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时空与疆域的奇特旅行

2023-08-17燕卿

检察风云 2023年15期
关键词:吴哥窟萨特旅行

燕卿

柬埔寨·崩密列:诡异悲凉的时间艺术

本书的作者陆晓娅,是首届韬奋奖获得者、曾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优秀)公民”称号。她自1991年创办“青春热线”,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提供电话心理帮助,还在大学、中学开展了包括危机干预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辅导活动。而今,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学”,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秒选课”之一。学生们希望她能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于是她便不辞辛劳地飞去各个城市举办工作坊。渐渐地,她的内心有一个声音说,趁还走得动,去看看世界吧!

是啊,很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一辈子忙忙碌碌,总以为已经看遍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爱恨情仇,看透了各种或明或暗的算计,却忽略了走出自己的世界去拥抱多元文明给自身灵魂带来的充盈感。

作者60岁退休后,渐渐从呼朋唤友的结伴旅行转为一个人自在游走。她在书中这样写道:“在白骨嶙峋的古代文明遗址上,在阴云低垂浪涛拍岸的悬崖边,在清晨阳光下的乡间墓地,在挂着遗容肖像的名人故居里,在博物馆那些未完成的作品前,我和一个个灵魂相遇。他们有的早已与我的生命产生联结,有的令我感到相见恨晚,有的让我产生强烈的好奇,有的让我遇见更深的自己。”是的,当你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重新开启好奇心,热切地打量周遭的一切,你或许可以通过一个个不一样的场景,把握契机,和陌生的灵魂展开对话,用上帝视角审视自己周遭的一切。

書名 |  《旅行中的生死课》作者 |  陆晓娅出版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于陆晓娅而言,旅行不再是一个外在的过程,不再是一些“短半衰期”的见闻和感受,而是变成了一个“长半衰期过程”——“它在悄悄地重新建构我的精神世界和我的生命过程”。

旅行中,不同人群有各自的游走癖好,这其中有的人喜欢去咖啡馆、博物馆、公墓,有的人喜欢去寺庙、茶室、山野,有的人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看星星,有的人喜欢坐公交、逛菜市场、找当地人唠嗑,林林总总、各有妙趣。在《旅行中的生死课》里,作者通过移步换景,巧妙地设定和转换着关于生死的话题。

场景之一:法国巴黎蒙帕纳斯公墓。在巴黎,左岸被知识分子奉为灵魂的居所,而蒙帕纳斯公墓则为知识分子们的肉体提供了居所——莫泊桑、巴托尔迪、苏珊·桑塔格、庞加莱、勒威耶、波伏娃、萨特、杜拉斯、潘玉良……随便哪一位单独拿出来都足以令人驻足良久。

在萨特的墓地前,作者以一种具有仪式感的形式,将自己对他的复杂感受写成了笔记,并默默地读给他听。她称自己来到这里,是想致敬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该作品描写了二战期间,几名游击队员在战斗中不幸被捕。行刑的前一夜,面对来自各方面原因引发的恐惧,诸如当事人的彷徨、无助、绝望,人性最深处的美丑都被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旅行中的生死课》是一本奇特的旅行随笔。它将生命与死亡作为线索,串联了时代、地域、风景、人物、文化、历史、文学、学术等诸多元素,以留下自己灵魂深处的对白。

在陆晓娅的笔记《荒诞与意义》中,她这样写道:对于那个曾经的医学生利昂来说,在这个极限处境中,最可怕的仿佛不是死,而是生命的荒诞和无意义。他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因为在被迫执行一个不能完成的命令时,三百个人“被无辜地杀死了”,且“我们的死对任何人都没有用”——于是,他感到“我的一生只是一场错误”……这似乎是在印证维克多·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的观点: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有了所谓的“意义”,痛苦、磨难、死,都是可以忍受和接受的。萨特向世人展示生命的荒诞,便是让利昂去追问生命的意义。

关于死亡的思考,或许只有戏剧才能轻松地将人们拿捏到一处,一起沉浸式地思考生死的话题。一群面临死亡的游击队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死亡作出思考。利昂此时想到的,不是最后一搏,逃离死地而后生,而是在最后关头严肃地反省和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当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或许无法体会他们此时此刻的迷茫和无力感。生命中,我们都是旅人,我们各自拿着人生的船票,一路航行至此,往往会和作者一样,忍不住驻足和停留,把剧中的利昂当作各自人生的一面镜子。通过营造极限处境,萨特写出了对死亡的终极拷问——《死无葬身之地》,带领我们一起向内心挺进……

场景之二: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原名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至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吴哥窟,也是笔者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些被称作带着“木棉的微笑”的神像,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之后,和断壁残垣以及茂密的古树一起,交织成一个更为神奇的场景。尤其是来到“崩密列”,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吴哥窟修复前的样子——时间的痕迹,渐渐被外化为一种看似失控却更为自由地生长态势,连同那些数百年不灭的神像,散发出了超越生命的神奇力量。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法国人安德烈·马尔罗。1923年,当时只有22岁的马尔罗和妻子克拉拉,冒着葬身林莽的危险,跑到柬埔寨的丛林中,寻找一座湮灭已久的古寺。他们听说,那里有被称作“东方维纳斯”的女神雕像。这个探险者,经历了九死一生,在雨林中发现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吴哥窟的神庙。但是他切割Apsara女神石雕的行为,令他险些遭遇牢狱之灾。还好他及时悬崖勒马。此后,他返回了印度支那,办了《印度支那报》;来到中国和革命党人来往创作了令他步入法国一流作家行列的小说《征服者》《人的命运》;二战中,当法国被德国纳粹占领,他跑去参加游击队,率领阿尔萨斯·洛林纵队,解放了阿尔萨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他创作的小说《王家大道》——一本对生命充满思考的哲理小说。对于这部充满着死亡阴影的作品,陆晓娅将小说主人公的丛林探险称之为“跟死亡对抗而生”的实验。她认为马尔罗害怕过平凡平庸、一成不变的生活,他觉得那是生命对于死亡的屈服,是最可怕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向死而生:“正因为我只能无所选择地死去,我就要选择自己的生……”

人生如白驹过隙,选择什么样的活法,是值得每个人去认真思考的。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吴哥窟萨特旅行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柬埔寨吴哥窟游进入小吴哥窟
我眼中的“高棉微笑”——吴哥窟游记
小黑的旅行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夏日旅行
林中的俩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