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德烈·德朗对野兽派绘画语言的承袭与变革

2023-08-16祁亚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野兽派安德烈

摘 要:安德烈·德朗是20世纪初期的法国画家,与亨利·马蒂斯一起创立了野兽派,他一生风格多变,经历了野兽派到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转变。其中,野兽派时期,安德烈·德朗的艺术风格受到诸多流派与艺术家的影响,其绘画语言日渐成熟,在野兽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安德烈·德朗;野兽派;绘画语言

一、野兽派绘画语言概述

(一)野兽派诞生思潮背景

野兽派也称野兽主义,盛行于1905年至1908年的法国。野兽派艺术家惯用鲜艳亮丽的色彩,从感情的需要出发,以粗放的笔触、线条和色块,将印象派的色彩与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结合,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效果。野兽派在绘画史上存在时间较短,但不失为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史上的一份瑰宝。

19世纪末期西方美学流派风起云涌。西方工业革命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得新的生产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新的发明和技术促生了传统生活方式的颠覆与变革,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与美学思潮应运而生。在全球化过程中,激烈进步的艺术家追随工业和科学领域的人物,实验的热情造就了很多极端新颖的风格。如果说印象派拉开了颜色革命的序幕,后印象派将情感的主观表现提到新的高度,那么野兽主义就是将二者结合,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凡·高、高更等后印象主义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追求主观表现。

(二)野兽派绘画语言的具体表现

野兽派主要由亨利·马蒂斯、被誉为“古典野兽”的安德烈·德朗(下文简称德朗)等画家领导[1]。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2]他们在画作中脱离传统空间透视、光影表现,采用平面化构图,脱离自然地模仿。继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发展之后,野兽派的艺术家们吸收了非洲、波利尼西亚和中南美洲的原始艺术。在画种上以架上绘画和纸本水彩为主,色彩表现中惯用红色、青色、绿色、黄色等亮丽醒目的色彩作画。在画面组织中,多运用后印象派一贯的分裂主义技术表达画面,以较大的色块或成组的点、短线表达主体,在结构转折出弯折的线条、大小不一的点经营画面。绘画表达题材多为风景、静物,也不乏人物主题的画作。野兽派画家们创造出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主义疏、简的意境的画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倾向。

二、安德烈·德朗绘画语言的承袭

(一)象征主义背景下安德烈·德朗早期绘画语言

德朗在1898年参加了法国象征主义者的绘画培训,在此时结识了马蒂斯与弗拉明克。从早期德朗绘画作品《白杨木》中,可以看到和谐色彩、稳重造型的绘画语言初见端倪。画面表现了法国南部湛蓝的天空下,两棵高大的白杨树矗立在青翠色的山脚,远处山坡上嫩黄色的作物依稀可见,山坡下的庄园与围墙蜿蜒至眼前,衬托出高大威猛的杨树,像云朵一样向上流淌的树枝与树叶,昭然呈现了勃勃的生机与生命力。

《白杨木》洒脱的绘画语言,是象征主义与后印象主义影响的结果。画面使用了直接画法组织画面语言,构图呈“井”字形,两棵白杨树的阴影竖在画面下部,远处的地平线与近处的地面阴影作为两条横线起到了平衡构图的作用。画面色彩鲜明,大面积地使用钴蓝、草绿等邻近色系,色彩清新又富于热情,笔触奔放洒脱,形体具有律动感,画面饱有强烈的生命力,这与象征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象征主义画家们认为,画作不应该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3]。如果说象征主义影响了德朗的表现方式,那么马蒂斯与弗拉明克则直接性地陶染了德朗的语言风格。马蒂斯于1896年创作了风景画《罗什斯贝尔岛》,通过与德朗的《白杨木》对比分析,两张作品的用线表现、明暗表现、厚涂笔触等具有明显的相似度。如物体边缘线的处理,两人都采用了深色的色块衬托主体,使物体脱离客观再现,以求平面化的表达效果。此外,厚重、干脆利落的笔触和流动感也表现在画面的方方面面:《白杨木》中的树叶、草地、天空,《罗什斯贝尔岛》中的山坡、河流。

19世纪90年代是德朗艺术风格的开端。在这一时期,受表现主义与马蒂斯等人的影响,德朗的画面语言已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他在画面中拒绝景物细节的刻画,脱离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采用线条、较大的笔触来组织画面,色彩上利用强烈、大面积的单色,画面表现出流动、平和的氛围。

(二)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对于安德烈·德朗的影响

1905年的秋季艺术沙龙中,艺术评论家路易斯·沃克斯勒评价德朗、马蒂斯和其他艺术家为“野兽”,标志着野兽派的建立。这一时期,在法国南部的小村庄科利尤尔,经常能看到两个画家的身影:德朗与马蒂斯。这是德朗画面语言转变的关键时期,德朗进一步探索了印象派的色彩语言与后印象派的表现形式,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画面的风格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科利乌尔的渔船》是德朗于1905年創作的风景作品,画面用大量高纯度的橘色、蓝紫色表现港口渔船的热闹景象。画幅近处是几艘深蓝色的渔船,呈水平方向交叉搁浅在淡粉色的水面上。几个人影错落在渔船上清晰可见,落下的桅帆显示出已经渔猎归来。远处的地平线上低矮的山峰被太阳晕染得绯红,淡黄色的云朵点缀在画面顶部,整幅作品显示出欣欣向荣的和谐氛围。从《科利乌尔的渔船》中的色彩表现来看,德朗的色彩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印象派色彩的影响。在《科利乌尔的渔船》中大面积出现的橘黄色、青莲色在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面中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莫奈1903年的写生作品《滑铁卢桥之阳光效应》,虽然画面中的笔触与构图等表现方式与1905年的德朗相去甚远,但色彩的表达方式与德朗有着明显的承袭关系。图1是使用绘图软件提取的关于《科利乌尔的渔船》(左)与《滑铁卢桥之阳光效应》(右)的部分色卡,结合两画综合分析,德朗画面中的帆船底部的土黄色,与莫奈画面中河水亮部的中黄色的色相基本接近。相应的,《科利乌尔的渔船》中船底的墨绿、海滩的橘黄色、帆船侧身的青莲色与《滑铁卢桥之阳光效应》中水面阴影的绿、天空的紫红色、桥面的阴影色有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两张作品中色彩对比分析,不难得出印象派部分画家对此时德朗画面色彩的使用有直接影响。

德朗的画面表达方式受到后印象派的影响较大,从其这一时期创作的《科利乌尔的山脉》《科利乌尔的渔船》中均能看到后印象派的影子。在后印象派的众多艺术家中,德朗较多地吸收了凡·高与高更的画面特色。德朗于1905年创作的《科利乌尔的山脉》,色彩沿袭了印象派鲜艳亮丽的主观颜色,蓝绿色充满整张画面:树叶由暗及亮分别采用了钴蓝色、墨绿、嫩绿色。砖红色的树干与树枝共同组成了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钴蓝与黄色组成的山丘像蛇一样蜿蜒到远处,浅绿色的天空游走在山脊。画面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蓬勃的生命力。《科利乌尔的山脉》中线条、点的表现方式格外出众。树枝以砖红色表达,用蜿蜒盘旋的细线舒展开来,树叶从中间以短线条排列开来,像熊熊的火焰从树干燃烧到天上。草地、山峰的表现方式为用短线来塑造形体,将树木的动感接续延伸,扩散到天空中。这种画中用短线塑造动感的方式并非为德朗所创,1889年凡·高的画作《采摘橄榄的妇女》就已经呈现出类似的绘画语言。凡·高的表现方式更为质朴、率真:树木、人物、天空和草地都用较密的短弧线排列布置,短弧线密布,极少留出底色或背景色,线与线之间相互重叠,互相干涉交织,形成密密麻麻的画面效果。相比较下,德朗的《科利乌尔的山脉》表现方式更为成熟、通透:短线的排列更为主观,在距离树干较近的位置采用较多的留白处理,而到了树叶末端,线条的间隔更为密集、贴合,一疏一密间更能把握画面动势节奏。这种主观的处理与“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1905年前后是德朗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绘画语言更为成熟,更具有个人特征。这些画作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德朗的大量探索、研究,另一方面与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影响离不开关系。具体来看,德朗的色彩延续了印象派的大胆作风,主观的高饱和度色彩不依赖于刻画的事物,更为鲜艳夺目。在笔触语言的组织上,德朗采用了后印象派分裂主义的做法,但线条表达更加干练、纯熟,有更强的画面节奏掌控性。

三、安德烈·德朗与野兽派画家绘画语言的

补充与变革

在野兽派画家德朗的语言独特性分析中,笔者查阅维基艺术中野兽派目录,共得到445幅野兽派作品。其中亨利·马蒂斯的作品数量最多,德朗共计136幅,包括野兽主义风格画作29幅。在样本采样过程中,野兽派画家乔治·鲁奥、让·梅辛格、里克·沃斯特由于存世作品较少,无法具体对比分析,故在本文中不予分析。在野兽派颜色的分析中,笔者统计了野兽派作品中颜色出现的次数,计算了在整体样本中所占的比重,根据比重绘制野兽派画家惯用颜色出现频率图示(图2)。因为作品中出现颜色较多,为保证統计数据能大致反映颜色比重,对于极小范围的色彩、色相较模糊的色块,不纳入统计范围内。在图表中,为方便对比,安德烈·德朗的数据用红色标出。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野兽派画家几种惯用的颜色在画布中出现的平均频率:黄色约68%;红色约63%;绿色约55%;蓝色约49%;紫色较少,只有大约30%。不难得出,在画面中野兽派独爱红黄色调与橘色调,这与印象派的影响息息相关,加之野兽派大量的风景表现,绿色与蓝色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在野兽派画家采样的十位艺术家中,德朗画作中的红色出现频率最高,出现频率居中的是蓝色与黄色,绿色与紫色出现的频率较低。里克·沃特斯画面中较多地出现蓝色、绿色等偏冷的色调。乔治·布拉克偏爱紫色,较其他画家,紫色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虽然黄色在各画家画面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但基本显示出高于蓝色与紫色等冷色的状态。

纵览图表,在统计的整个色彩谱系中,德朗填补了红色主导画面的野兽派现状。德朗画幅中红色出现频率如此之高,与后印象主义的主观表达有着深切的关系。我们在德朗画作的各处几乎都可以寻到红色的宣泄:人物画中的红色裤子、帽子、脸颊、躯干,甚至胡须和头发都是红色;风景中更是不胜枚举,树干、树叶、船舶、山谷、沙滩、桥梁等。然而,德朗却是所统计的野兽派十位画家中画作上绿色出现频率最低的画家。与众多野兽派画家不同的是,德朗在画面中互补色使用上更为巧妙,他有时不在画面中直接使用红与绿的互补色对比原理,反而将红色的互补色——绿色,拆分为蓝色与黄色进行表达。如1906年的代表性画作《伦敦查林十字桥》,构图呈“T”字形,横直的桥梁分割了画面的上下部分,而桥梁下的水流将画面左右分开,左侧是砖红色的沙滩,右侧是淡黄色的河流与普蓝色的倒影,在画幅中,红色沙滩的面积与右边蓝色倒影加上淡黄色河流的面积几乎相同。可以看出,德朗对互补色的巧妙运用,不是将绿色直接大面积地加入画面,反而用蓝色与黄色替代,把颜色调和的过程交给观众,在观者眼睛中调和出绿色,与画作中热烈的红色达成互补,使画面效果更为热情,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野兽派团体于1908年早早解散,参加这一社团的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新的探索。德朗也将精力转向新古典主义,创作了《静物与死亡游戏》《爱丽丝·德瑞恩的肖像》等艺术作品,造成了热烈反响。安德烈·德朗与亨利·马蒂斯等人创造了野兽派画风,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现代艺术领头人、野兽派的先驱者[4]。德朗独特的用色方式、热诚而富有豪情的画面表达,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依然铿锵有力、绵延不断地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吐故纳新。

参考文献:

[1]敖露露,秦雨.从野兽派看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色彩形式[J].大众文艺,2014(8):117.

[2]程宏谊.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纳比派(下)[J].上海集邮,2016(9):29-30,49.

[3]郭世杰,刘莹,王芳超.象征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实证运用研究[J].美术界,2018(12):90-91.

[4]姜嵩,袁蓉.安德烈·德朗的艺术理念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2(7):67-69.

作者简介:

祁亚东,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野兽派安德烈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 “野兽派”诗人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野兽出没的年代 二十世纪艺术先锋——野兽派
别出心裁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王宏剑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安德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