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小麦种子产业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2023-08-15孙华卫张道荣张家洪
凌 冬,唐 清,孙华卫,张道荣,张家洪
(1.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襄阳 441057;2.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襄阳 441021)
品种创新是改造农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1],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2]。小麦种子产业主要包括品种培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仓储物流、示范推广、种子营销等环节。湖北省是中国夏粮主要产区,小麦是湖北省第二大主粮作物。虽然湖北省小麦生产总量和品质在全国排不到前列,但是,其南北兼有的地理生态特点,在中国小麦种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种业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内在潜力很大。“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小麦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快步提升,“湖北种粮、外省供种”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变。但与水稻、玉米和油菜等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相比,仍面临产业链条不齐、不强,高质量发展疲软等难题。“十四五”湖北省将现代种业列入农业十大重点产业链进行建设,小麦种业应按照“种(子)粮(食)一体化”的思路,开启种业快速发展的新征程[3],要主动抓住国家种业利好政策机遇,补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短板,加快实现湖北省小麦种业振兴,不断提高其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湖北省小麦种业的特点和优势,剖析了小麦种业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小麦种业振兴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湖北省小麦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湖北省小麦种业的特点和优势
1.1 小麦生产与流通规模大,对种业的带动性强
湖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省,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03 万hm2和40 亿kg,常年小麦种子需求量1.5 亿kg,其中本地种子自给率为30%左右[2],是小麦种业市场较为活跃的区域。此外,湖北省新麦上市时间较河南省等主产区提前一周以上,销售价格优势明显,近50%的小麦外销到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的面粉加工企业和中储粮企业。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商品率高,推动处于粮食产业链源头的种业快步发展。全省小麦种业企业数量和销售规模不断攀升,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超过10000 hm2,种子产量达5000 万kg。2022年襄阳市襄州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
1.2 小麦种企集中度高,种业发展潜力大
2022年湖北省以小麦为主要业务的种子企业有20 余家,其中全国“育繁推一体化”小麦种业企业2 家,小麦种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主产区襄阳(13 家)。全省小麦种子市场规模约6 亿元。除满足本地用种外,湖北小麦还销售到河南、安徽、江苏、湖南、浙江等省,是全省育、繁、推全产业链本地化率较高的产业。
1.3 地处南北过渡区,品种鉴定和选择的自然条件优越
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小麦生长期间受到赤霉病、条锈病、渍害、干旱、高温逼熟、穗发芽等多种胁迫影响。相较于全国其他麦区,湖北省对适宜种植小麦品种的要求更多、更高。这些条件,对湖北省小麦生产是不利条件,但是对育种研究来说,却具有特殊的价值。湖北省地处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海麦区的交汇点,品种鉴定和选择的自然条件良好,是不同麦区之间品种多抗病、多抗逆、高产性状改良与利用的理想区域。
1.4 小麦品种创新水平快速提升
2016年新《种子法》实施后,湖北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小麦单双倍体育种、分子标记等现代育种技术加快应用,育种创新成果不断增多,基本可以满足小麦生产和加工业的多样化需求。一是品种数量增多。2017—2022年,通过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从6 个增加到32 个,其中湖北省自主选育的品种占比达80.2%,鄂麦、襄麦、扶麦、华麦等本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到35%以上,湖北省用种、外省供种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4];二是优质专用品种供给量增加,实现了高产向高产和优质的转变。2017年以来,审定的优质中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占比达42%。在加工企业的带动下,主产区襄阳市的优质小麦品种比例超过70%;三是品种产量和抗逆性水平明显增强。湖北省自主选育的襄麦32、扶麦368、鄂麦006、华麦1168 等多个品种单产均突破9000 kg∕hm2。2022年襄阳小麦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10368 kg∕hm2,与周边省份的高产差距逐步缩小。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襄麦46,相对穗发芽率为0.05%,穗发芽达到高抗等级,为降低夏粮“仓门灾”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湖北省小麦种业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研发环节,特色定位不精准,学科影响力不强
一是研究力量不强。据统计,全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单位只有3~5 家,人员不足30 人[4],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育种专家;二是科研技术与手段不强。湖北省仅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岗两站”、省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植物品种测试襄阳分中心等种业创新平台,分子检测、品质检测、抗性鉴定等设施和设备条件有限,育种方法仍以系统育种、单倍体、分子标记选择为主,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不多,不易选育出具有突破性性状的品种[5];三是基础性研究较弱。在小麦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制、重要基因发掘利用及分子标记、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机理解析、种子制种与加工技术创新、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等领域还没有形成研究特色和影响力[6,7];四是品种研发协同不够深入。现有几家科研单位之间统筹分工、深度协作不够,单位内部团队研究方向和资源统筹不够,分工不明确,小麦科研对外没有形成“拳头”优势;五是种企研发队伍尚未建立,自主研发能力有限,育繁推尚未真正形成一体化[5]。
2.2 种子管理环节,科学评价网络不健全,行业引导不够
一是品种审定标准、区试组织管理、种业创新能力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等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加有利于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突破性品种培育和品种产权保护;二是相关部门在品种科学评价平台搭建,引导优良品种加快应用等方面还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三是种子市场监管困难。小麦种子繁殖和种子销售门槛较低,市场上以商品粮充当种子、套包种子、扩大销售种植区域的现象还不少,执法部门取证、鉴定、执法和打击不到位,不利于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2.3 种子生产环节,灾害风险大,种子数量和质量不稳定
鄂北部岗地是湖北省较好的小麦种子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低,种子竞争力强。但是,平均每隔三四年,小麦收获时节会遭遇阴雨天气。由于繁育基地田间水利设施、烘干设施、物流仓储设施不配套,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小麦种子及时收获和晾晒,导致赤霉病或穗发芽子粒超标,影响小麦子粒发芽率和外观品相,不仅种业公司和繁种农户遭受大的损失,而且影响湖北省小麦的种源安全。所以,小麦本地繁种风险成为制约湖北省小麦种业快步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分散和降低繁种风险,部分种业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增加成本,将小麦繁种基地外迁到河南省。
2.4 营销推广环节,种企主推品种少,产品品牌不响
湖北省周边各省涌现出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销售能力强、优势特色明显的种子企业,如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相比之下,湖北省主营小麦种子的种业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全省小麦育繁推企业不超过5 家。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公司也刚开始扩大布局小麦种子业务,在全国同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还不高。分析原因,首先是企业还没有寻找到被既有销售网络认同的主推品种,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其次是一些家族式企业一直靠自身打拼创业,没有积累优秀的生产经营人才,缺乏合适的接班人,心有余力不足,很容易被小富既安的思想主导,企业外拓动力不足,发展后劲不强。
2.5 从粮食全产业链来看,小麦种业与下游产业链衔接不够紧密,发展后劲不足
种子是粮食产业链的前端和基础。长期以来,湖北省小麦品种培育重点聚焦高产、抗病等生产端目标,而对后端面粉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容重、白皮等外观指标和出粉率、筋力水平、稳定时间等加工指标关注不够,品种科研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种业供给与粮食加工业需求精准衔接不够,脱节较重,导致湖北省既优质又高产的小麦品种和优质小麦原粮供给不充足,面粉加工企业加价也难以收购到足够的优质小麦原粮。据调查,枣阳三杰粮油集团公司每年有近1∕2 的小麦原料要从外省采购,仅物流成本每吨增加160 元以上。
3 推动湖北省小麦种业振兴的措施
3.1 强化科企合作,加快先进生物技术应用
高科技是未来种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生物分子育种技术是未来育种的主导技术[6]。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以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在育种领域加快应用,使育种定向更加精准,育种效率加倍提升,品种按需定制正逐步成为现实[7]。新《种子法》中提出,“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育种攻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湖北省小麦种子企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育种人才队伍、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分子育种设施和设备,实现自主的育、繁、推一体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省内科研单位和高校都已经转变观念,主动与种业企业开展育、繁、推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开端。基于种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弊端和产学研脱节的现状,通过科企深度合作模式,共同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做强湖北省小麦种业势在必行,而且时机已经成熟[7]。科研单位和种企要强化产学研合作,改变“作坊式”课题组育种模式,建立起领军种企牵头、科研院所专家团队深度参与、种业上下游企业协作的品种创新联合体,逐步共享人才资源、种质资源、科研条件。要在巩固加强单双倍体、分子标记等育种技术运用的同时,加快布局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缩短小麦品种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8]。
3.2 育种单位抱团协作,努力培育出大品种
一是站在全国层面确立湖北省小麦育种的特殊桥梁地位。充分利用湖北省生态地理的特点,以主产区襄阳市为核心建立抗病、高产小麦育种创新平台,鉴定和筛选聚集长江上游抗条锈病、下游抗赤霉病和黄淮麦区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在该生态区域进行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改良后,为长江上、中下游麦区和黄淮海麦区的小麦育种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种质资源,提升三大麦区内部和区域间的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水平,为培育出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重大小麦新品种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二是加强省域内科研项目、材料交换和人才交流协作。根据省内生态区域特点和相关单位研究基础,分区域错位制定育种目标,通过分工协作,加快突破性新品种选育[8]。湖北省小麦育种单位应立足全局,加强抱团合作,加强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和先进育种技术,共同提升湖北省小麦育种水平。如解决小麦品种的高产、优质问题,北向河南省学习;提高品种条锈病抗病水平,西向陕西省、四川省学习;提高品种赤霉病抗病水平,东向江苏省学习;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除了深耕本省种业市场外,更要放眼全国小麦主产区,主动走出湖北省,积极参与黄淮海南片、长江中上游、长江下游等省外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合作,加强省际间穿梭育种和品种多点试验、区试和引种工作。要突出抗赤霉病和高产优质抗逆目标[9],精准培育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看相好、易制种、商品率高”的小麦新品种,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3.3 种粮一体化联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优粮要优种(子),优粮要优种(植)。种子产业链应以优质粮食生产加工需求为导向,要按照“种粮一体化”的思路,建立起“食品加工企业+种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小麦产业化联盟,完善相关利益机制。围绕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需求,采用“一企一镇一品种一连片”的订单种植方式,在鄂北岗地旱地重点发展中强筋小麦,在南部平丘水田重点发展弱筋小麦,确保优质原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打造从种子到食品的全链条闭环,推动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加、销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专种(子)、专种(植)、专收、专储、专加工的产业链格局,释放小麦生产、加工产业对种子产业的带动作用。
3.4 集中资源,建设好鄂北岗地小麦繁种基地
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鄂北旱改水工程、产业链建设、制种大县建设等项目实施,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鄂北岗地10000 hm2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着力改善种子生产基地的水利设施、地力水平、烘干仓储条件,提高繁种基地的旱涝保收抗灾能力。要借鉴小麦种业大市河南新乡市的做法,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按照“公司+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公司+行政村”的订单制种模式,建立起集中连片、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种子生产专业村或专业乡(镇),提升种子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9]。要加快种子生产政策性保险落地,降低农民和种企在繁种环节的自然灾害风险、农资和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农民稳定的制种收益,提高种农的繁种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稳定提高湖北省小麦种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效解决灾年种源安全的问题。
3.5 加强服务与监管,促进小麦种业健康发展
一是有效发挥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可借鉴河南省“四优四化”项目实施方法,统筹项目资金,建好优良新品种展示点,坚持开展“看禾选种”活动,助推好品种脱颖而出。组织开展小麦品种高产竞赛和优质、抗病品种评选活动,提高好品种的知名度。加大涉农项目对本地优良品种的采购力度,助推好品种加快应用。实行新品种推广应用后奖励政策,加快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发挥优良品种对粮食增产增效的先导作用;二是加强与周边河南省等地的跨省案件预警和打击追查合作,加强对种子生产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重点打击套购、套牌、生产假冒伪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加强打击基层经销商通过微信群、直播平台等形式开展假劣农资众筹、侵权种子直销行为[8],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有利于良种研发和种企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湖北省小麦种业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