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科技创新,重习题改编

2023-08-17王冰

师道·教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钢尺习题题目

王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智能化产品相继出现,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时代对于青少年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解题要求逐渐转化为对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力的要求。物理作为初中生课程中唯一一门科学学科,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已不再只是会用科学定理和规律解题,更重要的是在应试学习中了解和学习科学定理和规律在新科技产品中的应用,这也对初中物理老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习题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对习题进行改编是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

一、习题改编的策略

1.以教材为基石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物理教师在对习题进行改编时需要以物理课本为基石,对课本习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创造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的新式题目。

原题: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有多深?

题目结合生活实际,既向学生展示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又通过计算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但是笔者认为生活情景渗透程度不够,学生脑海中对于超声波的发射还是模糊的,解题也是比较机械,因此笔者对此题做了改编。

改编题:出海捕鱼是渔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捕鱼效率,渔民常常利用声呐在茫茫大海中准确定位鱼群的位置。用声呐向海里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鱼群的位置有多深?

笔者将这道题与科技产品——声呐相结合,融入渔民捕鱼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题目与生活相连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物理更是事半功倍。

2.以学情为依托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孩童和成人的过渡期,其思维具有跳动性较强、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在慢慢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渐渐加强,判断力还未完全成熟,因此物理老师在对习题进行改编时需要有意识地设计分层问题,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由内在联系到外在联系,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避免學生盲目地凭经验解决问题。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原题: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从实际情景入手,给学生呈现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很少留意的物理情境,这道题将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引发思考。但是笔者认为此题答案过于主观,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情境中的物理规律并准确地用文字表述出来是有难度的,因此笔者对此题做了改编。

改编题: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人们认为他们是运动的是以____为参照物的,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在屏幕内是以____为参照物,说明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用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往往是____。

笔者将这道主观阐述题改编成一道填空题,意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参照物的概念,降低了学生做题的难度,并且从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出发,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习题改编的方法

1.拓展追问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教材为了引入新概念、解释新定理,往往会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素材和背景,课后练习也会配有一定的习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和习题资源,采用拓展追问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一方面紧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发散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将教材给的信息最大化利用。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中有一个演示实验。

原素材: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原素材本意是探究声音的特性——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钢尺是学生身边都有的器材,此实验学生容易操作,现象明显,结论也就显而易得,笔者认为此素材不仅可以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关系,还可以拓展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响度的影响因素,因此笔者充分利用该素材对此题进行改编。

改编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就能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按住钢尺声音就会消失,说明____;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____,音调越  ____,说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____有关;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发现力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  ____,响度越 ____。

改编题比原题增加了两个拓展追问,从声音产生的源头开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同时对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做了区分,也让学生初步接触和理解了控制变量法,为接下来实验方法的学习做了铺垫,对原素材做到了充分挖掘和利用。

2.图文转换法

初中学生的思维跳动性较强,稳定性却较差,学习过程中缺乏耐心,所以对于一些具有大量文字的题目通常没有耐心读完,更别说解题了,而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直接略过题目中的信息随意敷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也很晦涩,过于啰嗦的语言会让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学质量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对这一类具有大量文字的题目进行改编,例如用图形或者数字来替代繁杂的文字,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模型表示出来,再配上适当的图像,学生对此题目的感受和理解会不一样,他们也更容易接受。另外,用图形、模型、图像等来描述物理问题也能考察学生的识图、理解、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教师在习题讲解时也无需阐述大量的语言,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3.重视表达法

学生要想学好物理,除了数字运算能力以外,还要重视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表达。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如果是单纯地对于物理量的代数值计算,大部分学生往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物理规律的阐述和表达,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也是物理优生拔尖的障碍。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考虑到初中生的大脑发育程度,初中物理并没有学到太多的物理本质,所以很多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二是多数学生害怕表达,害怕犯错。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学生表达的主观题目,帮助学生慢慢张开嘴巴,从一开始就尝试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同时也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

三、习题改编的注意

1.避免科学性错误

习题改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更易于接受的题目情境为学生提供更接近生活的题目类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改编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方向,为了创新而编制了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题目,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矛盾或冲突。教师在进行习题改编时要避免出现犯科学性错误这样的教学事故,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题目需符合科学规律,遵循物理科学定律。

2.数据设置要合理

教师在进行物理习题改编时很大概率需要对数据进行改编,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数据并不可随意设置,而是要与题目情境和实际情况相契合。在数据设置合理的基础上,尽量让数据的计算方便,尽可能不出现除不尽或者换算不方便的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解题重点放在题目中的物理过程本身,而不是数值的计算上。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钢尺习题题目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信手拈尺当器材 匠心独具做实验
关于题目的要求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