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扩容,增效
2023-08-17庄西真
庄西真
分工是个好东西,受分工的影响产生教育分类,不同类型的教育承担不同的职责。照此,我们大致可以把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培养好人的基础教育、培养好职业人的职业教育和培养好科创(指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从0到1”基础研究的突破)人才的高等教育(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从上述三类教育实际上做的事情来说,目前的1 239所普通本科学校(含独立学院164所),大多数都应该是职业教育,真正能称得上是龙头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关键少数。教育强国是各类型教育都强的国家,包括基础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强国,正所谓“一支独强不算强,三类都强才真强”。建设职业教育强国,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前迫切要做的有三件事。
第一是提质,就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质量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接近職业教育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程度。过去四十多年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毕业生,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踏入职场后,成为国家想让他们成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偏低,与职业教育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一言以蔽之,就是质量还不高。所以,职业教育不能“躺平”,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即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才率。根据“学得好,才能做得好”的学校和职场之间关系定律,要想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才率,首先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要围绕职业认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要在课时安排上向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倾斜,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夯实从事未来职业需要的理性的(不是好高骛远的)职业认知、扎实的(不是一知半解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不是浅尝辄止的)操作技能的基础。其次是提高就业质量——专业对口就业率,职业教育是就业的专业教育,不是通识教育。学而不用、就非所学,是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
第二是扩容,就是扩大职业院校容量。目前,在我国的职业院校中,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部分初中毕业生,高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本科职业教育招收部分普通高中毕业升和职业院校学生。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和职教本科院校共有在校生3 033.06万人。我这里讲的扩容,一是指中、高、本职业院校在保持现在规模的基础上,扩大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中职)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规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普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并不等于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初中后分流既是国家发展之需,也是部分个体发展之需,更是人才培养之需。扩容的另外一层意思是面对方兴未艾的自动化、人工智能和零工经济的出现对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产生的重大影响,职业院校要勇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排头兵、主力军。在当下中国,只有职业教育才具备面向全年龄人口,覆盖全生命周期,照顾全时空场景,提供满足生活、工作、闲暇需要的适切的教育与培训。
第三是增效,就是增加职业院校效率、效益。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所谓增加职业院校的效率是指在学生已有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时间固定不变、培养要求不能降低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教师想方设法增加单位时间里教会学生知识点的数量、增强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院校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相比,尤其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毕竟课堂现在是、将来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效益是效果与收益的合称,通常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分,前者指个人或者组织财富的增加,后者指一件事对保障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福利方面的作用。所谓增加职业院校的效益一方面是指职业院校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持或参加企业的工装技改项目,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提高自己的收入。这就是我理解的高职层面的“科教融汇”。另一方面是指职业院校不断加大对特殊群体(大龄农民工、残疾人、农村妇女、低龄老年人等)的精准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而产生的社会效益。职业院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职教强、经济强、国家强,这个道理我是深信不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