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款被冒领:银行缘何担全责

2023-08-17孟祥林

检察风云 2023年15期
关键词:许某曹某储户

孟祥林

辽宁省凌源市的谷宏生家中失窃,盗贼偷走了谷宏生的身份证、户口簿、存折等物品。随后,盗贼竟拿着偷来的存折冒充谷宏生亲友从银行取走了设密码的8万元存款。那么,存折、银行卡被盗后,储户若未能及时发觉并到银行挂失,由此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担责?法院一纸判决给出了答案。

家中被盗:活期存折不翼而飞

2020年7月5日上午,谷宏生从外地出差回到家。映入眼前的一幕令他吃惊不已:地板上洒落着碎纸、包装袋,客厅茶几上的香烟都不见了……他赶忙到卧室查看衣柜抽屉里的贵重证件。此刻,带锁的抽屉已被人撬开,存折、银行卡、身份证、户口本不翼而飞,衣柜里整齐的衣物也被人翻得乱七八糟……

是谁偷走了我的存折?谷宏生的脑海中闪现出前女友蒋娜的模样。前些日子,蒋娜为彩礼的事将自己告上了法院,二人关系已降到冰点。他越想越怀疑是蒋娜干的,可没有证据,谁能信他的主观臆断?犹豫片刻,他决定先到银行查看存款是否被人取走。

闻讯储户的存折被盗,银行的大堂经理也很着急。她马上安排工作人员为谷宏生办理挂失手续,可还是晚了一步。工作人员查询到:两天前,一个自称王强的男子取走了他的8萬元存款。“我从未让人替我取钱……你们怎么让他取走我的存款的?”谷宏生怒火中烧,顾不上和银行理论,便急匆匆赶到公安局报了案。

入室盗窃属于辖区大案!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一组侦查员赶到谷宏生家中勘验现场,拍照、寻找作案指纹……可喜的是侦查员在卧室的地板上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另一组侦查人员来到银行走访,询问目击证人并调取到事发时的监控录像。经过一番图像、指纹对比后,专案组很快将犯罪嫌疑人蒋娜、许某、曹某抓获归案。

盗贼是如何从银行取走谷宏生存款的?据许某在公安机关供述:“曹某让我隐瞒身份,拿着偷来的谷宏生的身份证到银行柜台支取这笔存款。第一次在银行取这笔钱时,因工作人员索要我本人的身份证,我不敢提供而取款失败……”而后,许某拿着一张假身份证换了家银行取款。这家银行工作人员接过名为“王强”的身份证,盯着许某看了几秒,心虚的许某看着工作人员疑虑的表情做好了再次取款失败的准备,可片刻后银行工作人员放下身份证,许某耳边传来“请输入您的密码”语音提示。许某故作镇定地伸出食指,轻轻在键盘上按下六位数字,顺利取走了谷宏生的8万元存款。

公安机关调查显示:蒋娜与谷宏生产生彩礼纠纷后,便指使许某、曹某到谷宏生家里实施盗窃。许某等人窃得存折、香烟等财物,合计8.0126万元(包括谷宏生的存款8万元和七盒香烟126元)。许某将赃款分给蒋娜、曹某各2.3万元。曹某使用分来的6000元赃款,购得一辆电动三轮车。案发后,公安机关将扣押许某的1万元赃款及曹某购得的电动三轮车,退还给被害人谷宏生。

法庭交锋:存款被冒领谁之错

2021年7月,这起入室盗窃案经过检察院公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后,谷宏生收到了一份刑事判决。蒋娜、曹某、许某分别获刑,判决书责令蒋娜等三人退赔谷宏生6.4万元。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谷宏生仍闷闷不乐:“这三名案犯已把我的存款挥霍一空,如今他们无任何可执行的财产……这份生效判决书等同一纸不知何时兑现的债券。”

谷宏生冷静后,对此事进行了深入分析:“我把8万块钱存进银行,如今没有赚到利息还损失6万多元本金,是银行没尽到审查职责。因为他们工作上的纰漏,才致使我损失存款。”想及此,他撰写出两页起诉状,把这家银行告上法院,要求判令银行赔偿自己的损失。

2022年9月,一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围绕法官归纳的争议焦点,谷宏生的律师指出:谷宏生的财产损失并不是与银行之间引发的存储合同,而是基于银行侵权行为造成的,这是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谷宏生在这家银行存款后,被告作为商业银行有义务保障谷宏生的存折内存款的安全。现在储户的存款被人冒领,按规定银行应赔偿储户的损失。

商业银行有义务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图为存取款密码输入审核环节)

原告律师的话音刚落,银行的代理人便反唇相讥:“谷宏生的存折、身份证被盗说明他对自己的贵重物品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冒领人能准确输入存折密码,说明谷宏生将密码泄露给了他人;存款被取走的时间与存折挂失时间间隔两天,是谷宏生为冒领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原告谷宏生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此,谷宏生的律师为其辩称:“谷宏生将存折放在自家抽屉中锁好,尽到了保管义务。没有证据证明是谷宏生泄露了存折密码……这笔存款被冒领系银行员工未尽审查义务造成的。银行侵害了储户权益就需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质证环节,银行代理人当庭出示了谷宏生于2020年7月5日挂失存折的证据,证明2020年7月3日谷宏生的存款被他人冒领、谷宏生两天后才挂失,认为谷宏生存在挂失不及时的过错。

厘清是非:银行赔偿储户损失

庭审结束后,一审合议庭成员经过讨论,统一了观点:谷宏生要求银行赔偿存款损失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谷宏生在银行存款后,被告作为商业银行有义务保障原告谷宏生的存款安全。经审查,谷宏生存折内的存款是被许某以虚假的姓名在银行柜台处支取。许某获取存折密码的方式有多种可能,现无证据证明原告谷宏生将自己的存折密码泄露给他人;谷宏生发现存折被盗后第一时间到银行挂失,不存在挂失延迟行为;被告银行在取款人与存储人姓名不一致情况下未尽到安全审核义务,致使存储人存款损失,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被告银行在赔偿谷宏生全部损失后,可向蒋娜等三名案犯追偿。

2022年9月15日,一审法院作出判决:被告银行赔偿原告谷宏生直接损失6.4万元(扣除案犯已退赔的1万元和6000元购买的电动车);被告银行赔偿原告谷宏生间接损失,即自2020年7月3日起至第一项判决履行之日止的利息;被告银行在第一项判决履行后,享有对许某、曹某、蒋娜总额为6.4万元的追偿权。

接到这份判决书,谷宏生得偿所愿,而被告银行却不服裁判结果,递交了上诉状。二审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的通知》第六条规定,办理个人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一日一次性从储蓄账户提取现金5万元(不含5万元)以上的,储蓄机构柜台人员必须要求取款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经储蓄机构负责人审核后予以支付。本案的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该规定,未严格审查取款人的身份证,存在明显过错,故一审判决并无不当。

2023年3月24日,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文谢绝转载)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法官点评

本案属于民事财产损害纠纷,与刑事案件分属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刑事判决退赔被害人损失,不妨碍民事判决对赔偿损失范围的认定。冒领存款造成储户的损失由银行先行赔偿,这份判决书可谓正能量满满。可圈可点的亮点有两方面:一是责任划分清晰;二是赔偿对象明确。在盗贼无法全部退赔储户损失情况下,法院判决存在过错的银行先承担赔偿责任,避免了银行与三名案犯之间相互推诿,保障了储户的合法利益,节约了司法成本,值得点赞。

猜你喜欢

许某曹某储户
不可承受之“热情”,女子被同事拥抱致骨折
“沉睡卡”
许某案罪与罚的反思
拆东墙补西墙的客户经理
屡屡以身试法 准新郎锒铛入狱
打工情侣进厂偷鞋被抓:为筹钱办“体面婚礼”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算命
存款
妻子晚归丈夫泄愤烧房 纵火烧自家物品也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