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之论证的充分性
2023-08-16曾昭荣
曾昭荣
范本呈现
我们姑先就这三个弱点:忍耐性、散慢性及老猾性,研究一下,并考其来源。我相信这些都是一种特殊文化及特殊环境的结果,不是上天生就华人,就是这样忍辱含垢,这样不能团结,这样老猾奸诈。这有一方法可以证明,就是人人在他自己的经历,可以体会出来……二十岁青年都是热心国事,三十岁的人都是“国事管他娘”。我们要问,何以中国社会使人发生忍耐,莫谈国事,及八面玲珑的态度呢?我想含忍是由家庭制度而来,散慢放逸是由于人权没有保障,而老猾敷衍是由于道家思想。自然各病不只一源,而且其中各有互相关系;但为讲解得清楚便利,可以这样暂时分个源流。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过犹不及;在中国忍辱含垢,唾面自干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等于天理。贫民遭人欺负,也叫忍耐,四川人民预缴三十年课税,结果还是忍耐。因此忍耐乃成为东亚文明之特征。然而越“安排吃苦”越有苦可吃。若如中国百姓不肯这样地吃苦,也就没有这么许多苦吃。所以在中国贪官剥削小百姓,如大鱼吃小鱼,可以张开嘴等小鱼自己游进去,不但毫不费力,而且甚合天理。
(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国民性》)
山川在变天不变。人与自然这对欢喜冤家长期玩零和游戏:城市扩张,湿地荒凉;沙漠漫一寸,人类三趔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陕西榆林活跃着一支女子治沙连,她们48年造林2157亩。还有那新疆塔里木的胡杨有“处变不惊”的秉性:活3000年不死,死3000年不倒,倒后3000年不烂。500年前,人类因海洋搭起了世界的舞台,500年后,人类因加加林造访太空拓宽了舞台的空间。世界变大了又变小了。
波涛在变岸不变。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向胡人学胡服骑射,让国力大增;北魏时期孝文帝向汉人学习,推行汉化改革。时“风”变了,但历史的“河床”与人心的“岸”不变。还有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变也”,皆因“君恶闻其过”也,时变催人变!淳于髡曾问孟子:“既然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援之手乎?”答:“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可见,应时而变是孟子思想的精髓。
风景在变心不变。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扎根偏远贫困乡镇8年,带领村民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时下许多人都设法进城享受安逸,他却安心扎根基层,令人不解,他回答说:“风景在变我心不变,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1943年梁思礼和林烨同时被公派留美,学习火箭控制专业。学成后梁思礼回国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林烨为高薪留美,成他国“导弹之父”。梁思礼说:“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
远方在变诗不变。邓小平推改革变体制,让人民生活富起来的初心不变。袁隆平为不变的杂交稻之梦长年奔波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科马洛夫为了远方的梦想,搭乘一去不返的“联盟1号”。先进文化的共荣共享正是当今不变的旋律。19世紀中国茶文化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宁波茶商刘峻周带着种苗来到格鲁吉亚巴统市,他培植的“高加索中国茶王”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上获金奖。如今巴统市人人爱喝红茶,红茶成为中格友谊的象征。
〔选自贵州纳雍县希鸣高中高二(1)班曾峥《应时而变,度势而作》〕
众说纷纭
沈欣雨:在论证思路上,林语堂先生提出“国民性”的“三性”后,先从纵向个人经历(如家庭制度、人权及道家思想)分析其成因,后从横向列举事实、分析危害等逻辑顺序进行论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总体思路属于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给人总体印象,然后分层论述,分析原因,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给人一种逻辑严密、思路连贯、无可辩驳的气势。
何芷萱:曾峥同学的作文在论据的选取上,围绕“变与不变”这一中心论点,按照分论点的内涵从自然、时代、社会、生活四个层面选取了多个素材,有自然的、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史料,有现代故事,古今中外各类题材、各个领域、各种风格的素材都有所涉猎,各美其美。时空自由,收放自如,紧紧围绕中心,广泛选材,具有“形散而神聚”的“散文美”。
梁慧慧:曾峥同学在论证角度上,能做到多维度、多层次论理。按照纵横顺序进行论证,第二层按纵向顺序说理,第一、三、四层按横向顺序说理,又有所侧重:第一层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层侧重于有识之士内心的追求,第四层侧重于文化传播。论述角度富于变化,同中见异,异中相谐,思辨中见哲理。
江慧珍:曾峥同学作文在论证手法上灵活多变。如第一层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第三层论述社会变革时,先单叙乡镇领导扎根基层的事迹,再用对比的手法写当代两位科学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正一反,泾渭分明,突出了作者的爱憎感情,中心突出。
技法点睛
如何做到充分地论证呢?
一是论点要正确、全面。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前提和生命。正确的观点来自作者科学的“三观”和对客观世界实事求是的反映,要求“真”。论点“全面”指观点公正无偏差,内涵要素齐备,要求“全”。因此构思时要认真锤炼观点,不“漏”不“偏”不“错”。
二是论据充分典型。论据“充分”指论据数量充足,每一个分论点必须有对应的论据,一一对应,论据不缺位,“数”足“量”够;“论据典型”指所举的论据要能够支撑起相应的论点,核心观点要有典型材料支撑,观点能统帅材料,材料能说明观点。
三是论证角度层次化。论证推理要形成“思维通道”,符合“数学逻辑”,即各个分论点相加等于中心论点,角度设计要有立体感,不能有“死角”。
同时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涵上要注重论点和论据的单一性,即同一论点不能重复,同一题材不可重叠,力求类别化和代表性。其次,形式上要注重方法、角度的多样性,将举例、比喻、类比等论证方法和横向、纵向论证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变化多姿,精彩纷呈,选取的角度要围绕论点,多层设喻,分角广聚。最后,效果上要注重观点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振聋发聩的观点和高屋建瓴的见解是优秀议论文不可或缺的要件。
总之,我们要充分夯实论证的三块基石:论点“周”,论据“足”,角度“全”。只有论点全覆盖,论据全方位,论证才能无可辩驳。论理如“析薪”(刘勰语),顺“理”薪自破;论证似解牛,逆“理”庖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