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探讨

2023-08-16许映桐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分组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许映桐

【摘  要】  伴随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依据物理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设计分组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拓宽视野思维,汲取内化知识,提高动手探究能力,进而夯实物理基础.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实验教学

分组实验教学是改革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举措,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教师经验不足

在物理教学中落实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未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未能将自身的教学经验有机应用到分组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只关注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方法单一

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晦涩性,教师需要以分组实验教学指导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然而部分教师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加强教学创新,使很多学生渐渐失去兴趣,产生敷衍了事的心态,甚至参与实验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当然,也有很多教师在积极探索分组实验教学方法,只不过探索出来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改变的新创意,不能持续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

1.3  未能合理安排分组分工

合理安排分组,明确小组分工是保证分组实验学习成果的重要前提,部分教师没有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使得分组实验学习失去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分组的层次性过于明显,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各自组成小組,优等生小组能够高效完成实验任务,中等生小组又次之,差等生小组甚至不能完成实验任务.虽然有教师提供指导,但仍存在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得慢”,差等生“吃不下”的情况,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成果趋于两极分化.二是分工不明确,学生各忙各的,实验秩序混乱.特别是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程监督,部分学生出现思想抛锚,偷偷与他人聊天,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三是缺少评价和总结.学生动手实操花费较多的时间,常常来不及做评价和总结,一节实验课就草草结束.特别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实验评价和知识总结,只是通过做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2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

2.1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取得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机融入到分组实验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汲取以往小组合作教学法的优点,包括如何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布置学习任务,如何保持课堂纪律等,生成良好的分组实验方案.同时教师也要明确自身在学生分组实验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如在实验前的分组环节中做主导者,在小组实验活动环节中做辅助者和监督者,在实验活动结束后做评价者.虽然整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但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过程,再从实验结果到学习总结,都要由教师来掌控走向,这便要求教师吃透实验知识,做好教学预设,依托灵活的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生成高效的实验课堂,将思想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学习准备.整个过程还是要由教师来推动完成.一方面,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实验目标、内容与结果.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整体的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提炼教学的重难点,趣味化实验活动,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分组实验学习.

2.2  丰富教学方法应用

分组实验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分组实验教学的作用价值,教师要在深挖分组实验教学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本课节所学知识内容及围绕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特点,加强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实验学习.

例如  以“汽化与液化”一课教学为例,在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采用故事法导入新课,如讲授科学家发现汽化与液化原理的小故事,用这些科学家所思、所想及所做引出话题,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运用情境法诠释知识,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物质汽化与液化的宏观和微观状态展现出来,提炼物态变化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进而提炼本次实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热情.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提炼实验注意事项.此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及细节,又能避免学生因操作失误发生意外.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考虑到本次实验相对简单,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实操过程,在讲实验方法和规则的同时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制止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行为.为了使各小组及时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教师采用奖惩的方式要求各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对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的小组,要求该小组成员在课堂结束后表演才艺.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的小组,给予每个成员以笔记本、油笔等奖励.最终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问题,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情况,进而突破本课重难点.

2.3  科学建构实验小组

保证分组合理科学是提高分组实验学习质效性的前提.为了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教师应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角度入手,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素质发展水平,在兼顾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分组.

例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学习能力水平进行一个大体的判断,并在互动交流中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了解,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为后续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提供支持.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素质平均和能力平均”原则.所谓的“素质平均和能力平均”就是保证各小组成员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差不大,在其基础上支持学生自主选择伙伴.若优等生选择的伙伴是优等生,差等生选择的伙伴是差等生,则需重新安排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能够形成相互帮带的学习局面.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监督和管理的便捷性,每个实验小组人数应控制在4到6人,如果因大课堂需要或是实验设备不足而造成小组人数过多的情况,可以由两名教师合作教学,避免出现教学意外.此外,选拔优秀的小组长.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制定小组长的选拔标准和工作要求.如小组长需要负责管理实验仪器,在实验前做好仪器、工具和材料的清点工作.小组长需要协助教师管理纪律,并能在实验中帮助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提高实验完成效率.当然,学生缺少实验学习经验,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对选拔出来的小组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

2.4  加强分工和组内合作讨论

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极易开小差,尤其是在分组实验学习中,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很可能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窃取别人的探究实验结果.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很可能在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后无所事事,甚至干扰操作慢的学生.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需加强小组分工和组内合作讨论,依托更明确的任务和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分组实验学习当中,而不是依靠他人完成实验或是直接窃取他人的实验探究成果.

例如  以“电阻”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准备好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工具,在讲解本课重难点知识后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考虑到本次实验操作简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够发现电阻现象.但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针对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设计更多的思考题,如“开关为什么闭合?”“滑动变阻器的用处是什么?”“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较大,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等,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进行合作讨论,提炼更多的知识点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合作讨论过程更利于学生统一思想、统一进度和统一学习,进而共同收获探究实验成果.为了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探究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设立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考勤员等职务,通过简单地介绍每个职务的工作职责,让学生带着责任意识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持课堂纪律,全身心投入学习,进而在合作讨论中实现思维碰撞,取长补短.

2.5  做好评价与总结

教学评价是分组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完成实验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拿出2~3分钟的时间,对各小组实验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结合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实验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在点评表现差的学生时,语言应尽可能地婉转,避免伤害其学习积极性.针对一些不喜欢实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激励引导的方式,使他们认识到实验的价值意义,主动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教师还要拿出4~5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总结本节实验课所学的知识,可以采用制作知识点列表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实验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知识的环节不应是教师“自说自话”,而应是所有學生“畅所欲言”.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总结活动当中,教师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和展示空间.总之,通过构建和谐舒展的评价与总结氛围,促进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内化物理思想和汲取物理知识,进而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分组实验教学方法提意见,大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3  结语

分组实验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分组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应立足当前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丰富教学方法的应用,科学建构实验小组,加强分工和组内合作讨论,以及做好评价与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红丽.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94):141-142.

[2]郭科军.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2):74.

[3]张馨允.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1):83-85.

[4]慕雅楠.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思考[J].新课程,2021(37):154.

[5]李虎忠.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84-185.

猜你喜欢

分组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探讨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