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首都发展 提升北京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2023-08-15□文/刘霄
□ 文/刘 霄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人才培养深刻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部分论述紧排在“高质量发展”之后,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建设新征程上的基础支撑力量和重要保障条件。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教育、科技、人才新发展链条上起到先发引领作用,成为适应、支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教育事关全局、影响全局,不可或缺、无可替代。
高等教育在教育乃至党和国家全局事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牵引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建设,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好的重大现实课题。
北京是全国高等教育重镇,名校林立、类型齐全、资源丰富、整体水平突出,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理应在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上主动开创新局,率先实现突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北京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支撑引领科技进步,才能吸引集聚人才,才能更加有力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高等教育肩负的人才培养责任是国家战略需求、首都发展需求、产业进步需求、民生改善需求,是北京高校之所以成为大国重器的立足点,是高等教育启发民智、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创造文明的出发点。
从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角度审视,当前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开展的优化调整甚至是解构重构。一是知识体系的更新。高校应该向学生传授、向社会传播什么样的知识?不是传统经典理论和西方舶来品的简单混合,而是在继承吸收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自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能够突出人才培养自主性的系统知识体系。这是很多学科专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教育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关键。二是教学基础的重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着力点还是专业体系,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迅速演进,建立起与产业相关的知识框架和链条已经越来越迫切了。例如: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产业需要更多具备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与数字化经济相配套的人文、经管、法律,乃至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一大批相关专业人才都是急需的。当前,高校更偏重于培养某一专业领域人才,但是贯穿整个产业链条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水平不高。这就需要高校主动优化调整,探索传统专业和现代产业双轨并行的新型人才培养范式。三是人才培养重心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对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日趋成熟,但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重心还是应该有所区别,在强化价值塑造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应该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实现高等教育塑人为人、育人成才、炼才至杰的愿景。此外,北京高等教育整体育人资源结构调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也都有进一步变革升级的空间。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北京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北京高等教育应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强化育人导向,实现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为主业、科学研究为支撑,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带动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扎根京华大地、联通辐射全国,放眼国际、着眼未来,勇毅做好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
第一,加强党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领导。要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强化三全育人、实现五育并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学校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要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指示,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大力弘扬北京红色文化,传承北京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北京革命历史精神、文化底蕴、“四个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果,深入挖掘体现首都优势的课程思政元素。要继续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健全学生学业引导机制,指导学生完善学业规划、优化学习进度、提高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健康风气,发挥文化氛围的溢出效应,提升高校校园环境育人作用。
第二,持续优化资源结构。要以经济社会需要、学校优势特色、利于学生成才为原则,不断优化调整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布局支撑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推进“四新”建设,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升级改造一批传统学科专业,淘汰一批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要鼓励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面向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各高校不宜沿着一种方向、循着一个路径、挤在同一个赛道上发展,要各自聚焦本校主干优势学科专业,明确人才培养建设重点,厚植学校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分类发展、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高校间要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形成长效共赢合作机制。
第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提升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落实大类招生培养机制,建设荣誉学院、书院、实验班,探索学生校内选拔分流新模式。要牢牢抓住课程教学这一育人的关键点,不断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更新;积极调整通识课与专业课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主修与辅修比例,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小班化、互动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区分度。要切实强化高等教育教材编选管理,坚持教材凡编必审,教材编写符合程序、编写人员符合标准、教材内容及时修订,支持包含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课件规范建设。
第四,强化实践创新教育改革。要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格防控实验室风险。要鼓励学生开展设计型、研发型、创新型实践,对学生实践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切实提高教师设计创新型实践、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实践的科学性、专业性、时效性、针对性。要支持基础好、潜力足的学生早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在竞赛中发扬探索精神、展示科研成果,提高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要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协同,支持高校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开发教材课件、完善教学设计,优化产学研用深度协同育人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在生产、研发、管理一线岗位上实践创新来印证知识、锻炼技能、启发新知。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者给予倾斜,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化孵化服务,切实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第五,进一步提升教师育人能力。要全面加强党对教师队伍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贯穿于教师管理全过程。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发挥优秀教师、骨干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热情;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在推动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研究中体现组织和团队合力。要努力吸引一批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工程师、高级技工到校进入基层教学组织,充实教师队伍力量,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育人能力。要切实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育人成效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第六,坚持以信息化、国际化为人才培养提效赋能。要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提升学校网络质量,实现高校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教室、虚拟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学习空间,强化优质慕课资源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融通、人技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为师生提供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教学环境;坚持建用并重,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训练,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让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网络平台成为学校教学的新风尚、新常态。要继续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加强北京地区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相关机构的合作,吸收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质量,探索国内外联合培养新机制;积极吸引国外知名学者专家以多种形式来京访学授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建立有北京特色的国际化教学资源体系。
第七,完善教学管理保障机制。要强化教学改革研究,全面开展教育理念变革和人才培养改革讨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向基层求教问计、以实践探寻出路,尊重教师学生的首创精神,汇聚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合力。要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和质量评估,健全督导评估工作制度机制,选聘在教学方面有经验、有造诣、懂管理的人员组建高素质督导评估队伍,对教学过程管理做到严督细评、督导并重,强化督导评估结果使用。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运行和改革经费保障,主要校领导亲自抓相关管理和保障工作,切实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