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副刊提升美学意境探索

2023-08-17张建群

新闻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副刊报纸意境

张建群

【摘   要】报纸副刊文章不像新闻报道,它是传播知识、思想的,是供人享受美感的。美学虽然是文艺理论,但它对报纸副刊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报纸副刊集新闻性、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体现美的事物。因此,报纸副刊与美学研究的结合,既开拓了美学研究的图景,又展现了报纸副刊的特性。

【关键词】报纸;副刊;美学;意境

新闻与副刊是报纸的双翼,关于二者的特点与功能,许多老报人和新闻界前辈都曾有过精准的提炼与概括。比如:新闻立报,副刊厚报;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新闻靠攻,副刊靠守;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耐看不耐看,关键在副刊。副刊对于一份报纸很重要,如何办出能慰藉人心灵、振奋人精神、鼓舞人志气的优秀副刊,尤其是办出具有美学意境的报纸副刊,是当前报纸副刊从业者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报纸副刊美学意境的内涵

(一)报纸副刊美学的研究背景

报纸副刊因为兼具文学的功能,因而对副刊美学意义的探讨,多年来业界一直有人在研究,并且有一些阐发和结论。最早有副刊从业者提出如何发挥副刊美学功能的议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苏联普列汉诺夫的阶级美学观为美学基础理论,当时社会上对美学的定义是:只有“劳动”才是美。因而从文学作品的主题、主人公,到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描绘的形象,都围绕劳动进行创造。造成的结果是,副刊一副面孔,都推崇孔武有力,汗流浃背。副刊的面貌是说教有余,文气不足。关于这一点,革命前辈陈毅曾经说:“把一切的美感和艺术的起源都归结到‘劳动上去,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美学观。”

后来对于副刊美学的研究,进步为“摒弃守旧和封闭,积极创新和追求高品位,办出真正符合广大读者审美意向的副刊。”[1]这样,副刊作品的质感稍微软些了,有比较丰富的色彩与内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情怀之美都成为副刊作品表现的内容。

最近几年,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自媒体与公众号风生水起,纸媒的读者被分流了不少,面对众多自媒体一起竞争受众的现状,纸媒从业者对副刊美学意义与追求好像弱化了。其实,留下来的读者群体对纸媒忠诚度高,同时也对副刊美学期望值更高,迫切需要从业者在副刊美学意义上进行探索,以增强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用高品位的副刊作品,回应读者对副刊美学品位的更高期待。

新形势下,因为种种原因,纸媒对副刊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新的副刊美学研究并不多,所以副刊从业者有必要对美学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提炼,理清思路,校正方向,坚守副刊的文学操守与社会功能,更好地服务读者。

(二)报纸副刊美学意境的实践追求

好的副刊必定有美学意义上的追求。京派媒体《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以人间烟火味为主要特色,豆汁儿香、芝麻饼热、前门楼子高、地坛公园静,“五色土”几乎都有呈现。他们的副刊版面,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可以坐在大树荫凉下慢慢咂摸。这是一种有味道的美学意境。

海派报纸《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面密实,文章短小精悍,信息密集,上海弄堂里的情调、情绪,在字里行间都有传递,他们的美学意境在于海派的时尚、潇洒和小资。如果说京派与海派的副刊美,在其味道、意蕴,那么,南方的报纸副刊,则明显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前卫、文化的丰富多样。如《羊城晚报》的“花地”,最近一期副刊版面上的文章标题:《童年植物记》《爱情的本性》《永州的愚溪》《古镇叫做和平》,可以想象其美学的发力点在新意和深度,还有对风尚潮流的引领。

运城本土媒体《运城日报》“鹳雀楼”副刊,以清新大气的版面、新鲜厚重的文字,彰显了优雅庄重之美。而《运城晚报》的“大河湾”“心灵家园”等副刊,则以灵动、亲和、富有生活气息为追求。

总之,各大纸媒对副刊的美学实践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自成一格,构成了副刊美学的千姿百态,但地方纸媒因为受地域限制,影响力不可与大报副刊同日而语,需要从业者立足本土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学语言,以提升副刊品位,扩大媒体影响。

(三)报纸副刊美学意境的源头活水

研究副刊美学对实现其社会功能意义重大,“以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美加以物态化,报纸副刊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发现美、表达美和传播美的责任”。[2]有不少报人在发挥报纸副刊的美学功能、报纸副刊美学风格的形成因素、提升报纸副刊品位的路径、副刊的文化追求等方面均有研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办好副刊,指归方向明确,那就是把副刊办得有意境、有味道,好看、耐看,能带给读者一种愉快的阅读享受。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原顾问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美学,应以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为主。[3]也就是说,副刊的美学意境,除了惯常意义上的具有内涵与灵魂;风格稳定并时有创新的文化品貌;信息丰富密集的扎实内容;图片文字并茂于版面的赏心悦目,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副刊美学表达的根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副刊的美学意境必须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深扎于文化土壤中,绽放于思考解析,吐露于笔端纸上的活泼的文学语言、文化信息,能以盎然的生意、气韵、活力,缔造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他们感到愉悦、享受阅读,沉浸其中的美学境界。美的副刊是必须具有充沛活力与正能量的广大读者精神的领地、思想的家园。2022年2月23日《光明日报》刊发的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的三篇评论,试看标题:《春光排闼而来,且潜心耕耘吧!》《春山萋萋可望,但躬身稼穑去!》《熙熙春和景明,当乘急风助农桑!》,这三篇文章标题富有新意与动感,诗意美、意象美、气象美、情怀美,共同构成了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可以说是副刊美学的一种高级境界。

二、报纸副刊美学意境展现中的不足

现代报纸副刊,为了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年前,纸媒飞速发展,独步江湖,副刊推陈出新,有许多让人记忆犹新的专版专栏。如,各都市类报纸推出的“讲述”,直击现代人隐秘的心灵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胜,确实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但是,回望这些让“隐秘盛开”的副刊,在美学意境上无疑是有短板与缺憾的,它强调了好看,吸引人眼球,却忽视了“副刊不副”,也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担当。

北方某都市大报还推出过《逝者》专版,报道对象有名人,也有普通百姓,笔锋犀利,故事情节激荡,但同样,从宗白华先生倡导的“中国美学,应以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为主”这个角度看,这样的副刊专版,无疑在美学意境上尚有不足。

还有一些副刊,对明星不惜篇幅进行报道,對青少年的审美品位与生活目标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从美学意义上讲,这些一味迎合受众猎奇与追星需求的版面,与副刊美学意境追求是背道而驰的。[4]

凡此种种,都需引起副刊从业者注意和思考,要办好副刊,必须从美学意境上发力,办出真正富有美学意义,符合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副刊版面。

三、报纸副刊提升美学意境的宏观层面探索

在倡导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是党媒一项重要的任务[5]。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副刊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作为报纸副刊从业者,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集中发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生活,让文化在现场

植根本土深厚的文化土壤,从散布在乡野、村庄、街市的文化遗存中,寻找有美学价值与意义的线索,寻找有精神营养和人文价值的历史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梳理、记录。比如:古村落、古树、古建、百岁老人、古籍等,都可以作为副刊关注的对象。

(二)选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攻方向,开好相关专栏

如《运城晚报》开辟的“走进博物馆”系列,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开辟“河东探宝”栏目,对10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专访、报道。让古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提升读者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萌发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滋养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三)开门办报,向名家约稿,向专家借力

通过专家、作家的高品质作品让副刊的气象不同凡响,让名家、专家的学养、思想之花充分在副刊上绽放,让副刊的厚重、大气之美通过名家、专家支持,实起来、厚起来。

四、报纸副刊提升美学意境的实践层面探索

如果说办刊的重点方向与思想追求是一种“道”的话,有了守正创新的正道、大道,要营造副刊的美学意境,提升副刊的文化影响,还必须在“术”上锤炼提高。

所发文章的主题思想、行文艺术、标题制作、版面美化,都是实现副刊美学意境的方法,需要副刊采编人员在平时的工作间隙,注意多读多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较高的审美情趣,专注本职,提升素养,实现对副刊美学意境的营造与追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标题制作的意境开掘

标题对于一篇新闻作品至关重要,是作品的灵魂与眼睛。好的标题要注重思想高度。比如,《运城晚报》及公众号上刊发的《永济,原来是被文化恩宠的舜都》,这篇文章标题的思想高度在于,它点出了古蒲州永济的文化高度与人文厚度——这里是舜都故地,王化与首善之地,是中华文明滥觞之所。还有报道河东廉吏裴宽的文章标题《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以及《司马光: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等,都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性。

标题可追求共情之美。《运城晚报》在报道建党百年的运城人物时,有一篇是报道山西省政协原主席郑林同志的故事,当时制作的标题是《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追记山西省政协原主席、永济籍书法家郑林》。这篇文章标题借用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诗句,表现了为党和国家长期在外工作的郑林,心系家山,他与河东先贤柳宗元一样,希望自己走后如果能分身无数,飞上高山之巅,眺望故乡的河山与炊烟。这样的标题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作品焕发共情之美。《运城晚报》在“好吃运城”专栏还刊发过一篇文章《芮城泡泡油糕:甜蜜如花绽放》,这篇作品的标题写出了泡泡油糕的形,出锅后起酥,像金黄的菊花绽放一样美,也写出了泡泡油糕所带给人们的美食快感,表达了让人因为甜蜜而心花怒放的情绪,为实现共情之美做了探索。

标题可借鉴山水画作的留白之美。在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中,讲究留白之美,留下让观者想象的空间。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运城晚报》刊发了一则报道《随时听从祖国召唤——记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万荣小伙宫达飞》,这篇文章后来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转发,转发时编辑把标题改为《在这特殊的战场上》,这个标题没有把内容说出来,但是点出了事情发生的大背景与特殊意义,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实现了留白的美学意义。

标题还要传递诗意之美。如《运城晚报》刊发的一篇报道,内容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垣曲县永丰寺,编辑制作的标题《乡间藏古寺 美景入画来》巧妙地指出了古寺所在的地点,还有它的如画风光景致,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有诗歌的韵律与意象美。

标题可彰显对比之美。《运城晚报》曾刊发过一篇人物报道,题目是《桃农周难看的美丽人生》,报道的是一名叫周难看的农民,一边种桃卖桃,一边不忘孝敬家中的98岁老母亲,被人们赞为孝子。人们把他卖的桃称作“孝子桃”,争相寻购,在运城传为佳话。文章标题巧用了桃农的名字,与他的美丽心灵相对应,制作出的标题彰显的对比之美,令人印象深刻。

(二)主题确定的格局境界

一篇好的作品,具有思想意义与内涵是重要的评判标准。《运城晚报》的一篇人物通讯《“十年一剑”关公戏》,获山西省副刊作品年赛金奖。作品获得认可的原因,在于其关注的是重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曾经指出,山西要弘扬关公的忠义文化,讲好关公故事。获奖文章的主人公、剧作家任国成先生,退而不休,用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了30部关公戏剧文本,为丰富关公文化留下了重要财富。他这种无私忘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一种高境界的体现,也具有较强的励志意义。这样的主题与人物,无疑提升了作品的境界。《运城晚报》的另外一篇作品《一个人与一群人的蝶变与重生》,报道的是原五四一医院总护长李双莲女士,借助传统文化,带领同事与患者从扩大心量,利人益世入手,赢得和谐的人际环境,健康的心理与身体,有比较丰富的精神营养,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获得山西省副刊年赛银奖。

(三)行文表达的文学审美

主题是一篇作品的灵魂,优美流畅的文字是作品的肉体。有血有肉有细节,见人见事见真情的作品,需要优美的文字来承载与表达[6]。《运城晚报》刊发的《南宋名相赵鼎故里探访》,文章开头是“‘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这是南宋宰相赵鼎的绝笔诗。时光已经走过了近千年,读起这两句诗,还能感受到诗人那满腔的壮烈与豪情。儒家文化倡导的正气、浩然之气,给了他以身殉国的底气与豪气。他相信,自己会化作天上的星斗,化作一股清气,融入天地之间,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壮美秀丽。”这样富有大爱的言语,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对表现爱国名相的精神气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城晚报》刊发的一篇文化报道《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城市古建承载的乡村记忆》,文章是这样写的:“在楼群林立的城市行走,看到迥异于水泥楼的古建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散文的笔法,不动声色又自然地引入正题,令读者感到亲切、轻松与雅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副刊之美学意义是老一辈报人办好副刊的原则之一,以美的作品培养美、唤醒美,应该是新时代副刊美学追求的方向。作为地方媒体,应在继承老报人美学思想的前提下,立足本土,用好当地的文化资源,让美学意境建造于本土独特的资源享赋之上,带领读者走进本土文化深处,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感受美学的意境,得到美的滋养与唤醒。

注释:

[1]员怒华,王灿发.中国报纸副刊的历史嬗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2]余小沆.如何发挥副刊美学功能[J].新闻实践,2000(10).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陈颖.充分发挥报纸副刊的美学功能[J].新闻窗,2001(10).

[5]郑翔.报纸传媒对副刊美学风格的制约因素[J].传媒观察,2008(01).

[6]邹园.怎样体现副刊的独特文化内涵[J].中国记者,2009(05).

(作者:《运城晚报》副刊中心主任)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副刊报纸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报纸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