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研究

2023-08-15孙春兰

参花(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旅跨文化受众

◎孙春兰

一、引言

当前,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报告》中称:“旅游业和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被视为大多数国家的关键机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大趋势,也是助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传播主体单一化、传播内容单调化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保护传统文化良好传承的基础上融入旅游发展,并最终通过旅游产业推进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新时代下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汇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同体的文旅融合大背景,探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如下:要转变传播理念,整合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建构多元化的传播主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

二、研究意义

首先,本研究结合文旅融合理论,通过探讨“旅游+”与“+旅游”的整合开发和融合发展,分析如何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通过各种路径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次,为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多元化模式的结合提供理论支撑。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研究顺应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文化传播提出的理论性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能够从理论层面探讨传统文化传播与旅游业发展双向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最终推动实践层面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分析

在理论层面,相关学者主要从传播思维的转变、传播能力的提升与传播形式的创新等角度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但这些研究缺乏足够的关联性,且呈现出碎片化的表现,缺乏在完整的、具有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创新形式、实践路径等方面的分析。而在实际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虽然基本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主流媒体等为代表的对外文化传播媒介,以及文化产品、文学作品、文物展览等多样化的对外文化传播渠道。但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仍然不够全面,甚至较为匮乏。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多元化模式的发展,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必要且紧迫。

对此,我们需要转变传播理念,整合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建构多元化的传播主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拓展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新途径。要着力探究建构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主要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实现文化性的“走出去”,并推进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形成机制化、系统化,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传播范围受限、传播对象狭窄、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矛盾的存在。

1.传播内容单一化与传播形式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传播形式日趋多样化。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行传统文化图书译本,以及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创作传统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文化宣传片等方式,使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的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方面局限性较高,过于依赖已有的符号性文化标志,而缺乏对传统文化广泛而深入的挖掘和推广。并且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以此形成的方式多样化与内容单一化间的矛盾,一方面使得国际受众片面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传统文化难以形成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窄化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受众范围,使受众人群呈现出单一化倾向。

2.传播主体单一化与传播载体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载体主要依赖于相关文旅部门以及主流媒体,缺乏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缺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

3.传统文化产品品牌化与传播层次浅显化之间的矛盾

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提升传统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书法、汉字、功夫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标识,但对文化内涵、文化理念的传播都处于较浅层次,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传播不足,文化附加值较高的对外文化产品不多。

4.传播路径地域化与传播思路主观化之间的矛盾

因不同国家的受众在人文理念、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要重视地域差异,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的文化需求、审美偏好等。如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文化产品或文化信息过于本土化,忽视了对外传播时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外受众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门槛和理念的偏差,形成了传播路径地域化与思路主观化之间的矛盾,丧失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针对性,降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要加快推动系统化、机制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新路径的形成,就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积极主动面对时代发展的大潮下出现的新的传播挑战、传播问题、传播矛盾,并科学合理地改进对外传播理念、创新对外传播模式、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1.树立文化传播新理念

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概念下的系列产业进行整合开发,在确保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掌握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动性,也要兼顾他国旅游受众。一方面,要根据受众人群的文化需求和群体特点,抓住中国传统文化与他国受众人群共通的文化切入点,以提高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站在跨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解构和诠释,以海外传播对象所处环境下所能接受的形式,包括语言、审美、文化内涵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化理念,同时这也能够使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在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更为受众人群所接受。

2.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要由相关文旅部门引导和组织,同时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和群众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其中,相关文旅部门要发挥引领、组织的作用,制定文旅扶持的相关政策,并做好文旅融合视角下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相关规划。社会组织、企业乃至群众作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播机构与当代融媒体手段有机结合的重要力量,能够以多种形式构建新的传播渠道,发挥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基于此,文旅部门要通过政策激励、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文化企业在对外传播方面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以及组织方面的灵活性、渗透性等优势。要善于从群众中发掘和培养视频创作者、网络博主,通过相关部门和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多姿态地发出中国声音。

3.整合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内容

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时,要在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的文化理解程度和接受度差异的前提下,形成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互通性,尽可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在对外国受众人群开展汉语相关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适当地加入各种传统文化内容,如中国古诗词、传统节日、典型文化人物、著名文化建筑等,在促进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通过对景点、节庆、纪念品等的名词学习中,使更多外国受众人群对中国的旅游景点、旅游产品有所了解,加深印象。要运用符合国际理念与时代精神的方式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外延性表达,发挥其时代价值;从容表达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凸显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性,借助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平台,从文化方面深入阐述中华文明特有的包容性、创新性。

4.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

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受众人群进行精准筛选与分类,从而展开因人制宜的分众化传播。同时,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构建传统文化对传播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如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所具有的高频推动、碎片化观看等特点,通过平台中流行的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深入到受众人群,以增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借助新媒体平台中更加具有视听表现力的多种手段,丰富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以电视、广播、报刊落实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等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内容。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既要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也要牢牢把握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在核心,不能使新媒体平台下的文化宣传过度流于视听表现的层面,而要使对外传播的受众人群能够喜闻乐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5.对旅居者开展跨文化培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居者也是当前对外传播路径中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个体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内的体现,跨文化能力是一个具有显著实践倾向的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对于学术旅居者以及文化企业外派的旅居者,可以通过开展跨文化培训,促使其实现跨文化能力的发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开展跨文化培训,不仅体现了我国相关文旅部门对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视,也是从群众层面拓展跨文化传播渠道的有效形式;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在培训中通过开展各种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旅居者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有效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国外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开展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并通过这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旅居者的作用发挥,带动海外旅居者整体性形成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自觉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要以文促旅、以旅传文,在确保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我国旅游产业优势,助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新途径,并创新建构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策略、新方法,最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跨文化受众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旅照明的兴起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