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府县循吏的枝叶关情
2023-08-17宋伟哲
宋伟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的千古名篇,诗句虽通俗质朴,哲理却意境深远,道出了基层官吏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较重视基层疾苦的皇帝,一手打造了明代的政体格局,明代重视基层吏治与治理,涌现出大一批基层循吏。明亡清兴之后,清朝史学家注意到了明代的这一特征。因此在修撰《明史·循吏传》时,特意把那些终身服务于基层的循吏作为列传主体,让这些府县官吏有机会流芳百世。从他们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特殊的氣质。这种气质蕴含着清廉公正、责任担当、情法交融等多重基因,让他们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为民请命
古人把州县官称为父母官,在百姓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对底层民众的生活影响极大。可是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州县官的品级一直不高。在他们的上面,有着大量的文武上司,影响着州县官的前途命运。基层官员忤逆上司、为民请命的行为极为难得,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称得上历史楷模。
方克勤,字去矜,浙江宁海人。明太祖洪武二年,方克勤被朝廷征召为县训导,因母亲年迈,他辞官不就。洪武四年,方克勤再次被征召入京。经吏部考核,名列第二,被特别授予济宁知府之职。当时战乱方息,明朝初建,大量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为了尽快恢复国力,休养生息,朱元璋下诏让各地开垦土地,并出台优惠政策,前三年不收农税。这本是中央出台的惠民德政,可到了地方却变了模样。许多地方官员不到三年之期,就下令收取赋税。结果民间怨声载道,许多人抛弃土地逃走,田地再次荒芜。方克勤到任之后,与百姓庄严订约,表示一定遵圣旨征税。他又下令把全府的土地划分为九个等级,按照土地肥瘠程度征税,使得相关官员无漏洞可钻,难行不法之事,济宁的农业生产很快得以恢复。
随着农业逐渐恢复,方克勤又下令兴建学校数百所,并修缮孔子庙堂,开始教化百姓。到了盛夏时节,驻扎在济宁地区的将领下令征调民夫修建城墙。时为开国初年,武将地位崇高,地方官通常不会与当地驻军冲突,对这些事情根本不敢管。方克勤心忧百姓,于是知难而上,向将军恳求道:“民方耕耘不暇,奈何重困之畚锸?”结果军方根本不予理睬。一般官员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已经不容易了。既然碰了硬钉子,恐怕也只好就此收手。方克勤则不然,他并不气馁,一纸文书将状子告到了中央的中书省,请求免去百姓的徭役。好在朝廷公正开明,同意了方克勤的请求。当时,济宁地区正遭遇旱情,中央诏令到达之日,竟然天降甘霖。济宁歌谣中唱道:“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
史载方克勤为官,以道德教化为根本,并不刻意追求名声。他曾经说:“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方克勤生活简单朴素,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也不更换,每天不吃两顿肉。永嘉侯朱亮祖率水师赴北平,遇到河道干涸,便征调五千民夫疏通河道。方克勤无力制止,只能哭着向上天祷告。幸而再次天降甘霖,水深数尺,船队得以前行,百姓们都认为这是有神灵相助。方克勤在济宁任职三年,户口增加数倍,百姓富饶丰足。洪武八年入朝觐见,朱元璋赏赐御宴表彰他的功绩。不过遗憾的是,后来方克勤被卷入“空印案”,含冤而逝。
方克勤不但为官清正,还善于治家,教子有方。他的儿子方孝孺,自幼博览群书,师从大儒宋濂,学问渊博,深受朱元璋赏识。朱元璋去世后,方孝孺成为建文帝的重要谋臣。靖难之役爆发后,方孝孺出谋划策,撰写檄文,尽力辅佐。燕军南下之时,朱棣的首席谋臣姚广孝曾替方孝孺求情,“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起初答应了这个请求。燕军攻破南京之后,朱棣请方孝孺为自己草拟诏书,用以平息物议,安抚天下人心。谁料方孝孺坚辞不受,他先是放声大哭,然后怒斥朱棣的篡逆恶行,最终被朱棣所杀,并成为史上极为罕见的“诛十族”受害者,令人扼腕叹息。但父子二人都在《明史》中留下英名,值得后世敬仰。
明日再来
府县官深入基层一线,司法断案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也是其施政能力的关键指标。在基层治理中,大量案件是生活中的琐碎细故,采取司法判决并不一定是最佳解决方案。这时,就需要依靠府县长官的法律智慧,巧妙地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矛盾纠纷。明朝循吏赵豫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处理基层矛盾的官员。
赵豫,字定素,河北安肃人。明成祖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赵豫以生员的身份参与守城,逐渐步入仕途。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主簿之职。尚未赴任,便被升任兵部主事,继而担任员外郎、郎中等职。宣德五年五月,朝廷从中央部门选拔了九位官员到地方担任知府,赵豫被授予松江知府,奉皇帝敕命前往赴任。当时,地方上的军人骄横跋扈,滋扰百姓,丝毫不受约束。赵豫下车后,立刻将首恶抓捕归案,先是将其当众杖责,然后发配至边关服苦役,一下便震慑住了这些军人,把他们管理得服服帖帖。赵豫担任松江知府后,把安抚百姓,与民休息作为施政之首。他从善良之家中选拔俊才担任府衙小吏,用礼法督劝教导。他平均徭役,节俭经费,裁撤了官府中的半数冗员。巡抚周忱非常看重赵豫,每有重要举措,必定要同赵豫商议。
御史李立到松江后,专门追求扩充军队,勾结姻亲同姓之人。百姓稍有不从,李立等便酷刑拷打,扰得地方人心惶惶,来府衙诉冤者多达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征调灶丁,也连累了很多人,给百姓造成了极大伤害。面对这些恶行,赵豫连续上奏章替百姓诉苦,最终使百姓得以休息。当时苏州、松江一带官田的租赋沉重,朝廷下令减免,赵豫松江府所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了十分之二三的田租。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期考核届满,松江百姓五千多人联名上书,请求赵豫留任。巡按御史接到百姓上书后,将事情汇报给了朝廷。朝廷下令增加赵豫两品官级,继续担任松江知府。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深得民心的地方官任满之日,往往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挽留。如果好官遭受诬陷,明朝百姓也时常联名上书,为之作保。面对这种情形,朝廷往往会顺应民心,让官员继续留任,因此“乞留”便成为明代吏治中的一大突出特征,在明史中经常看到某位地方官连续在某地任职十余年的状况。正统十年春,朝廷大规模考核百官政绩,赵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等人在大典中受到赐宴、赐衣服的隆重表彰。“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这是《明史》对赵豫松江岁月的总结与赞美,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离任之时,百姓们扶老携幼前来送行,抓住车轮不肯放手,只求留下一双鞋子以表达对他的敬爱之意。
当然仅仅这些,尚不足以展现赵豫的全部才能。真正让赵豫在青史中留有一席之地的,其实是他在司法工作中的杰出表现。赵豫刚到松江之时,发现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喜欢打官司。这些人遇事不分大情小忿,亲友四邻,只要有矛盾,一定要在衙门中论个是非曲直不可。赵豫内心深知这些案子中的绝大部分没必要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对于那些基层的琐碎细故,无休无止的缠讼,不仅消耗时间和金钱,还容易因诬告、伪证等原因激出更大的矛盾,受害的往往是当事人自己。赵豫下决心改变这种风气。当时,也有许多官员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强行驳回起诉,不予理睬。结果,当事人纷纷表示不服,他们或越级上访,或私自殴斗,惹出更多的事端。
赵豫别出心裁,每遇到这种案件,他并不直接驳回,而是耐心地听当事人讲完话,然后好言劝导一番,说句“明日再来”,将他们送出府衙。刚开始,人们纷纷笑话这位知府是个糊涂官,甚至还编出了“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来讽刺他。久而久之,人们忽然发现,许多当事人经过一夜冷静,怒气便消了。有些人则是听从了旁人的劝告,也逐渐打消了诉讼的念头。许多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被赵豫用一句简单的“明日再来”,就以柔克刚,化解于无形。从赵豫的政绩来看,他绝非不通法律,不问百姓疾苦之人。相反,凭借自身过硬的法律与政治素质,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使他能够从容地对案情作出基本判断,然后针对矛盾的具体情况,做出“明日再来”的决断,把法理与人情运用得融会贯通。一句简单的“明日再来”,背后蕴含的却是极其深刻的法理。这是传统中国息讼法律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中国式法律智慧的魅力所在。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