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丘市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023-08-16

乡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荚果出苗率花生

曹 坤

夏邑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夏邑 476400

0 引言

河南省商丘市总面积10 704 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1 944 h,年平均气温14.2 ℃,一般最高温度39.0 ℃,一般最低温度-9.0 ℃,年平均降水量623 mm,年无霜期约211 d[1]。商丘市土壤贫瘠稀薄,而花生耐旱、耐贫瘠,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商丘市适宜种植花生。笔者根据商丘市旱薄地的土壤特点,总结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提升花生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影响花生产量的因素

1.1 单位面积株数

单位面积株数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播种量、出苗率及成株率决定了单位面积株数。品种、气候、水肥、土壤环境、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都会影响播种量,种子品质、温度、湿度、土壤环境、播种质量等决定了出苗率,成株率则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措施的影响。花生单位面积株数过多,相邻植株间的叶子会相互遮挡,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花生结果率低;单位面积株数过少,部分光能得和土地不到利用,同样会导致花生产量低。因此,种植户应合理控制花生单位面积株数,适当调整植株间距,不仅使植株能充分受到阳光照射(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从而有效提高花生产量。

1.2 单株荚果数

单株荚果数在花生种植中不确定性较大。单株花生的荚果数从三四个到一二十个不等,第一、二对侧枝的发育情况、结实率、受精率等决定了单株荚果数。花生第一、二对侧枝次生分枝上的荚果数普遍为单株荚果数的80%甚至更多,其中第一对侧枝上的荚果数在单株荚果数的60%以上。光照、温度、水肥等条件也会影响单株荚果数。因此,种植户在种植花生时要防止其早衰。

1.3 果质量

果质量同样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决定果质量的因素主要是荚果内种子的粒数和粒质量。粒数由胚珠的受精率和受精胚珠发育率决定,当每果只有1 个胚珠受精并发育时形成单仁果,每果有两个或多个胚珠受精并发育时形成双仁果或多仁果,其果质量有明显的差异。胚珠受精率和受精胚珠发育率与植株花针期、结荚期的空气湿度、温度、营养状况等有关。粒质量与果针入土时间和植株结荚期、饱果期营养供应状况有关。因此,在花生生长中后期,种植户应十分注意田间情况,防止花生植株之间相互遮挡,使植株充分利用光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增强整体长势,防止早衰,从而有效提高花生产量。

2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1 合理轮作倒茬

连作会导致花生出苗率低、长势弱、抗病虫害能力弱、结果率低,最终导致花生产量较低。合理轮作倒茬是实现花生高产的好办法。以大葱、大蒜、中药材及玉米等为前茬作物的地块较适合种植花生;种植过花生的地块下茬秋季可以种植冬小麦,春季可以种植马铃薯、甘薯或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经过轮作换茬,土壤肥力有所提升,可以使花生及其他轮种作物获取更多的养分。经过轮作换茬,花生产量可增加25%~40%,同时病虫草害也有效减少。

2.2 深松深翻

播种春花生前,种植户要提早撒施底肥,深耕耙耢,达到土层平整、疏松细碎、上虚下实,以提高花生的出苗率;种植麦套花生和麦后夏花生时,提倡前茬播前深耕,麦收后秸秆粉碎还田;种植麦后夏花生时,种植户要在麦秸粉碎深翻后旋耕,耙平耙匀,使花生果荚能充分生长。对连作地块深耕深翻有利于平衡调节养分,灭杀病菌、虫卵,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实现花生高产。

2.3 品种选择

种植户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情况,考虑不同花生品种的种植时间,加上市场调查结果,选择抗性强、耐性强的优良品种。例如,民权县、宁陵县、睢县、虞城县等传统大果花生产区普遍选用生育期125 d以内的中早熟优质大果花生品种,夏邑县、睢阳区、梁园区、永城市等夏直播花生产区多选用生育期115 d以内的中小果花生品种。大果花生产区宜优先选用高油花生远杂9847、商花11 号、商花16 号、商花21 号和高油酸花生品种商花26 号、开农176、开农1715、豫花93 号等,搭配种植豫花25 号、商花18 号、商花33 号等花生品种。中小果花生产区可优先选用早熟优质珍珠豆型品种商花5 号、豫花22 号和高油酸品种豫花37 号、豫花65 号、商花30 号、商花43 号、开农71 等。这些品种应注意单独种植与收割,避免混淆影响花生高产[2]。

2.4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15 d,选择晴朗天气将花生带壳晒种两三天。花生荚果摊晒厚度最好是7 cm,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金属板上晒种,防止高温烫伤种子,影响发芽率。摊晒时要注意及时翻动,保证所有种子都能受到阳光照射,以提高出苗率。播种前要剥掉果壳,过早剥壳会对种子活力造成不良影响,出苗率随之降低,因此剥壳一般在播种前10 d进行。手工剥壳后应剔除发霉、破损、发芽的种子,选择饱满、整齐、亮泽、完好的种子进行分级播种[3]。种植户可在播前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并待其阴干之后再播种,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花生产量。

2.5 播种

2.5.1 播种时间。依照商丘市的气候条件,一般露地春花生的播种时间为4 月25 日至5 月10 日,但由于此时常有倒春寒,高油酸花生品种要适当晚播,避免降低花生出苗率。采用地膜覆盖方式种植的花生,播种时间要先于露地种植10 d左右。麦套花生要在小麦收获前10~15 d 播种;而麦后夏花生应在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播,播种时间越早越好,力争在6月15日前完成播种工作。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65%~75%为宜。无灌溉条件时,在适播期内要抢墒播种,应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对于春花生和麦后夏花生,种植户要灌溉后或趁墒播种;对于麦套花生,种植户要结合浇小麦灌浆水造墒播种。如果墒情不足又来不及造墒,种植户可先适期播种,在播种后浇“蒙头水”,保证出苗期水分供应。

2.5.2 播种方式。种植户种植春花生时可采用露地起垄种植方式,利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一次完成起垄、播种、喷洒除草剂、覆膜、压土等多道工序。垄距控制在75~80 cm,垄高控制在10~15 cm,垄面宽控制在45~50 cm,一垄双行。地膜选取要合理。降解地膜具有无公害的优点,聚氯乙烯地膜具有经济适用的优点,种植户可根据实际自行选用。选用的聚氯乙烯地膜厚度要控制在0.015 mm以下。

对于麦后夏花生,种植户可采用露地起垄种植方式,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进行播种,或采用麦后少免耕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于麦套花生,种植户要在采用麦垄套种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早熟品种替代中熟品种,改麦垄套种为麦后夏播,采用麦后机械化少免耕种植方式。两垄间距控制在75 cm 左右,垄高控制在10~15 cm,垄面宽度控制在45~50 cm。每垄种植两行花生,行距控制在20~30 cm,播种行与垄边距离10 cm以上。

2.5.3 播种密度。种植户可采用单粒精播技术,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生育期进行调整。通常春花生每667 m2种植1.8万~2.0万株,夏播花生每667 m2种植2.2万~2.4万株。

2.6 田间管理

2.6.1 人工补种。机械播种虽然优势较多,但不能完全覆盖地块的两头,这就需要人工进行补种。人工补种时,种植户对于起垄、播种、施肥、药物喷洒、薄膜覆盖、覆土镇压等操作都要规范科学,使种子能够拥有良好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条件,提高出苗率。花生出苗后,发现缺苗时要进行催芽补种,可等到花生苗长出两三片真叶时,在晴天傍晚或阴雨天带土移栽[4]。

2.6.2 破膜引苗。播种后10~15 d,花生会陆续出苗。此时要在膜上开孔引苗。引苗要考虑天气状况,晴天要选择在10:00前或者16:00以后,阴天全天都适宜;注意薄膜开孔时间,防止膜内温度过高发生烧苗;引苗出膜时,发现缺苗要进行补苗。

2.6.3 中耕除草。露地花生播种1~3 d 后,种植户要用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进行大面积喷洒,防治杂草;覆盖地膜种植的花生则需要在播种后,挑选合适的除草剂向地面进行喷施,再进行覆膜操作。当花生快要封垄时,在两行花生的中间进行穿沟培土,有利于果针入土结实。

2.6.4 科学排灌。按照花生生育时期“两湿两润”(播种出苗期和花针期、结荚期土壤相对持水量以60%~70%为宜,苗期、饱果期土壤相对持水量以50%~60%为宜)的需水规律做好科学排灌[5]。若花生播种时土壤状况良好,则苗期可不浇水;若花针期和结荚期土壤干旱,则需要根据情况浇水。雨季要做到“三沟”通畅,防涝除渍。对于大面积种植的花生,考虑到节约水资源,种植户可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6.5 合理控旺。当花生植株生长到高30 cm 左右时,若继续任其自由生长,会导致植株之间的透光、透气性不理想,对产量造成不良影响。此时种植户可使用生长调节剂,依据使用说明把握好用量,在10:00前、15:00后进行喷施,控制花生长势。例如,种植户可在盛花末期(始花后40~50 d),大果花生株高高于40 cm、小果花生株高高于35 cm,群体过早封垄、植株有徒长趋势时,每667 m2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 g兑水20 kg 或用10%调环酸钙悬浮液30~40 mL 兑水20 kg对叶面进行均匀喷雾,抑制植株旺长[6]。

2.7 病虫害防治

花生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金针虫、蛴螬、蚜虫等。

2.7.1 叶斑病。叶斑病一般早发于7 月下旬,在发病早期用药物防治效果较好。种植户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1 000 倍液喷施,每10 d 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在8月中下旬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戊唑醇复合用药防治,每10 d喷一次,连续喷两三次。

2.7.2 茎腐病。茎腐病又称倒秧病、烂腰病。花生感染该病后,子叶变黑腐烂,然后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变为黑褐色,花生叶片颜色变浅发黄,直至整株枯萎,整个过程只需8~12 d。在茎腐病发病初期,每667 m2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90 g,也可用30%噻呋酰胺16 g 配合2.5%甲霜恶霉灵15 g,兑水18 kg喷洒于花生根部或者进行灌根处理,一般喷淋一两次。视发病情况,可适当增加喷淋次数。

2.7.3 根腐病。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都能发病。花生出苗前感染该病会造成烂种,无法出苗;幼苗期染病会造成根部变褐,幼苗枯萎;成株之后染病表现为根部变褐腐烂,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开花结果少,最后全株枯萎。一旦花生发生根腐病,种植户要及时施用药物控制中心病株,防止根腐病蔓延,可用80%乙蒜素1 000 倍液喷淋病株,或者用80%甲基硫菌灵600 倍液喷淋,每隔10 d 喷淋一次,一般喷施两三次即可。

2.7.4 虫害。花生发生金针虫、蛴螬、蚜虫等虫害时,种植户可使用噻虫嗪药物包衣处理花生种子,选用毒死蜱颗粒剂和辛硫磷颗粒剂与底肥混合施入,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7]。

猜你喜欢

荚果出苗率花生
掏花生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