—1922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并对作品中的重要主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单独讨论《阿Q正传》和鲁迅讽刺的阿Q精神。作者指出,该小说集中体现了鲁迅对回避现实的民族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大众的愚昧性的批判。第五章回顾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撰写的杂文。作者认为,在1925年以前,鲁迅的杂文多以吃人的礼教为批判对象。而在1925年以后,批判对象更迭为崇尚洋八股、对外来文化不加以区分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者。第六章梳理鲁迅与其他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的关系。作者指出,该时期的鲁迅正在从文学革命的参与者向革命文学书写者过渡。第七章关注进入尾声阶段的新文化运动,肯定了鲁迅为实现民族统一阵线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剑桥大学蒲立本(E. G. Pulleyblank)教授在本书序中指出:“她深爱着她的国家,相信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也为它的成功感到骄傲,……基于蒐集翔实和判断可靠的证据,可知她的著作是全面的。她有时可能会流露出党派偏见,但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出于真诚的信念和对美好事业的热烈追求,而并非严格遵守教条的结果。”在对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评价上,黄颂康认为陈独秀的功绩要高过胡适。她还指出,胡适把文学革命仅限定在语言和风格的革命,而文学革命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的革命,鲁迅是真正扛起文学革命大旗的人。她对鲁迅的认识,受到《新民主主义论》的影响。在毛泽东看来,“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黄颂康的鲁迅研究,是与新文化运动和共产革命紧密相连的。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夏志清不同。夏志清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地位高度肯定:“在他所处的时代和地点说来,胡适之扬弃古文传统,在历史意义上与华兹华斯之摒绝德莱敦与波普、早期艾略特之非难浪漫诗人和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差堪比拟。”

该书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关注。哈雷特·密尔斯(Harriet C. Mills)认为:“黄颂康以简洁的散文形式,对1917年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展过程做了精辟、高度浓缩的描述。在此背景下,她以同样简略的篇幅讨论了鲁迅早期思想及其后期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想要快速而果断地了解这两方面的简要情况,这是一个方便的选择。”同时,密尔斯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认为,鲁迅晚年的确是接受了一些共产主义思想,并与共产党密切合作,他唤醒了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使他们认识到国民党专政的罪恶。但是,黄颂康的著作把鲁迅与彻底的共产主义者几乎等同起来,未免过于简单化了。西里尔·白之(Cyril Birch)认为,黄颂康的专著是“有用的、受欢迎的”,但是她没有完全解决鲁迅自身以及他与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悖论性问题,在对鲁迅与其同代人(如陈源)的评价上,黄颂康的观点是偏颇的。白之还认为,黄颂康的研究并不是纯粹的文学研究,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做出彻底的回答。

十、The Resurrected Skeleton:From Zhuangzi to Lu Xun18

《起死骷髅——从庄子到鲁迅》研究对比了历代作者对《庄子·至乐》中“庄子遇骷髅”故事的书写。伊维德(Wilt L. Idema)19从诸子散文的《庄子》,到汉魏文人诗赋、说唱文学以及鲁迅的白话小说,考察了不同的文体对此母题进行的演绎流转。这些改编在内容、文学功能、主题内涵以及承载的宗教意义各有不同。本书填补了中国古代表演文学的英译空白。

该书正文共分为五章,另有绪论与附录。绪论中作者首先对相关的主题背景进行阐述,包括介绍了庄子其人的背景与传播、“庄子叹骷髅”的母题与编写、全真教中的骷髅符号与象征、庄子试妻故事以及现代还在演绎的骷髅复活情节。附录部分分别翻译了张衡、曹植、吕安创作的骷髅诗赋,张希舜在《宝卷初集》中所收罗清的《叹世无为卷》相关的二十一首抒情歌曲,以及《梁皇宝卷》中的“十个骷髅”。正文部分的五个章节分别翻译了五个影响较大的改编文本,并对文本的形式以及在文学史脉络中的发展进行了介绍。第一章翻译并介绍了该母题最初被改编并广为人知的道情文体。现存唯一的明代道情,万历晚期昆陵舜逸山人杜蕙撰的《新编增补评林:庄子叹骷髅南北词曲》是对原始文本的扩写本。第二部丁耀亢顺治十七年(1660)刻本《续金瓶梅》第四十八回中的庄子叹骷髅道情是对原始残本的缩写本。与杜蕙的道情相比,《续金瓶梅》作者显然删减、重组了道情表演,并且推陈出新,赋予骷髅唱曲的机会。第二章翻译并介绍了晚明流行的骷髅戏剧文学,其中王应麟(卒年1644)创作的明杂剧《逍遥游》最广为流传,保留了基本情节,同时省略掉了庄子对骷髅的大段询问。该剧后来收入沈泰于崇祯二年(1629)编的《盛明杂剧二集》,改名《逍遥游》。该剧颇具新意,在结尾处变推崇道教为三教合一。第三章介绍了张寿崇编辑的《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珍本百种》中所收录的《蝴蝶梦》子弟书,前半段是庄子梦遇骷髅,后半段则是庄子妻怒骂扇坟寡妇事。第四章关于说唱文学《庄子蝶梦骷髅宝卷》,作者重點介绍了宝卷这一说唱文学体裁的特征、兴起与发展。第五章关注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起死》,作者认为虽然《起死》被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但其本质却是一部西式的独幕剧。

该书译文流畅,资料翔实,展示了“庄子遇骷髅”这一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重要母题长久以来的发展与演变,并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各种文体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更为重要的是,伊维德教授从比较文学地角度,创造性地将“庄子遇骷髅”与耶稣遇死者、欧洲传统中的死亡之舞等主题进行了平行比较,反思了人类共同的有关生死的哲学命题,为这一母题增添了世界文学的意义。

十一、Lu Xun and Australia20

澳洲的鲁迅研究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悉尼大学于1955年开始开设中国研究的学位课程。为了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由陈顺妍21、张钊贻等人共同编辑这本鲁迅研究的论文集。该书是澳洲本土出版的第一本有关鲁迅研究的著作,共收录22篇文章,作者几乎囊括了当时澳洲(包括曾在澳洲居住过的、当时从其他国家与地区来澳洲的工作或学习的)所有研究鲁迅的学者。书中主要包括的篇目如下:新南威尔斯大学寇致铭的《与鲁迅一起从美国到澳洲》、昆士兰大学张钊贻的《我的鲁迅旅途》、墨尔本大学马兰安的《鲁迅:捉鬼的艺术》、莫纳什大学黄乐嫣(Gloria Davies)的《从鲁迅学到的二三事》、悉尼大学杜博妮的《鲁迅周游世界:从北京、奥斯陆、悉尼到麻省剑桥》、悉尼大学陈顺妍的《鲁迅:抗拒思想典范》、复旦大学郜元宝的《暂别鲁迅》、复旦大学吴中杰的《回到真实的鲁迅》、阿德雷德大学布莱恩·卡斯特罗(Brian Castro)的《理性人日记:一份超自然的记录》、曼谷假定大学退休教授史提芬·康伦(Stephen Conlon)的《20世纪70年代在悉尼读鲁迅:早已料到的回忆》、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校区)大卫·古德曼(David S. G. Goodman)的《鲁迅在悉尼:希望是不能说没有的》、悉尼大学陶步思(Bruce G. Doar)的《作为变换身份认同的本土性:鲁迅早期作品中的绍兴》、西悉尼大学盖尔·钟斯(Gail Jones)的《鲁迅的四个梦》、北京大学戴凯利(David Kelly)的《公平的交换:与鲁迅门徒徐梵澄接触的日子》、澳洲国立大学潘维真(Jane Weizhen Pan)的《缠着我的那个鲁迅》、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王一燕的《鲁迅与中国艺术实践:概念转变与政治目的》、麦夸里大学钱彦的《鲁迅有目的性的翻译》、上海国际商业经济大学欧阳昱翻译的《鲁迅的四篇散文诗》,还包括来自中国的四位作者所写的与鲁迅有关的文章:诗人西贝(Helen Jia)的《鲁迅和他的妻子朱安》、沈嘉蔚的《鲁迅是我们之一》、王兰的《鲁迅对我的意义》和郭健的《鲁迅的照妖镜》。

该书内容比较宽泛,包括学者个人研究经历的回顾、对鲁迅作品的接触经过与感受、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感受与感想、鲁迅专题研究、对鲁迅作品的翻译及由鲁迅引发的文学创作作品等在内。这使得本书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十二、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 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22

《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两地书》(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收录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来往的书信,由鲁迅与许广平修订。这部书信集不仅是鲁迅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作品,对理解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也有重要价值。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23历时20年将该版译成英文Letters between Two: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u Xun and Xu Guangping,由外文出版社2000年出版。在此基础之上,2002年,杜博妮出版专著《情书与现代中国的隐私文化:鲁迅和许广平的感情生活》,将鲁迅与许广平的故事介绍到英语世界。

该书涉及了三个主题:鲁迅与许广平夫妇的私密感情生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真实与虚构的情书及中国的隐私概念。第一部分“Intimate lives”,在对《两地书》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揭露了一些一直被忽略的关键信息,比如许广平早年的同性恋倾向和两次自杀企图;鲁迅删改掉许广平的政见与评论,试图淡化其政治能动性等等。第二部分“real and imagined love-letters”,梳理了中西方书信文化的传统,寻找其中的共性。同时,也考察了《两地书》出版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坛动态,对书信的形式、风格、主题、语汇和书写语境等进行了文学的分析。第三部分“searchingfor privacy”,通过将原信与编辑后的书信进行对比,对修改变动做出了细致入微的整理分析。比如从称呼和署名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体现出一种拘谨的师生关系,1925年后转变为恋人关系,之后又升华成共度一生的伴侣关系。杜博妮认为两者的对比清晰地体现出鲁迅及许广平对隐私这一概念是如何考量的,书信由他们自己编辑出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把控自己私人故事在坊间的流传,以免于绯闻、谣言的困扰。

该书为牛津“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之一,以《两地书》为基础,详细剖析了鲁迅与许广平相恋的历史细节,展示了在二人身上体现的时代烙印。Kirk A. Denton在书评(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Jun., 2004, Vol. 64, No.1(Jun., 2004)中指出:杜博妮顯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书信的细读与分析中,在此之前,只有王得后做过类似研究。杜博妮以敏锐的文学眼光,发掘了书信编辑前后的差异,并揭示了这些差异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产生的深远价值与意义。

十三、The Chinese Prose Poem: A Study of Lu Xun's Wild Grass24

《中国的散文诗:鲁迅〈野草〉研究》为柯德席(Kaldis Nicholas)根据自己在199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来,于2014年由美国坎布里亚出版社出版25。除导论外全书共四章,考察了历史事件与鲁迅的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柯德席采用了精神分析法,以《〈呐喊〉自序》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贯穿鲁迅写作的美学观点,并认为这是对体现在他的创作作品中的审美实践的一种具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介绍。在第二章中,柯德席通过当时的历史以及鲁迅的书信、散文,重新解读了《野草》发行时的社会背景并对鲁迅进行了新的评估,探讨了鲁迅在其写作生涯中对尼采与存在主义世界观的发现,揭示了关于他的思想、哲学和心理状态的重要见解。第三章是对中西散文诗的共性和谱系的全面概述和分析,在本章作者探讨了鲁迅成熟的审美实践、哲学观与散文体裁的选择,以此来显示鲁迅在散文诗这一新兴文学体裁中的贡献,也为最后一章的文本细读做铺垫。第四章是本书的主要创造性学术贡献,本章以美学认知部分开始,将艺术定义为一种主要的认识方式,然后对《野草》中的文章进行细读,通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辨证互动,以及钱理群、汪晖和李欧梵对鲁迅的不同解读,强调了读者参与文本的主观性价值。本节阐述的方法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合作行为,体现了一种“第三主体性”的共同的认识,是来自两个独立主体之间的无意识交流。

该书弥补了鲁迅《野草》在英语语言研究领域的不足。它旨在成为阅读和研究《野草》的伴侣——参考书和书目来源,与现有学术的信息对话,并且尝试以严谨的方式分析《野草》散文诗。在本书中,作者拒绝使用传记和历史研究方法理解鲁迅的《野草》,而是将学术研究与创造性阅读和启发性写作相结合,为致力于该领域学生、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

① Schultz, William Rudolph(舒威霖). Lu Hsun: The Creative Yea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55.(该书叙录执笔者:臧晴。)

② 舒威霖(William Rudolph Schultz),华盛顿大学文学博士、中国史研究项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③ Mills, Harriet C. Lu Hsuün, 1927-1936: The Years on the Left(《鲁迅1927-1936:左倾时代》), Columbia University, Ph. Ddissertation, 1963.(该书叙录执笔者:徐敏。)

④ 哈丽特. C. 米尔斯(Harriet C. Mills, 1920-2016),密歇根州立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

⑤ Lyell, William A. Lu Hsuns Vision of Rea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该书叙录执笔者:宋奇论。)

⑥ 威廉·莱尔(William A. Lyell, JR. 1930-2005),美国汉学家,国际鲁迅研究专家。1963年至197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72年始在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系教授中国文学、东亚文明和中国语言方面的课程。

⑦ Lee, Leo Ou-fan.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铁屋中的呐喊》),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该书叙录执笔者:李思逸。)

⑧ 李欧梵(Lee, Leo Ou-fan),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

⑨ Lee, LeoOu-fan. Ed. Lu Xun and His Leg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该书叙录执笔者:李思逸。)

⑩ Cheng, Eileen J. Literary Remains: Death, Trauma, and Lu Xuns Refusal to Mour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该书叙录执笔者:郭恋东、冯子涵。)

11 庄爱玲(Eileen J. Cheng),现为美国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副教授,是英语学界从事鲁迅研究的主要学者之一。

12 Cheung, Chiu-yee. Lu Xun: The Chinese“Gentle”.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1.(该书叙录执笔者:宋宝平。)

13 张钊贻(Cheung Chiu-yee),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澳洲昆士兰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14 Davies, Gloria. Lu Xuns Revolution: Writing in a Time of Violence.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1.(該书叙录执笔者:臧晴。)

15 黄乐嫣(Gloria Davies),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国研究教授,澳洲国立大学中国中心联席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当代中国思潮、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

16 Huang Sung-kang, Lu Hsun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Modern China(此处书名,英文斜体). Westport, Connecticut: Hyperion Press, 1992. (该书叙录执笔者:孙连五。)

17 黄颂康,祖籍湖南临澧,1957年12月获荷兰乌特支(Utrecht,又译乌特勒支)大学博士学位,是当时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少数女性之一。

18 Idema, Wilt L. The Resurrected Skeleton: From Zhuangzi to Lu Xu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该书叙录执笔者:孙碧卿。)

19 伊维德(Wilt L. Idema),荷兰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荣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俗文学研究。

20 Lee, Mabel, Chiu-yee Cheung, and Sue Wiles, eds. Lu Xun and Australia. North Melbourne, Victoria: Australian Scholarly Publishing, 2016.(该书叙录执笔者:张清芳。)

21 陈顺妍(Lee, Mabel),澳籍华人,悉尼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香港公开大学(OUHK)翻译系名誉教授,著名翻译家。

22 McDougall, Bonnie S.. 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 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该书叙录执笔者:杜博妮、孙碧卿。)

23 Nicholas, Kaldis. The Chinese Prose Poem: A Study of Lu Xuns Wild Grass.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14.(该书叙录执笔者:刘欣叶。)

24 柯德席(Kaldis Nicholas),美国宾汉姆顿大学亚洲与亚美研究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台湾后殖民小说与电影、华语电影、中英文学翻译等。

25 Pusey, James Reeve. Lu Xun and Evolu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该书叙录执笔者:姜智芹。)

(责任编辑:黄洁玲)

Keyword: Lu Xun Study——A Bibliographic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Ji Jin and Wang Ji

Abstract: Lu Xun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is life was deeply associated with the trajector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a great thinker and revolutionary" as well as "the chief commander of Chinas literary revolution" were more than the authorized labels of Lu Xun, but the rules and paradigms followed by researchers who studied Lu Xun and his works. How to reevaluate Lu Xun and his cultural legacy, and how to emancipate Lu Xun from political discourses have drawn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 For English readers and researchers, Lu Xu serves as an ideal window through which they can look into the great changes in China at literary, cultur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levels. Therefore, Lu Xuns work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ictions, poems, and prose pieces, have always been popular among English translators of moder Chinese literature. Though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century, many scholarly attempts were taken in order to disillusion the "Lu Xuns miracle," to rediscover Lu Xuns literary legacy, to recast the paradigm of Lu Xun study, and to craft a new image of Lu Xun as a reliable "normal" person with his own tastes and worldly emotions,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pursuits, which has long been repressed by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discourse.

Keywords: Lu Xun Study; Bibliographic Research; Sinology

(English Translator:Ji Jin and Wang Ji)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怀疑意识、主体性及其他
《鲁迅研究文集》
李长之与“批判”之含义:伊曼努尔·康德如何激发对鲁迅的开创性研究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鲁迅研究中的歧路
“日本人立场的问题意识”——从丸尾常喜的鲁迅研究专著《耻辱与恢复》谈起
走近“走下神坛”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