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
2023-08-15杨芳
杨芳
摘要:乡风文明是新时代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乡村善治的主要体现,是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保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让农民在致富路上更有奔头,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康县为例,探讨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该县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乡风文明建设制度、构建乡风文明建设有效载体、注重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对策建议,以期探索如何运用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康县落地生根。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措施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5-013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D64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因此,乡风文明可以推进乡村振兴。康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被誉为“陇上江南”“陇上西双版纳”,世界名茶之乡,总面积2 958km2,总人口20多万人。为进一步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文章以康县为例,探讨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该县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探讨如何运用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
1 康县乡风文明建设现状
1.1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康县为了新农村持续发展,把重点放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上,通过开展培训农民素质工程、“村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农村星级文明家庭活动、文明村镇活动等,解决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不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建设新农村期间,康县政府积极开展政策法规教育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让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意识、致富愿望等得到提升。同时,康县推广“到户工作”,党员干部深入走访到每户村民家中,进一步宣传党政党规,让村民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让村民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文明意识和健康思想观念。康县也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宣教区,发展特色乡风文明。此外,康县还根据实际情况,由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商议制定了村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2 在优秀文化传承方面
康县政府组建专业剧团,编排反映农村新面貌、反腐倡廉、计划生育、基层党建等方向的节目,并常年到全县、各个村进行演出,目的是宣传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等。综合康县特色农村文化,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康县寺台造纸术、康南锣鼓草等民俗文化,推动本地文化市场的活跃发展。康县各地建立了“文化站”,许多地方还修建了乒乓球台、灯光球场、图书室等文化场所与设施,这都丰富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此外,康县鼓励当地民间手艺人进行创作,出现了很多优秀文化作品,体现了当地风土人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一是康县进行文化“三下乡”,进一步提升村民面貌,通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让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科技文化下乡工程、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二是村中筹集的公共设施资金用于设施的维修建设,应“一事一议”,协调多种资源来建设新农村。三是康县建立“秧田驿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载体,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主线,驿站下设党建客厅、幸福驿站、幸福食堂、爱心发屋、农家书屋、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医养中心、人民调解室、寄递物流服务点、乐龄之家等中心服务站室。四是康县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2014年建立了172个“乡村舞台”,而且携手央视组织了“乡村大世界”栏目在康县进行拍摄。通过传统节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可以开展“尊老敬老、猜谜活动、舞龙舞狮”等有关民俗活动。
1.4 在移风易俗建设方面
随着康县农民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加之网络的普及,使得农民进一步了解世界,利于生产经营。一是康县集中开展移风易俗整治活动,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的活动,通过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培育选树“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建立健全各类奖励激励机制,创新推出了“希望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积分奖励模式,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奖励,让农民综合素质提升,让优秀农耕文明得到传承,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建设。二是康县建立多个标识标牌,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让群众受到精神熏陶。同时,致力构建“家训、家风与万家祠堂”等移风易俗示范点,旨在净化农村风气。三是康县践行综合“文明旅游、爱自然、爱社会与爱他人活动”等移风易俗志愿活动,白杨镇、三河坝镇等多地围绕志愿服务内容和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2 康县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建设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不良思想也在农村蔓延,淡化了传统美德[3]。之前,康县在婚丧嫁娶时,村民们都会互相帮忙,现代“一条龙”模式进入农村后,虽然村民更便捷了,但却淡化了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这无法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加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地方性和流动性所产生的碰撞,使农民的思想问题更加复杂。
2.2 优秀文化传承存在困难
康县民俗传统观念日益被人们淡化,城市生活、现代时尚成为了年轻一代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使得民俗文化传承失传。另外,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但其经济效益却很少,这也是村民不愿意将其保护与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
2.3 文化活动形式单调
康县乡风文明建设中,缺乏硬件设施,村民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刷短视频、跳广场舞等,学习性和知识性的文化活动较少,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影响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推进。
2.4 不良风气整改不全面
康县许多乡村仍存在喜事、丧事大肆举办的现象,各地攀比严重,这也使很多农村家庭因一场婚丧嫁娶就要花掉多年积蓄的现象。还有很多乡村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蔓延。
3 康县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
3.1 构建乡风文明建设制度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4]。在保护民俗文化时,政府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婚恋观念。二是康县可以规范、整治高额彩礼,落实《提高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整治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婚嫁彩礼新标准,明确规定婚嫁事宜,坚持城乡同步治理。三是康县乡村可以通过村级措施遏制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不良之风,比如建立红白喜事便民服务大厅、倡导丧事不设宴席等措施。四是引入考评机制。康县村内每户村民家门前可以悬挂评分牌,内容包括行为、思想、环境等方面,评出文明家庭评分牌、户卫生评分牌、“门前三包”责任牌等牌子,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3.2 构建乡风文明建设有效载体
3.2.1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涵育
康县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和融合实践,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地方戏曲、乡间小调、年画剪纸、泥塑墙绘等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典型引路、媒体引导、文明培育等宣传方式,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最美家庭选树、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奖励力度,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在教育、就医、出行等方面给予帮助,增强获奖仪式感和荣誉感。继续推广“积分制”,推动建立“道德银行”,吸引农民主动参与学习培训、扶弱助残、敬老爱亲、环境整治等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崇德向善的道德观念。康县村“两委”也可以在村民的房子围墙、村民房屋拐角、进入村中的主干道和各个路口等地方,采用墙画和标语的方式,宣传村中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展示革命烈士历史、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3.2.2 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康县要加强宣传引导,引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并通过融媒体专栏、抖音、快手等APP向群众推送。开通乡风文明建设公众号,借助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等平台,鼓励村民对这些平台信息加以关注,招聘有关人员定期发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建议、政策宣传、优秀通报、典型案例等内容。定期为村民发送文化周打造、优秀典型评选、乡风文明知识竞答等有关本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特色活动,还可以借助“老年节”组织举办尊老、爱老等文化活动。开通线上反馈渠道,让所有村民都可以为本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献言建策,更加丰富本村的文化活动形式。
3.2.3 拓展乡村文明实践功能
康县可以倡导和支持各行业系统、服务窗口、公共场所、文化场馆等重点领域,注重“中心—所—站”三级一体协同推进,重点放在统筹协调、整体设计、资源调配等方面。可以创办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举行扎扫帚、打草鞋、推磨和编背篓等活动。组织年轻干部、中小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和体验,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不易。建议广泛吸纳农民、乡土文化人才,开展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改革、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打造务实管用、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项目。
3.2.4 发挥乡村文化惠民作用
康县应始终树立“文化惠民”理念,为农民提供多元化、深层次的文化服务保障。加强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和日常管理维护。坚持送文化下乡、开展农村电影下乡等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公益性艺术培训、展示交流、创作演出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健身设施、文化家园与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服务室与活动室等,组织好农村全民阅读,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形式各样的比赛,让村民积极参与活动,使其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合理开发利用康县特色文化,保护好王坝乡、岸门口镇等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举办农业技能竞技比赛、农民春晚、农民丰收节等各类文化活动,搭建乡村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调动当地农民的文化积极性。
3.3 注重优秀民俗文化传承
康县要鼓励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优化传统文化保护机制,投入资金来创新文化的传承模式。进一步展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开展农民运动会、放映公益电影、汇演地方戏曲、文艺培训和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康县电视台可以举办“家风民风乡风,戏曲文化主题公益演唱会”,通过民风故事、家风知识问答等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良好家风、民风、乡风。康县要进一步继承、守护乡土文化的核心,主题以移风易俗、乡村振兴、文明乡风为主,鼓励创作文艺作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和乡村气息。康县要鼓励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发扬民间文化,鼓励曲艺、戏剧和少数民族等文化建设;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构建“一乡一品”和“一村一品”,丰富农民节日、丰收、民俗等活动,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精气神。康县可以采取申遗、特色民俗陈列展示、开办民俗手工艺、技能培训等方式健全民俗文化建设。加强农村“乡土文化名人”的选拔,通过组织举办开馆受赠以及捐款捐资办学、免费设馆举办文化学堂、文艺表演艺术教育汇演等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形式,宣传优秀的传统乡土民俗文化,选拔乡土文化本土人才。
3.4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力度
全力培养新型村民,让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结合本县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定期进行“素质农民”的培训。针对村民情况组织不同行业的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厨师、焊工、电工、护工等方面能力,对适龄女性进行保姆、月嫂、家政等培训。可以对村中的青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让年轻人利用互联网从事电商行业,对本地农产品或特色手工艺品等进行带货,提升村庄知名度。
4 结束语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5]。康县通过对乡风文明的建设,进一步传承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村民的精神面貌能够在新时代得到新发展,农民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为全面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
02-21].http://www.moa.gov.cn/ztzl/jj2021zyyhwj/zxgz_26476/202102/t20210221_6361865.htm.
[3]張静,任凤琴.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J].现代交际,2022(09):89-96+123.
[4]杨静.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探究——以河南省L县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22.
[5]刘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