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探究

2023-08-16黄小芸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物理信息化探究

黄小芸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2.0发展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应在原有的信息化教育基础上,升级信息教学理念和手段,从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为2.0教育信息化发展作出贡献和努力.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在把握信息化手段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点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式学习法组织开展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指出要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力求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初中阶段的物理,是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和思维观念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初中物理教师应立足于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推进物理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转变以往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本文在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构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与初中物理课堂项目式学习融合创新模式,通过研究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改变初中物理学习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的倾向,建构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使学生能从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中摆脱出来.同时,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评价等过程,开展创新实验活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动手操作、难以落实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究新知,在感受、体验获取新知过程中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为学生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基础理论概述

1.1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版本,其更关注大数据的开发利用,着眼于创新融合发展,强调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教学计划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资源方面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的利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二是从教学目标方面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形成信息化学习的观念;三是从教学活动方面打造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发散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四是从教学手段方面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向人工智能思维转变.

1.2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依据特定的任务和计划独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探究研究性的情境,并给出项目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项目主题进行探究、发现、信息整理加工等,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式学习一种能够最优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来解决项目问题,同时形成专门和获得发展性的学习活动.本文中所说的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生主体地位下,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導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项目进行过程掌握知识和学以致用的过程.

1.3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指的是基于相关物理现象和规律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自主创新设计、合作探究、分析论证,从而获得科学结论的一项综合性探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发挥头脑风暴自主创新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设备选择、实验步骤设计等,是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在其中,主要扮演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可在教学形式上实现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最终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

2  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与初中物理课堂项目式学习融合模式构建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融合于初中物理课堂项目式学习,形成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主线,从选择课题、设计与实验、拍摄与发布、融入课堂和命题等的“学-教-评”创新模式.主要的模式流程如下:

2.1  立足课标,确定项目主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现实背景下的问题,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确立项目主题.同时,考虑这些项目主题往往会与多个概念、多个学科相关联,因此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细化总体目标,将与本学科无关的因素剔除,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目标.

2.2  创新情境,激发兴趣

为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项目式学习活动中自主开展实验项目,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媒体资源,将视频资源引入到真实的教学课堂中创设信息化情境,向学生展示相关创新型实验流程,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借助实验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后,要求学生自主创新型实验.

例如  在学习“压强与浮力”这一知识时,教师先是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情境素材,并以微课的形式将这些情境素材整合成为情景教案,之后至教学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由此降低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鸡蛋魔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随后创设问题情境:“鸡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浮出水面?”“鸡蛋破裂了,这与压强有何联系?”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3  小组合作,自主创新实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生生间、师生间有效合作,由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具体来说,根据项目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从查资料入手,小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自主分工项目相关工作,通过网络学习、图书查阅资料等多途径收集信息,制定项目操作具体过程,并运用多媒体手段,拍摄录制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交流讨论,最终得到结论或规律.

2.4  信息整理,创新课程资源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应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例如制作创新实验过程视频、实验原理分析以及自主命制试题等.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作品,形成创新实验案例,形成课堂教学素材,形成网络学习资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尝试在部分教学环节灵活嵌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内容,替换原有部分课型的教学方式.

2.5  科学评价,助力学生成长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基于“双减”背景下,研究和制定自主创新实验评价标准,用以支撑选作品选优活动进行.研究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科学评价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成果.教师多采用一些正向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和汇报进行评,并提供评价明细表,引导其他小组学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反思,改进实验方案,再次提交“创新”实验微视频.

3  模式实施与效果评价

3.1  教学案例分析

以“液体压强”这一知识点为例开展项目式学习,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1)教师给出项目主题.

结合教材中帕斯卡“桶裂”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证明液体压强和液体强度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该实验装置高度较高,在教室中难以进行演示,此时可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并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明确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帕斯卡“桶裂”实验的实验装置较高,难以操作,能否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装置缩小?以此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寻找更多的实验方法.

(2)学生自主实验探究.

学生一人或多人组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比如,学生可利用耐压性较低的塑料袋装满水来模拟“裂桶”,比较装满水的塑料袋在同质量的一杯水和一管水中的不同情形,从而真正理解液体压强的实质;可对装水的塑料瓶扎小孔,探究液体压强;可在塑料瓶底部封橡皮膜,加水观察橡皮膜形变研究水压;也可通过自制连通器来探究液体压强等.在学生自主实践过程中,把实验过程拍摄下来.

(3)课堂互动讨论.

学生将拍摄的实验过程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发送至班级群中,或者也可以直接拷贝至教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视频,并针对实验视频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具体的流程如下:

①教师对学生自制视频进行评价,并指出實验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教师与学生之间增强互动,探讨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

②引导学生自行尝试归纳实验结论,并通过实验结论获得物理知识,完成物理知识的自主构建和内化;

③为促进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实验进行创设题目,如液体对容器底、侧壁均有压强,液体内部是否也有压强?

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及推广,引导学生结合物理实验探究成果中总结科学的规律,并通过书面或口语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科学论证分析的意识.

3.2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与项目式学习融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和与人合作协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下,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具和视频、课例,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减负提质.

4  结语

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创新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物理项目式学习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进行融合,实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且融合运用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活动,转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这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化.物理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初中物理教师应及时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创新融合,借助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效课程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进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凤.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探析[J].成才之路,2022(31):93-94.

[2]张涛.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6):143-144.

[3]毛清清.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课程开发[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42.

[4]马国秀.基于“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2):51.

[5]翟智犇.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质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2):151.

猜你喜欢

物理信息化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