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三缘
2023-08-15曹安国河南
曹安国(河南)
我是豫北山区人,今年快六十了。
幼时山区贫困,我十三岁就失学回家,成了小羊倌。当别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时,我却赶着羊群在偏僻的荒山秃岭间踽踽游荡,这一晃就是六年。
十九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变身为村校的教师。记得小学毕业班级的课本里有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首次知道了世上有茱萸这种植物。因我对花草知识知之甚少,只能大憨子哄小憨子,死板硬套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法,干巴巴地告诉学生: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头插茱萸登高可以避难消灾;也有人把茱萸做成香袋佩带,称为“茱萸囊”的。自己讲得索然无味,学生自然听得不知所云。这是我第一次与茱萸结缘。
同茱萸再次相遇我已步入中年。本人天生福薄,命途多舛,结婚后没几年妻子便得了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当时相近的南官庄村有个李姓老中医,治疗消渴甚有经验。妻子在他那儿吃过十几副药后疗效显露,老先生可怜我们山路崎岖,往来不便,决定给我们配一批药丸,长期在家服用。谁知在配药时遇到了难题,有一味主要的药材“山萸肉”断档。该药用量较大,最少得2 斤,还无其他替代品。老先生跑了几趟县城都没买来,只好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说良心话,谁有病都盼望及早治好。连续半个月,我心急火燎地跑遍了巩县、郑州、新乡、洛阳等地都空手而归,“山萸肉”成了我老婆治病难迈的一道坎!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那次我从洛阳回来下了火车,垂头丧气地走到市区通桥路段,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熟人,他看我满脸凄惶,遂问我遇到了啥难处。我唉声叹气述说一遍,他微微一笑说,你跟我来吧。我跟他快步来到一个挂着某某制药厂牌子的院内,才知道他在这个厂里担任保管职务。他在仓库的角落处好一通翻腾,于灰尘纷飞中终于在最下层一个颜色陈旧的布包里找到了“山萸肉”。将包内所有的东西全部倒进台秤盘里,连渣子算上勉强称够2 斤。我仰天舒出一口长气,朗声高喊:“天助我耶!”
这是我第二次与茱萸结缘,遗憾的是,帮我迈过了难关的恩人虽在同一个小城,这30 年来却再无晤面。
前二年,巩义市文联组织“裕花谷首届茱萸花节”采风,得到消息,我欣喜万分。我已年过花甲,终于能够见识茱萸真容,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随大家乘车来到小关镇深山中的山怀村,我们看到大路两边的山坡上茱萸树星罗棋布,各具姿态,一棵棵矗立在那里。花叶重重叠叠,枝枝相拥,瓣瓣相牵,在和煦的春风里抖擞绽放。让尚处春寒时节的裕花谷迎来了一场最早、最艳、最盛大的花事,处处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村长告诉我们,山怀村辖区内有一万多棵茱萸树,花瓣盛开时节,形成一片金黄的海洋。茱萸树不仅能够观赏,美化生活,还是老百姓的财神爷、摇钱树,村里多户村民都靠经营茱萸果成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
我们一路交头接耳,评点交流。山路曲折,路随山转,一会儿我们就来到路边两棵著名的“茱萸王”树边,每棵都是虬枝龙态,腰固筋强,向人们述说着久远的世事沧桑。树干上镶嵌有市园林局认定古树名木的铭牌,上面显示:一株树龄150 年,一株200 年。近看枝桠上那些盛开的花朵,泛着金色的霞光,花瓣欲放欲含地重叠在一起,闪闪夺目。我不由想到赞扬茱萸的一首古诗:多有众人妙语夸,茱萸恰好不相差。芳姿绰绰幽兰雅,倩影濯濯朗月华。看醉新妆红彻耳,贪痴逸韵粉流颊……
正低吟的当儿,工作人员送给我两条祈愿红丝带,说树老为仙,对这两棵“茱萸王”许愿是很灵验的。我转身将它们牢牢地系到有200 年树龄的茱萸树的枝杈上,面对老树,闭目颔首,恭恭敬敬地默默祷告:一条愿我的家庭和睦康宁,儿孙福隆寿昌!一条愿山怀村村民和山区所有村民心想事成,宏图大展!
这是我与茱萸的第三次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