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荔枝地理
2023-08-16
《历书》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春天固然是万物萌发的好时节,是一场让人大饱眼福的颜色狂欢,无论是嫩芽的新绿还是繁花的艳色都是人力所不能复刻、难以描绘的美。
但若说到口腹之欲,除了野菜等时令,春天的滋味似乎就显得有点单调了,总感觉少了那一口正水灵的甜。
等立夏一过,万物就此长大,蛰伏了一季,带着饱满的太阳及雨露气息的果子们终于肯冒出头来,樱桃、蜜桃、杨梅、荔枝……都美好得让人忍不住想赞美夏天的恩赐。
在1400多年前的一个夏日,白居易就满心欢喜地写下:“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那时他正被贬到重庆一带,在那里爱上了荔枝,自此便一发不可收。
他不仅热情地通过水路把荔枝快递给身在万州的好朋友杨归厚吃,还请专人画了荔枝图,专门在画上作序,想向世人推广这种一向只作为贡品出现的“仙果”。
唐代爱吃荔枝的大名人除了白居易,还有一位人人皆知的美人,杨玉环。不少人喜欢把这个故事描绘成一个帝皇因宠妃爱吃荔枝,为了宠妃专门让人从岭南运送荔枝,不惜跑死千里马的“新妲己故事”。
但美人何辜,荔枝并不是因为杨玉环爱吃才成为贡品的,早在汉朝开始,就一直作为拥有超然地位的皇家贡品出现了,比如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的上林苑里专门有座宫殿叫做扶荔宫。
»《荔枝蜻蜓》齐白石
到了宋朝,荔枝终于从皇宫中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史料记载,宋代文人诗词中出现荔枝的频率较汉唐时期大为提高,而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也使得宋朝对福建、广东、广西等岭南一带的管理和了解更加深入,因此才给了苏东坡这样的“大吃货”发出“长作岭南人”的宣言创造了条件。
到了明清,很多人研究荔枝的品种、种植及独到风味,写成了《荔枝谱》,仅福建一地,就出现了六个人撰写的不同版本的《荔枝谱》,有记载的荔枝品种就有大将军、小将军、状元红、十八娘、水晶团、挂绿、妃子笑、明月珠、黑叶等数十种。
»《荔枝谱》宋·蔡襄
除了记录,在各版本的《荔枝谱》里还流行给荔枝做评选,按照作者心中的美味评分给荔枝排序,前有白居易独爱川渝,后有蔡襄力捧福建,但广东和广西又岂能甘居人下。
据统计,中国的荔枝种质资源有300多种,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等多个省份,要说什么样的荔枝最好吃,哪里的荔枝最好吃,那就要结合产区和品种来综合考量了。
海南地区 妃子笑、白糖罂、荔枝王
海南是荔枝的原产地之一,拥有很多本土野生荔枝品种。湿热的热带季风早早地就给荔枝灌满了甜蜜的果露,因此海南也是荔枝最早熟的优势产区。
在海岛最南端的陵水,当地盛产的妃子笑和白糖罂甚至在四月中旬就能上市了,不仅时间早,荔枝的品质也极佳,陵水荔枝还于2019年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而从陵水再到整个海南岛,妃子笑都是绝对的主角。妃子笑果皮青中带红,看着总显“青涩”,实际吃起来甜酸比却极为出色。
一般来说果子里含糖量高的,吃起来甜味会突出,而总酸度更高的,吃起来也就更酸涩。有的果子酸度虽然高,但因为含糖也高,吃起来酸甜的滋味均能凸显,因此甜酸比间是否能保持巧妙平衡,恰恰是决定果子风味的重要砝码。
就总酸度来说,三月红、白腊和妃子笑的含量最高,这三种荔枝吃起来的酸味会更明显一些,而白糖罂则更甜一点,吃起来果如其名,宛如“白糖”。
»妃子笑荔枝
在已经炎热起来的海南四月,从枝头随手摘下一颗妃子笑入口,明亮的酸味一闪而过后甜味立马就赶上来,果味十足,十分解腻,甜酸适宜的汁水盈余齿间,能让人舒服得眯起双眼又忍不住弯起嘴角。
»海南荔枝王,又称紫娘喜,生长在火山岩石缝中,果大如鸡蛋
除了小巧娇俏的妃子笑,海南近年还特产“大如鸡子”的荔枝王。评价水果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可食率,可食率说的是果肉占比的多少,可食率越高,说明水果核越小果肉越多。
而荔枝王就是荔枝中“可食率”的翘楚。作为荔枝里最大的品种,荔枝王个大核又小,果肉极厚,握在手里剥皮时会让人产生一种剥水煮蛋的感觉,一口咬下去甚至不见核,带给人最为直接的满足感。
岭南地区 鸡嘴荔、糯米糍、水泡荔桂味、丁香、增城挂绿
同属小核品种的常见荔枝还有鸡嘴荔。鸡嘴荔正是因为“核小如鸡嘴”而得名的,主要种在岭南一带。提到岭南,那关于荔枝的话题可就多了。
当季风吹到5月,岭南荔枝便迎来了爆发。
广东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荔枝产量甚至能占据全国一半以上,而广西荔枝的种植产量也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到了每年5—7月中熟期荔枝爆发的时候,荔枝就遍布了两广大大小小的街头,路边果摊上红青相间的果子堆积如山,糯米糍、桂味、黑叶、禾荔、白糖罂、怀枝、增城挂绿、新兴香荔......纷纷登场,争奇斗艳。
要说最会吃荔枝的岭南人最爱哪一种荔枝,那必是糯米糍和桂味了。
除了之前提到的甜酸比、可食率,评价水果还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出汁率。出汁率其实是在说果肉是否细致,出汁率高的水果,细胞壁特别薄,一个个果肉细胞皮薄而馅大,莹莹地包裹着满满的甘露,这样的水果入口细腻无渣,只留饱满的汁水盈于齿间。
荔枝里面,糯米糍、鸡嘴荔和妃子笑的出汁率都很高,而这三者里面,糯米糍的果核又比其他两种更小,因此吃起来果肉更加饱满。
糯米糍的果肉如其名,莹莹糯糯,比最娇嫩的少女的嘴唇还娇嫩,因为细胞壁薄,果肉色泽更显透明,泛着如同刚蒸好水润润油亮亮糯米的半透明光泽,已经不像是白玉,而更近乎琥珀,入口间又汁水爆开,如同咬破一个水炸弹。
还有一种荔枝,直接以多汁来命名,那就是广西贵港的水泡荔。水泡荔又名大荷包,果肉又细又滑,水分极足。
但其实可食率、出汁率和甜酸比只能算是最基础的标准,果实的风味是由糖、酸、单宁和芳香物质等多种物质综合决定的,若一颗荔枝只追求一味地甜,只会让人直怀疑自己吃到的是一颗放大版的龙眼,复杂的香气和独属于荔枝的风味物质更能让人记住什么是“荔枝味”。
»桂味荔枝
这方面,桂味无疑是其中翘楚。桂味荔枝不是最甜的也不是果肉最多最细腻的,但它独有那一份特殊的香味,直让人吃完之后口齿生香、印象深刻。再优秀的调香师都难以准确描绘那一种特殊的风味,只能感慨一句“这荔枝真有荔枝味!”
同样具备特殊香味的,除了桂味,还有丁香。丁香又叫香荔、朱砂荔,主要产于广西贵港、北流一带,如果说桂味的香味是馥郁袭人,那么丁香吃起来的香味便更显幽静,蜡白色的果肉坚实,吃起来有脆度。
除了广泛种植的糯米糍、桂味,增城挂绿也是岭南荔枝江湖里遗世独立又名震江湖的一大门派。增城挂绿是福建荔枝移栽增城后经后人培养出的名种,自清朝作为贡品进入皇家后便声名大噪,早在2012年变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以岭南的气候,说挂绿去壳以后能“三日不变”恐有夸张,但也可见挂绿果肉的紧实脆爽,入口如同嚼玉,还同桂味、黑叶一样,拥有独特的幽香。
福建地区 黑叶、怀枝(禾荔)
等到了7月,中熟区的岭南荔枝喧嚣渐去,福建的晚熟荔枝便粉墨登场了。作为荔枝的老牌产区,福建的荔枝有多好?
蔡襄在《荔枝谱》说:“九龄、居易虽见新实,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大率早熟,肌肉薄而味甘酸,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是二人者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
»黑叶荔枝
福建最主要种植的品种就是黑叶与禾荔,这两种荔枝的种植面积占据了福建的80%。黑叶是比较传统的品种,比起选育改良后的品种,果核不算小,但香味浓郁,荔枝味十足,正是小时候的“荔枝味”。
川渝滇地区 大红袍、绛沙兰陀提、三月红、褐毛荔
同属晚熟期的产区,除了福建,还有四川。
大红袍是四川本土最主要种植的荔枝品种之一,也是四川从福建引种的荔枝里最适应川渝风土的,产量大、适应性强,每到7月上旬时便一茬茬地奔赴四川人家的餐桌。大红袍全身通红没有一丝青色,握在手里时,像捧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果肉也厚实,吃起来软中带脆。
除了酸甜适口的大红袍,还有两种甜如红糖的本地荔枝极受四川人喜爱,就是糖粑粑和陀提。陀提和糖粑粑都属于晚熟品种,要在七月下旬顶着炎夏的高温才能成熟上市。
糖粑粑学名“绛沙兰”,但四川人对它“糖粑粑”的爱称更能反映这种荔枝的特性,“粑粑”是四川人对用米或糯米制成的软糯食物的统称,名叫糖粑粑的荔枝,吃起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软糯浓甜。
相比糖粑粑的果肉软糯,陀提的果肉要更嫩一些,入口化渣,滋味同样浓甜。
»三月红荔枝
除了四川、福建、岭南和海南几个大产区,近年来云南荔枝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步上涨,云南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引种了不少荔枝名种,像是在我国广泛种植的妃子笑、大红袍、三月红等品种,就在云南玉溪、红河、临沧、德宏一带得到种植推广。
其中三月红是最早熟的品种,往往从三月中旬开始,三月红的果皮就红了。三月红丰产又稳定,是我国初夏最主要的荔枝出口品种。
除了从外地引进,云南还广泛种植着一种本土品种——褐毛荔。作为云南本土的野生品种,褐毛荔生命力十分顽强,在2000米以上的海拔依然能种植,在云南省内还留存着很多褐毛荔的百年古树。不过因为褐毛荔还未经过选育和改良,所以果核大、果肉薄,风味不如其他良种浓郁,但却是散布在田间地头,最触手可及的一抹清甜滋味。
岭鸟已飞,烟水已绿,正是荔枝朱果挂梢头的好时机,大到产区小到品种,各地的荔枝各有优势,要说什么荔枝最好吃,还真是难以评说。爱“大口吃肉”的人偏爱荔枝王,不喜吐核的就吃无核荔枝,爱吃甜的可选糯米糍、白糖罂,酸甜适中的有妃子笑、三月红,喜好独特香气的可选择桂味、黑叶等香气浓郁的品种,此外还有挂绿、丁香、状元红等各有特色的品种,供君自选,唯适口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