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枝叶制备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净化水中Cr(VI)
2023-08-15白妙妍毛仁俊刘睿智杜宏涛
马 芳 ,白妙妍 ,毛仁俊 ,3,阎 岩 ,,刘睿智 ,杜宏涛 ,
(1.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延安 716000;2. 陕西起源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铜川 727000;3. 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延安 716000)
0 引 言
铬(Cr)广泛应用于电镀、造纸、制革、染料等工业领域,由此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严峻。六价铬(Cr(VI))毒性高、溶解度和流动性强,易被人体吸收和蓄积,具有三致效应,被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1-2]。因此水体中Cr(VI)的去除十分重要,吸附还原法是净化水体中Cr(VI)的常用方法之一。
生物炭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离子交换能力强[3],对Cr(VI)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同时能将Cr(VI)还原为Cr(III),在Cr(VI)污染修复中受到青睐[4]。但原生生物炭吸附和还原能力不足,因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生物炭改性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改性生物炭吸附性和还原性强,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Cr(VI)污染修复材料[5]。但是传统方法制备nZVI 需要消耗大量昂贵有毒试剂(如硼氢化钠)[6]。因此,绿色廉价nZVI 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的国家,截至2020 年,茶园面积约3.22 万hm2[7],每年修剪产生的枝叶废弃物达300 万t[8],这些枝条大部分被随意丢弃、焚烧或者掩埋,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生物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引起大气污染、土壤微环境破坏和病虫害爆发等问题[9-10]。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行之有效的茶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茶树废弃物热解可获得廉价高性能生物炭[11],但与其他来源生物炭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且丰富的酚酸类还原性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有研究表明具有还原性的植物提取物可用于制备nZVI[12-13],这为nZVI 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以茶树修剪枝叶的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封端剂,提取后的滤渣作为炭源,制备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TLBCnZVI)。通过静态批次试验,分析材料对Cr(VI)的去除效果和机制,以期为茶园废弃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及其对水体Cr(VI)净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茶树修剪后的枝叶来源于秋季修剪的信阳十号茶树(信阳市浉河区),依次用自来水、去离子水冲洗干净,50 ℃恒温干燥,磨碎过0.50 mm 筛备用。
1.2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
称取10.0 g 干燥茶树枝叶粉末置入烧瓶中,加入200 mL 去离子水,80 ℃提取1 h。氮气环境下将0.5 mol/L 100 mL FeSO4溶液滴入上述混合液中,室温搅拌3 h 后(溶液完全变黑)过滤,滤渣置入管式炉中,氮气气氛条件下炭化。热解条件:升温速率为4 ℃/min、热解温度为600 ℃、N2流量为400 mL/min、恒温3 h 后冷却至室温。上述炭化产物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 次,60 ℃真空干燥24 h;研磨过0.15 mm 筛后装袋备用,标记为TLBC-nZVI。
1.3 吸附试验
准确称取K2Cr2O72.835 0 g,溶解于1 000 mL 去离子水中,制成Cr(VI)浓度为1 g/L 的储备液,使用时根据要求用去离子水稀释。
1.3.1 吸附剂用量试验
稀释Cr(VI)储备液至0.1 g/L,将20 mL Cr(VI)溶液加入系列50 mL 三角瓶中,调节pH 值为2±0.05,分别加入0.1~2.0 g/L TLBC-nZVI,25 ℃下振荡12 h,过滤后测定Cr(VI)含量,各处理重复3 次。
1.3.2 溶液初始pH 值试验
稀释Cr(VI)储备液至0.1 g/L,将20 mL 溶液加入系列50 mL 三角瓶中,调节pH 值为2~8,加入1 g/L TLBC-nZVI,25 ℃下振荡12 h,过滤后测定Cr(VI)含量,各处理重复3 次。
1.3.3 反应时间试验
稀释Cr(VI)储备液至0.1、0.2 和0.3 g/L,取20 mL溶液加入系列50 mL 三角瓶中,调节pH 值为2±0.05,加入1 g/L TLBC-nZVI,25 ℃下振荡5~300 min,过滤后测定Cr(VI)含量,各处理重复3 次。
1.3.4 溶液初始浓度试验
稀释Cr(VI)储备液至0.04~0.3 g/L,取20 mL Cr(VI)溶液加入系列50 mL 三角瓶中,调节pH 值为2±0.05,加入1 g/L TLBC-nZVI,分别在25、35 和45 ℃下振荡12 h,过滤后测定Cr(VI)含量,各处理重复3 次。
1.4 分析测试
采用SEM-EDS(S-4 800,Hitachi,日本)检测材料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使用比表面积及孔隙测定仪(ASAP2460,Micromeritics,美国)检测样品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利用XRD(AXSD8-Focus,Bruker,德国)分析材料物相结构;使用FTIR(Tensor 27,Bruker,德国)测试材料官能团结构;使用XPS(Escalab 25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美国)检测材料元素组成与价态。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Cr(VI)浓度。
1.5 数据处理
通过吸附量和去除效率判断TLBC-nZVI 对Cr(VI)的净化能力。使用Langmuir 和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结合热力学参数评价吸附过程。根据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评价吸附动力学过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材料表征
TLBC-nZVI 与Cr(VI)反应前后形貌变化如图1a 所示。SEM 图可以看出,反应前TLBC-nZVI 表层有纳米级颗粒堆积,EDS mapping 结果证明该结构含有Fe(粉色点),并且分布较为均匀,说明纳米零价铁或铁氧化物成功负载。与Cr(VI)反应后,材料表面平整,结构更为紧密,可能是与Cr(V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使材料表层结构变化,同时吸附的Cr 使得孔隙变小,表面平整。EDS mapping 发现Cr(绿色点)较为均匀分布于材料表面,证实Cr(VI)被吸附。
图1 TLBC-nZVI 与Cr(VI)反应前后材料表征Fig.1 Characterization of TLBC-nZVI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with Cr(VI)
材料N2吸附-脱附图(图1b)符合IUPAC 中第IV 类,表明其孔隙结构以微孔和介孔为主[14]。TLBCnZVI 与Cr(VI)反应后的BET 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从294.16 m2/g、0.162 3 cm3/g、0.123 3 cm3/g 和2.54 nm 下降到168.30 m2/g、0.115 1 cm3/g、0.097 9 cm3/g 和2.32 nm。
图1c 为反应前后样品XRD 图谱,反应前在衍射角2θ=42.8°和44.9°处有微弱衍射峰,表明样品表面含Fe2O3和零价铁(Fe0)[15];2θ=23.6°处宽峰为生物炭衍射峰;与Cr(VI)反应后,2θ=26.6°出现FeOOH 特征峰,表明Fe0被Cr(VI)氧化;2θ=29.4°属于沉积物FexCr1-x(OH)3特征峰,说明反应产物可以通过吸附在材料表面去除[12] 。
TLBC-nZVI 与Cr(VI)反应前后FTIR 结果如图1 d所示。3 446、2 924、1 739、1 635 和1 044 cm-1处的吸收峰属于O-H、-CH2、C=O、C=C 和C-O-C 的伸缩振动,这些具有吸附和还原性能的官能团有利于Cr(VI)净化;Fe-O 特征吸收峰(540 cm-1)的出现说明材料表面负载着Fe[16]。与Cr(VI)反应后,465 cm-1处新形成了Cr-O 特征吸收峰[17],证明Cr(VI)吸附在材料表面;C=O 峰的消失及O-H 和C-O-C 峰的减弱,表明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参与了Cr(VI)去除。
2.2 TLBC-nZVI 对Cr(VI)的吸附特性
2.2.1 材料用量和溶液pH 值对去除Cr(VI)的影响
TLBC-nZVI 用量对Cr(VI)去除效果影响如图2a 所示,当材料用量从0.1 增加到1 g/L,Cr(VI)去除率从14.3%快速增加到92.8%。当TLBC-nZVI 用量超过1 g/L,继续增加吸附剂用量Cr(VI)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异,材料平衡吸附量反而下降。原因是随着材料投加量增多,吸附位点不断增加,有利于对Cr(VI)去除;当吸附剂用量达到合适水平后继续增加用量,造成吸附位点过剩,平衡吸附量下降[18]。结合Cr(VI)去除率和材料利用率,后续研究材料投加量定为1 g/L。
图2 TLBC-nZVI 用量和pH 值对去除Cr(VI)的影响Fig.2 Effect of TLBC-nZVI dosage and pH value on Cr(VI) removal
溶液初始pH 值变化对Cr(VI)去除的影响和反应后pH 值变化如图2b 所示。随着溶液pH 值从2 升高到10,Cr(VI)去除率迅速从93.3%降低至12.1%,相关研究也报道了类似现象。主要归因于以下3个方面[15]:1)由于的吸附自由能高于,所以HCrO-4更容易被吸附,随着pH值升高溶液中的不断转化为,因此材料对Cr(VI)吸附量减少;2)pH 值升高会导致材料表面负电荷密度升高,增加吸附材料与Cr(VI)的静电斥力,降低Cr(VI)的吸附量;3)酸性条件有利于材料活化,增加活性位点,相反碱条件下易产生的积物钝化材料,且OH-占据部分活性位点降低吸附性能。因此,后续选择溶液初始pH 值为2 进行试验。
反应后溶液pH值保持在6~9,说明酸性环境中Cr(VI)还原消耗大量H+导致pH值上升,碱性环境下OH-和金属发生络合反应使得pH值下降[19]。
2.2.2 TLBC-nZVI 吸附Cr(VI)的动力学
TLBC-nZVI 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如图3a和表1 所示。TLBC-nZVI 对Cr(VI)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0~40 min)、缓慢吸附(40~120 min)和平衡吸附三个阶段。通过表1 可知,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系数(R2>0.99)高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 0.89~0.91),表明该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19]。结合表2 可知,TLBC-nZVI 对Cr(VI)的吸附容量(101.30 mg/g)低于EBC-nZVI(111.27 mg/g)和MPHC-HDA(142.86 mg/g),但高于多数类似材料,说明茶树枝叶具有制备高性能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潜能;另外不同改性生物炭对Cr(VI)的吸附容量差异很大,表明生物炭原料、热解温度和改性方法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
表1 TLBC-nZVI 吸附Cr(VI)的动力学拟合参数Table 1 Kinetic parameters of Cr(VI) onto TLBC-nZVI
表2 不同改性生物炭材料对Cr(VI)吸附性能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various modified biochar materials for Cr(VI)
图3 TLBC-nZVI 吸附Cr(VI)的动力学模型Fig.3 Adsorption kinetic models of Cr(VI) onto TLBC-nZVI
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曲线(图3b)包含边界层膜扩散(快速)、颗粒内扩散(中速)和吸附/解吸平衡(缓慢)三个阶段。不同浓度、不同阶段的拟合曲线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颗粒内扩散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吸附动力学过程。3 种浓度下边界层膜扩散常数(Ki1)均大于颗粒内扩散常数(Ki2),且拟合曲线未通过坐标原点,表明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限速步骤,但不是唯一限速步骤。膜扩散、离子交换、沉淀等均对吸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17]。
2.2.3 TLBC-nZVI 吸附Cr(VI)的等温线和热力学
不同温度下的Langmuir 和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拟合结果如图4 和表3 所示。通过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可知,Freundlich 等温线方程(R2>0.96)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说明该吸附是多层吸附;随着温度升高,KF从55.2 增加至82.0 L/mg,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进行;1/n小于1,说明该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且TLBC-nZVI是Cr(VI)的优良吸附剂[27]。
表3 TLBC-nZVI 吸附Cr(VI)的等温线和热力学拟合参数Table 3 Isotherm 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Cr(VI) onto TLBC-nZVI
图4 TLBC-nZVI 吸附Cr(VI)的等温线模型Fig.4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of Cr(VI) onto TLBC-nZVI
表3 为TLBC-nZVI 吸附Cr(VI)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在3 种温度条件下吉普斯自由能(ΔG0)均为负数,同时随着温度升高ΔG0不断减小,说明TLBC-nZVI对Cr(VI)的吸附是自发过程,并且温度越高吸附过程越容易;焓变(ΔH0)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吸热;熵变(ΔS0)为正值,说明吸附过程中固-液界面自由度增加,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进行[28]。
2.3 TLBC-nZVI 去除Cr(VI)的机理
为进一步分析TLBC-nZVI 去除Cr(VI)的机制,利用XPS 对反应前后材料进行检测,分析材料表面元素组成和形态变化(图5)。通过XPS 全谱(图5a)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材料都含有为Fe2p(711.0 eV)峰,进一步证实nZVI 成功负载[29]。TLBC-nZVI 与Cr(VI)反应后,在577.0 eV 附近出现Cr2p 的特征峰,说明溶液中Cr(VI)被吸附到材料表面。进一步Cr2p 窄峰拟合发现超过91%的Cr 是以Cr(OH)3和Cr2O3的Cr(III)形式存在,Cr(VI)含量仅占8.17%,说明大部分Cr(VI)被还原成Cr(III)[23]。结合反应后XRD 只出现FexCr1-x(OH)3的峰,没有出现其他含Cr 衍射峰,再次证实Cr 主要以Cr(OH)3和Cr2O3的形式通过络合吸附固定在材料上,还有少量以FexCr1-x(OH)3形式共沉淀在材料表面。
图5 XPS 光谱图Fig.5 XPS spectra
Fe2p 窄谱拟合后(图5c~5 d)可分为Fe0(706.9 eV)、Fe(Ⅱ)( 708.9 eV)、 Fe(III)( 711.0 eV) 和Fe(OH)3(713.9 eV)[30]。反应后Fe0和Fe(Ⅱ)质量分数从反应前的17.3%和47.4%下降到9.5%和32.7%;相反Fe(III)和Fe(OH)3的质量分数从29.5%和9.4%增加到40.2%和17.6%。表明大量的Fe0和Fe(Ⅱ)参与了Cr(VI)的还原生成了Fe(III),这与前面的表征结果一致。
图5e~5j 为反应前后样品中C1s、O1s 和N1s 的XPS 窄谱图。C1s 窄谱图拟合结果可以看出,反应后OC=O/C=O(288.3 eV)和C-C/C-H (284.0 eV)的质量分数从6.9%和55.8%增加到10.4%和60.7%;相反CO/C-N(285.6 eV)质量分数从37.3%下降至28.9%,说明材料表面发生了氧化反应[29],可能是TLBC-nZVI 表面官能团还原Cr(VI)为Cr(III)。通过图5 g 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氧主要存在形式为C-O(533.1 eV)、C=O(532.0 eV)和Fe-O(530.9 eV);与Cr(VI)反应后(图5 h)530.2 eV 处新增了Cr-O 特征峰[31],并且C-O含量明显下降。N1s 窄谱图拟合后(图5i)可分为=N+-/-NH3+(400.9 eV)、-NH-(399.5 eV)和C=N(397.8 eV);反应后(图5j)=N+-/-NH3+的含量从9.5%增加到16.2%,-NH-和C=N 的含量分别从71.8%和18.7%下降到71.1%和12.7%,表明含氧原子和氮原子的官能团(羟基和胺基等)参与了反应[32]。
基于上述分析,推测TLBC-nZVI 去除Cr(VI)的机制可能包括静电吸附、化学还原、络合和共沉淀等作用(图6),涉及的反应过程如下:
图6 TLBC-nZVI 去除Cr(VI)的主要机制Fig.6 The main mechanism of Cr(VI) removal by TLBC-nZVI.
2.4 TLBC-nZVI 去除Cr(VI)的重复使用
材料重复使用效果是衡量其实际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为了考察TLBC-nZVI 的循环利用情况,以0.5 mol/L的NaOH 溶液作为解吸剂,进行5 次吸附-脱附循环试验,结果如图7 所示。重复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吸附容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原因是nZVI 消耗、材料表面官能团变化、脱附不完全及材料回收损失等。连续使用5 次后吸附容量仍保持在75%左右,说明TLBC-nZVI 具有较好的稳定能,可循环使用。
图7 TLBC-nZVI 循环使用吸附量变化Fig.7 Change in adsorption capacity after regeneration cycles
3 结 论
1)TLBC-nZVI 对溶液中Cr(V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吸附模型,活性位点与Cr(VI)的化学吸附过程是去除速率的主要限速步骤,但不是唯一限速步骤。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TLBC-nZVI 吸附Cr(VI)是一个自发过程,并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2)TLBC-nZVI 去除Cr(VI)主要机制为Fe0、Fe(II)及生物炭表面的还原性官能团(羟基、氨基、羰基等)将Cr(VI)还原为Cr(III),随后Cr(III)以吸附、络合和共沉淀等作用方式被去除。
3)TLBC-nZVI 对Cr(VI)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01.30~164.65 mg/g。连续使用5 次后,吸附容量仍保持在75%左右,说明该材料稳定好,具有实际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