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国武打电影动作设计初探

2023-08-17李凤梅张凯祺袁姗姗

武术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武侠武术动作

李凤梅 张凯祺 袁姗姗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影视行业也在快速成长。据有效数据显示,中国影视产业的生产总值每年呈上升趋势。其中,许多中国武打电影内容中展现出的爱国主义与强国思想的精神意蕴,受到大众喜爱。中国武打电影成为我国影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大众接收与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国影视产业也吸收了新的思维方式。随着动作电影的发展,武术的文化娱乐功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使武术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一个武术表演本科专业已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诞生,这意味着武术表演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研究分析中国武打电影中的动作设计,将中国武打电影分成早期本土电影、西方思想融入后的中国武打电影以及中西文化融合后的现代中国武打电影,分析影片中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对中国武打电影中动作设计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时代中国动作电影中动作设计的分析,了解中西方动作电影的动作设计特点。

2 概念解析

2.1 中西文化融合的概念

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个体性,因此,西方文化可称“个体文化”。文化融合是指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并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既不能完全外化,也不能排斥外来文化。[1]

2.2 中国武打电影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中西文化融合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武打电影随着先进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极其迅速,并与各种文化共同发展。尽管中国电影中文元素化逐渐交织与融合,但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中国武打电影融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相互影响,是一个相当长的相互渗透和本土化的过程。

3 中国动作电影的成型与发展

3.1 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推动中国武打电影的成型

1928 年,有声电影还未普及到华夏大地时,一部优秀影片诞生,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即是电影《火烧红莲寺》。1928 年,中国兵燹不断,影片中的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与观众产生共鸣,这部武侠电影中惩恶扬善的故事线和“百因必有果,善恶终有报”的故事结局,恰到好处地给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以心理抚慰。

3.1.1 “燎原之火”——《火烧红莲寺》

影片中戏曲打斗风格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将戏曲中的“马腿”以及翻、跌、扑、摔运用其中。拍摄这部《火烧红莲寺》中的特效效果,推动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这部影片的问世带动侠客们开始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那缭绕而上腾的一道白光便带着法术使你的宝剑无条件地向敌人作战”。摄影师董克毅把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与没有寺顶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还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的办法表现“剑光斗法”,在银幕上将人任意放大和缩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摄影技术。[2]

3.1.2 匡扶正义——《少林寺》

《少林寺》这部影片将神腿张和秃鹰打斗时神腿张的动作设计着重放在了腿部,展现了“神腿张”的腿部功夫。秃鹰的动作设计上主要采用鹰爪拳,快速密集;静则机智稳健,加之象形动作的配合。影片中的秃鹰扑身扯下神腿张衣服的动作,将鹰爪拳中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的技法特点展现的淋漓精致。影片有一段展示觉远在寺里学到的功夫,少林拳中戳脚动作突出腿足之劲。三节棍中抡扫、劈砸等动作再加上上肢翻转使劲力顺达至棍稍,从而体现出刚劲有力的特点。

除了李连杰在影片中展示的武术套路之外,其他几位演员的武术功底也很扎实。例如:于海在《少林寺》扮演了李连杰的师傅,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武术指导,他在影片中将通臂螳螂拳上下交替演绎得出神入化。于海早年拜林景山为师,学习到正宗的螳螂拳,并为武术事业做出贡献。于承惠在《少林寺》扮演了反派角色王仁则,在影片中他的一套醉剑,脚下步法步走八卦,身若杨柳,剑似龙蛇,将穿挂云扫、劈抹撩刺练得变幻莫测,形醉神不醉。他不仅演技精湛,武艺高强,还是德高望重的一位宗师。胡坚强在《少林寺》扮演了悟空一角,他曾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影片中胡坚强表演的地趟拳,腾落舒展,攻防兼备。佛教本土化后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3]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形象都是英勇无私和义无反顾的,这也正是佛性的体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武力,对坏人也尽量不去杀伤,而是劝其改过向善,这些都暗合了佛教伦理。

3.1.3 群雄争霸的江湖——《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这部电影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作为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之一广为流传。陈墨先生曾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尝试着给武侠电影下一个定义指出:所谓武侠电影“即‘有武有侠的电影’,亦即以中国的武术功夫及其独有的打斗形式, 及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侠客形象, 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4]影片在动作设计上用了很多夸张手法,体现功夫的高深,落剑式的动作是带剑空中翻转时击杀敌人,这些动作加上夸张的拍摄手法,让观众感受到江湖功夫的高深莫测,同时在电影武侠气氛的渲染下将武术动作分成了各种派系。“武侠”精神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并渐渐形成了以儒、道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武侠文化,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伦理观念。

4 中国武打电影的发展及实例分析

4.1 捍卫国家尊严的个人英雄——《精武门》

《精武门》中,李小龙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技巧,是一种真正“打”的技术。在道馆里,一群日本人围攻他时,他使用双截棍做出劈、扫、打、抽、提、拉等技法,攻击上三路、中路,使对手疼痛难忍。不过最为厉害的是对下三路的攻击,被击中者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在某园门口,华人遭到歧视禁止入内,日本人侮辱陈真让他趴下做日本人狗就带他进去时,他几下将日本人打晕后,将门上“华人与狗禁止入内”的牌子踢飞,一个飞踢将牌子踢得粉碎。与俄国大力士在院中决斗,两人对峙,李小龙原地后摆腿,直接扫到对手面部,使对手摇头发晕。这是对动作本身速度和力度的强调,符合截拳道的特点。影片描述了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便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剧中,突破以往武打片狭义的复仇主义,将民族大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深入其中。

4.2 新世纪 “自由”思想的融入

《卧虎藏龙》是李安的大作,这部影片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深沉思索与含蓄。武侠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武打部分展示了中国武术典雅的深刻内涵,侠气中又不失柔美。影片中以器械打斗为主,在李慕白等众人与碧眼狐狸的打斗画面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器械,例如,捕头蔡九的鸳鸯钺,影片中蔡九打斗时闪躲和攻防无不体现了八卦门灵活善变的特点。还有玉娇龙和李慕白打斗时加入涮腰以及多次运用缴剑向观众们表达剑的柔美。引人注目的还有轻功,特别是在碧眼狐狸逃跑这一情节中,导演设计动作挥舞白色的彩带丝绸,效果正中西方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中习武的方式,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师传身授。符合西方文艺青年柏拉图式的爱情、崇高的人文境界都与之相符;李慕白为师傅报仇,杀死碧眼狐狸的故事暗合了《基督山伯爵》的主线,而盗走青冥剑的这条线索又像极了美国的通俗剧。[5]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让众多美国人理解和接受这种中国式的展示方式。

成龙动作风格多变,出其不意,身体在各种环境中做上下翻飞是他独有的动作。他在《成龙的特技》中讲述自己和成家班拍摄《新警察故事》过程时讲到:影片高潮部分是于某商场拍摄的,而自己每次路过拍摄地都会想起那时的画面,那时所有的滚翻跌扑是演员一开始是往演员身上垫海绵,后来再往身上塞满铁条从而达到保护演员的同时又给观众呈现出令人震惊的场面。没有保护状态下,克服心理困难从栏杆上跳到远处柱子上滑下。为适应市场香港警匪片开始与内地演员合拍,影片的故事情节以及作战模式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还融入了大量内地元素,开始强调个人与团队协作日益成熟,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类型。

4.3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4.3.1 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中国武打电影中的体现

《功夫熊猫》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传入西方的影片以中国功夫为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画面中的风景与服装充满了中国元素。在人物塑造方面:将熊猫作为主角,由于熊猫本身的特点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便又为影片添加趣味性。在制作《功夫熊猫》的过程中,动画部的成员们参加了一些太极拳训练课程和各种功夫的研讨会。将各类功夫对号入座,如,老虎和仙鹤等动物保持了自身的形象特点。老虎的威猛,奔跑时四脚着地;仙鹤轻盈优雅,翅膀飞行外还能做一些攻击。片中乌龟是武功大师,乌龟的动作缓慢,心境也平和至极。熊猫阿波在最后和太郎打斗中领悟到太极的真谛,打败太郎不在话下,为师傅清理门户这一主旨圆满达成,从而可以看出这几个徒儿对师傅的尊敬,也体现出中国武学尊师敬长的风范和名师出高徒的价值观。

《战狼》系列是爱国主义与“暴力美学”结合的影片,吴京在《战狼》中的表现让大家看的热血沸腾,“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让人热泪盈眶。吴京向中国边境上的敌人首领施压,并向一群敌人大喊 “来呀”,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不服输的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怀振奋人心,同时也凸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并且,吴京认为动作要讲求真实性,当拳头落在脸上时,真正的疼痛更能刺激到观众的情绪。还有开枪的部分,其实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开枪的方法,吴京导演是用中国开枪方式进行射击。[6]在动作上战狼系列电影放弃了中国传统武术,采用西方近身格斗技术,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优秀传统武德。

4.3.2 中西方文化融合对中国动作电影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优秀电影作品从怪力乱神到金庸先生笔下描写的江湖豪杰,可以看出中国逐渐采纳外来文化。《功夫熊猫》的出现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文化,《战狼》的问世让中国人为强大的祖国而骄傲。专业的武行不仅精通一种拳术或一项专长,在荧幕呈现惊人画面,更需要对故事背景、人物塑造及日常练习中花费大量时间钻研。因此,国内多所体育院校开展影视武打课程,为未来影视发展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

5 结论

中国武打电影内在文化不断演变。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吸取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以儒、道文化为中心的武侠文化。在开始接纳“自由”思想和“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断激发中国人强烈爱国意识同时也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中国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同时结合西方“暴力美学”更凸显出文化自信。在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 ,动作设计也随之改变。武打动作是中国动作影片武术技巧的展现。从中国武打电影以传统武术为主体,以戏曲、特技为辅助的范式,体现武打动作的形态美。当西方文化传入后,中国动作电影开始吸取各个国家拳术特点,与以往动作有所进化,更注重“实用性”。

猜你喜欢

武侠武术动作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中华武术
武侠影后郑佩佩
武侠教室
动作描写要具体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