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3-08-16边大红房琴高震崔彦宏杜雄
边大红,房琴,高震,崔彦宏,杜雄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更多研究农业科学创新,推广农业技术的优质人才的责任。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业类高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乡村发展特点,调整办学策略,让更多人才不仅拥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拥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人才和乡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需要高校积极培养农业人才,基于现存问题加强教学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 乡村振兴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依据
1.1 满足社会发展根本需求
培养农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更多优质人才,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需要以培养人才为基本职能,这样才可以完成自身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除了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外,还需要结合人才的实际特点以及院校办学资源,科学进行人才培养。让人才能够满足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建设。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特点,而城乡差距则更为明显。要想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经济共同发展,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各领域的岗位工作要求。而新时代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以高科技为基础,促进乡村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而这需要高等院校积极调整自己的农业人才培养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1.2 促进国家宏观战略实现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领域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融合先进科学技术,为现代农业学科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培养更多农业人才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打造中国新农村的主要手段。为了促进乡村振兴,需要以丰富的高质量农业人才资源为支撑。国家相继推出了各种政策和意见规划,为乡村振兴的阶段目标实现制定了未来发展蓝图。培养更多高质量农业人才,能够促进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完善顶层设计。国家的战略部署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等院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促进农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根本性的人才保障。
1.3 满足对知识的本质内在需求
高等院校除了要实现人才培养之外,还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承,并更新知识体系,这样才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学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知识,融合教学和科研,秉持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原则,促进人类社会创新发展。而培养更多农业人才,促进农业人才模式改革。要想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拥有高质量农业人才,为乡村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如果仅重视科学技术的融合,不重视人才培养,那么就会导致乡村振兴成为空谈,无法有效发挥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
2 乡村振兴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的困境
2.1 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建设的需求,结合自身已有的资源和条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清楚自己的定位,从培养层次、学校类型、学科结构以及人才主要服务方向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需要结合人才的基本特征以及培养规格和业务培养的要求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除了部分研究型院校之外,大部分高校都属于地方性高校,因此应该将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作为主要办学目标。然而自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很多农业类高校纷纷走上综合性大学发展道路,且存在不当竞争的现象。一方面,人才培养趋向于科研型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导致很多人才成为了学术型和理论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本身的定位开始逐渐从原本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为科研型大学[1]。除此之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也得不到有力保障,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忽视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很多高校教师对教学缺少热情,将重点放在了职称评审上,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而且部分高校固有的办学传统以及办学特色和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没有重视复合型、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难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2 人才匮乏,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高校在引进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导致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培养农业人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主导地位,因此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引入复合型教师人才,能够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很多高校盲目扩招,导致学生的数量远远多于教师,而不符合教育部所规定的18 ∶1 的师生比标准。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大增加,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个性化指导力度也不足,无法实现人才的个性化成长。而且很多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缺少足够的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导致其在培养农业人才过程中,很难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需求标准的应用型农业人才。
2.3 资源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存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而这导致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保证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但很多高校受限于农科类专业属性的影响,筹集教学资金的渠道较少,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针对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还需要留出一部分用于科研和教学实践中。而这导致高校内学生人均占有资源率较低,缺少足够的实习场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进一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而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由于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因此课程质量较低。很多高校出现农业专业课程多且杂的情况,缺少足够的实践实训课程,虽然各个高校都安排了集中的实习锻炼,但大多安排在第4 学期至第7 学期,很少涉及大一、大二的学生[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面对相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如何将其分成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拔尖型人才成为一个难题。部分课程设置较为重复,缺少特色,学生虽然学得非常多,但过于杂乱,实际应用的知识较少。另外,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在进入乡村实践中也难以保证发挥岗位价值。
2.4 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在培养农业人才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较为落后,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农业专业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且缺少趣味性,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导致现有的农业人才培养课程无法针对性地提高农业人才的综合能力。部分教师还受到重科研、轻教学观念的影响,将自己多余的精力放在了课题研究方面,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实践。还有部分高校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办学现象,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也随着农业科技和理念的转型升级不断变化。农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积极转型和升级,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市场机制的分割,导致高校在培养农业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偏失或者方向错乱等问题[3]。新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仅异化了人们对农业人才的理性要求,同时也不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且在人才供需矛盾冲突中,农业人才的配置效率较低,无法有效发挥人才的个人价值。
3 乡村振兴下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3.1 准确定位办学特点,明确办学目标
高校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农业专业教学性质。农业人才不仅要遵循特殊性和普适性相结合的原则,还需顺应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院校需要秉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实践实习、基地实习、学校定位等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同时在农业专业学科教学体系设置方面,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综合考虑学生来源多样性这一特点。大学学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家乡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农业人才时,需要充分结合人才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特点,培养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构建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根植于人才培养目标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同时高校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于校园文化中,有效培养农业人才的科学人文素养,从而使农业专业学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4]。
3.2 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新教师,提高教师招聘门槛,在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质量。高校需要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经历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程度等纳入招聘要求范围中,以吸收更多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高校则需要针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教学方法研讨会、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教学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高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开展知识讲座,并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研平台,从而为教师队伍提供分享教学经验,寻找课程案例的渠道。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建设,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育人感和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引导教师队伍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3 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优化课程资源
充足的教学经费是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高校可以在保证生源数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争取财政拨款,发展其他专项资金资助来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同时还需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获得市场行业企业以及各界主体对办学经费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有效提升现有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则需要针对现有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5],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升教育经费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还需要高校针对各个管理环节的学校资源进行优化,比如教室资源、实验室资源、实习基地资源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等,通过科学管理来降低高校办学成本,从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院校综合考虑农业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基于充足的教学资源,融合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培养更多符合乡村战略实施的应用型农业人才。高校需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农业人才能够基于多角度思考农业问题,从而使农业人才能够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他们应有的价值。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人才培养变革需要拥有充足的实践资源,而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适当倾斜资源到农业类院校或者其他院校的一些农业专业学科建设中,从而弥补资源不足的缺陷和问题。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出台多个政策,实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与完善,为农业人才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6]。
3.4 结合时代发展制定监督评价标准
在改革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高校不应该闭门造车,应该主动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系统思考。高校管理者应该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并在培养农业人才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制定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效果的试金石,监督评价机制能够为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并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打造动态的农业人才培养过程评价体系,能够对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同时高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网络技术和人工操作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农业人才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开展监督评价管理,实现个性化指导,有效提升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积极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育体系。基于现有的人才培养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科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构建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质量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