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无线通信网在灭火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2023-08-16卢丹
卢 丹
(七台河市消防救援支队,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进行救援警力的调动,并且火灾发生情况也处于时刻变化当中,因此,在火灾救援过程中,需对多个地区进行同时救援,且需使用可靠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灭火组织及通信指挥命令的传送。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保障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有序推进,是消防部门应重点探讨的问题。
1.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1.1 微波通信技术
微波通信是无线通信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它的载波主要是1mm 到1cm 之间的微波,传输频率范围在300MHz ~300GHz 之间。微波具有高频率和宽波段的特点,包括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是目前常用的长波、中波和短波波段的一千倍。由于微波频带宽度极大,它可以容纳大量的文字、数据等信息,而且在其极高的频率优势下,即使受到工业干扰和太阳黑子变化的影响,也不会对其通信效果造成显著的损害。因此,微波通信具有通信质量高且稳定的特点。微波可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处理与传输,也可对信息进行检测及转换,还可进行信息的复接与交换操作。微波不受地形障碍的影响,自身灵活性较强,并且无需耗费较高的成本进行建设与维护,此技术应用时的建设速度也相对较高[1]。
1.2 短波通信技术
短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的技术,其波长可以在10m ~50m 之间,频率范围可以在6MHZ ~30MHZ 之间。它可以通过电离层的反射作用来有效地接收电波,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通信。然而气候、季节等因素会对电离层的密度及高度产生影响,因此短波通信质量并不高,稳定性及抗噪音效果都不理想。然而短波具有远程通信的特点,传输时受网络枢纽及中继体的限制较小,具有较高的抗毁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通信能力。短波的覆盖性较强,可用于山区或海洋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通信,并且短波无需支付通信费,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1.3 卫星通信技术
通过使用卫星通信技术,我们可以将计算机网络、TV电话会议设备等多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联合网络通信。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设备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通过利用gprs、cdma 或者3g 等网络,我们可以建立起火灾事故现场人员与总指挥管理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系统,从而大大提升了消防救援灭火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帮助灭火工作人员实现高速公路信息传递和信息传递,极大地提升了火灾救援工作人员的通讯水平。此外,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数据通信也已作为当前火灾救援工作的主要手段,为消防救援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使得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有效地实现了灭火救援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信息得到了高效传递。
1.4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是一种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它具有保密性强、功能多样化的优势,不仅可以满足私人和团队内部的通信需求,还可以做到信息的即时资源共享,为客户带来更加便利的移动通信业务。由于使用集群通信方法,救火队伍可以有效地弥补无线三级网络的不足之处,从而缓解高层建筑、乡村、偏远地区和公路的信号覆盖难题,完成通信电子化的转变,为消防灭火救援带来了更加有效的支持[2]。POC 方法在消防部门灭火器救援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它可以将模拟语音转化为数码语音,即代码和信息包,然后经过互联网传送给接受方,接受方可以采用倒逆的形式完成双方的通话,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灭火救援工作的效率。
2.消防灭火救援中无线通信网的应用情况分析
2.1 无线常规网与无线集群网
按照当前的救援指挥系统,消防无线固定通讯网被划分为三个级别:消防管区覆盖网、现场指挥网和场内灭火救灾作战网。目前,大多数消防救援部队都装备了完善的无线固定通信设施,可以在火灾现场实现无缝连接,而且在转信台的支持下,网络覆盖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同时,部分城市现已建立可容纳大量信息的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此网络的通信质量更高,并且功能更加齐全。然而部分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通信装备的配备仍有所欠缺,设备并不完善,也未建立较为完整的通信网络,部分地区的网络覆盖并不全面,火灾救援时存在通信混乱的现象,致使火灾救援效率受到了一定影响[3]。
2.2 消防无线数据网
此通信网络是在4G 及5G 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而建立起来的现场通信网络系统,需将灭火救援所需使用的专用服务器接入到移动数据终端系统当中,进而实现无线联网,可为火灾现场的救火指挥命令发布及救援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在移动通信技术日益发展过程中,部分消防部队逐步应用4G 高清图像传输系统进行火灾救援,在此系统的支持下,火灾远程指挥调度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在面对突发性火灾事件时反应能力及救援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3 消防卫星通信网
如果火灾发生地区较为偏远,或是出现通信大面积中断现像,无线常规网及集群通信网等系统的无线通信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指挥调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部分地区建立了VSAT 卫星通信系统,此系统的通信覆盖面积更大,也可实现实时性的通信,无线通信可覆盖任何角落。然而此系统建设时,卫星转发器的资源并不充足,且所需耗费较高的建设成本,因此,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较差的地区尚未建立卫星通信系统。
2.4 消防无线通信网的运行情况
2.4.1 消防无线通信频率资源紧缺
消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率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地区的频率资源并不充足。虽然一些消防救援部队建立了自身的频点,但由于规模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满足需求。由于部分火灾现场的覆盖范围较大,需要跨越区域进行联合救灾,这就导致了频率资源的短缺,从而使得同频干扰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规模火灾救援现场的救灾指挥工作。
2.4.2 消防无线通信装备管理及使用能力有待提升
现阶段,消防救援队伍当中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因此通信网络及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并不及时。部分地区的基层消防队伍对消防通信工作的了解不足、重视度不够,因此在使用通信设备时操作也不够规范。在引进新设备时,培训力度不足,致使部分设备因操作不当而出现损毁现象,或是故障未能有效解决,进而使通信设备在火灾救援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展现出来。
3.消防无线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分析
3.1 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无线通信人才
由于火灾救援工作中受到信息通畅度不高或信息传输不准确问题的影响,对救援指挥及决策的制定都带来了较高难度。在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在消防领域中应用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展现。为了确保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效应用,消防部门应提高专业通信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具体的消防灭火救援需求对自身的应急通信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同时应建立专业化的消防救援团队,并开展多元化的通信培训,使通信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建立一支技能高超、装备先进的专业化通信人才团队,进而使之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可将无线通信技术在火灾抢救及应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3.2 建立有效衔接、覆盖全面的无线通信网络
消防救援队伍面对的事故种类多、环境差、事件杂,当遇到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强的灾害事故,会造成常规通信基础设施损坏或无网络信号覆盖等问题,通过建设专用的消防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使全社会通信资源形成有机联系,进而建立“天地一体、固移结、无缝衔接”的无线通信网络。
3.2.1 推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有效发挥,可解决目前存在的频率利用率低、保密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同常规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可以提供更多的信道,支持更多的通话组,满足消防通信三级组网的需求。
3.2.2 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利用效率
加大消防救援队伍“动中通”和“静中通”移动指挥车的配备,保证常规通信手段失效的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公网通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组织日常联合演练,在灾害发生时形成快速有效的通信保障机制。
3.2.3 构建更加智能化的消防无线通信网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全面促进消防无线通信网络与灭火救援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能力和水平。
4.结语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的改革转型,原来的消防救援队伍已经转变为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以满足各种复杂灭火救援的需要。在此大背景下,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加大消防无线通信网的建设力度,才能尽快适应综合性应急救援新常态、新要求,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