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珍贵文物抢救性保护初探
——以西藏罗布林卡珍贵文物保护修复为例

2023-08-15边巴卓玛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殿堂格桑陈设

边巴卓玛

一、引言

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七世达赖喇嘛时期,至20世纪的250余年间,它一直是七世及以后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和夏季处理政事的办公场所。罗布林卡是一处独特的建筑艺术、宗教艺术和园林艺术相融合的艺术杰作,集中体现了藏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营造最美、最具特色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建筑群,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园内珍藏有12万余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占80%,且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价值非凡,可谓一座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这些藏品除西藏本土之文物外,还有历朝中央赏赐和馈赠给西藏地方上层的各类物品,有的珍藏则是历代朝廷为西藏特制。这些西藏本土和历朝宫廷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藏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朝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紧密关系。

七世达赖喇嘛始建罗布林卡,1751年亲政后,又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格桑颇章(见图1),常居于此,罗布林卡便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 “夏宫”。按此规格,要求整个园区功能主要表现于三方面:政务活动、宗教法事、休息娱乐。院内建筑布局及室内装饰即按以上功能要求设计。室内多以各类纺织品作为装饰,形制多样而极具民族特色,其中又以佛教相关的纺织品占据多数。礼佛用的纺织品大致包括天棚(盖)、三角幡、柱幡、幢幡、梁帘、唐卡等,而所属年代又基本为明清时期。纺织品多为实用品,陈设于各个殿堂,且都是宫殿建成之后专为此殿特制,具有特殊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价值。这些纺织品做工精细,色彩搭配高贵典雅,把整个殿堂装饰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在罗布林卡众多珍贵文物中,纺织品文物作为馆藏陈设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1 罗布林卡格桑颇章

历经岁月的磨洗和人为环境的影响,且囿于保存环境,加之拉萨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很多纺织品出现了各种病害,特别是殿堂内常年陈设的大型纺织品,由于完全悬空,只有一个支撑点,有些缝线已经开始脱落,破裂非常严重,机械强度发生明显降低,出现大面积明显的糟朽病害。更为严重的是,经线的断裂造成纬线的脱散。

国家文物局在西藏开展科技保护项目以来,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14】419号、文物博函【2015】1537号、文物博函【2016】561号批复文件,拨付专项资金。罗布林卡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在2014—2019年分3批完成了11件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然而,就其他大量尚待修复的纺织品文物而言,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家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鉴于西藏地区纺织品文物数量和巨大的文物保护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修复难题,以“输血”的方式仅仅依靠其他专业纺织品保护修复机构,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必须以“造血”的方式培养一批本地纺织品保护修复专业人才,完成本地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任务。

另一方面,罗布林卡的殿堂和库房都属于古建筑,环境都达不到专业博物馆文物收藏环境的标准。还由于西藏的特殊性,殿堂内常年要点燃藏香、供奉酥油灯,且各殿堂窗户都是老式木框架普通玻璃窗,紫外线的常年直射,使陈设纺织品文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有些褪色严重。同时,古建筑密封差,灰尘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参观人数不断飙升,温湿度的不断变化,各种因素无疑对纺织品文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善文物保存环境迫在眉睫,殿堂陈设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近年来通过国家级预防性、抢救性项目,罗布林卡改善了文物保存大环境和微环境:更换殿堂部分窗户玻璃为防紫外线夹胶玻璃;更换照明灯;游客和群众能触摸的纺织品外部做透明保护层;改善库房保存环境;安装各种监测设备等。但是与专业博物馆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这需要我们一代代文博人的努力,需要资金的保障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西藏宗教类纺织品众多,且多有病害,亟需保护,任务繁重。罗布林卡清代三角幡保护修复项目的成果,可作为西藏自治区此类纺织品保护修复的一个示范项目,供本地文物保护人员借鉴与参考。

二、保存环境及保存现状

清代三角幡为罗布林卡格桑颇章原位陈设,所在环境即陈列环境,基本上处于自然悬垂陈列状态。殿堂内文物保存环境硬件设施特别简陋,除配置简单的防盗、防火设施外,大殿内基本处于与外界互通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空气调节和控制设备,无法对殿内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自然因素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干预。因此空气质量、光照、温湿度、人流量等因素,都会对三角幡的保存产生一定的影响。虽有简易窗帘(见图2),但阳光仍可直照射到殿内。防虫也只是采取燃烧藏香等简单措施,且殿内终日燃点酥油灯供佛(见图3),三角幡目前基本处于自然保存状态(见图4),无法满足现代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基本要求。

图2 简易窗帘

图3 供奉酥油灯

图4 三角幡原位陈设

三角幡为三面连一体,每面幡由幡头、幡身、幡足组成(见图5)。幡头三角形,四周镶边,幡身方形,幡手和幡足都呈鳞片状,由妆花缎缝制而成,幡手和幡足下端原应垂挂有小流苏,但多有缺失。幡足和幡手面料虽然花色多样,但各片所用织物品种仍可发现按一定规律排列。存在破损、皱褶、脱线、霉变、污染、褪色等病害。

图5 展开的三角幡

三、病害描述

历经岁月的磨洗和人为的影响且限于保存环境,三角幡存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到陈列、保管与研究。(见图5)

(一)油渍、污渍

由于三角幡常年陈设于格桑颇章大殿内,保存环境复杂,店内终日点酥油灯、燃藏香供佛,三角幡表面覆盖存在很多污渍油渍,容易滋生微生物而虫蛀。

(二)残缺、破裂

由于三角幡常年陈设,沿经线或纬线方向断裂形成的裂口,多为经线的断裂。很多仿品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部分缺失,无法保持其完整性。(见图6、图7)

图6 破裂

图7 残缺

(三)饰件缺失

这件原位陈设的三角幡,因其陈列展示形式的特殊性,长时间被观众和信奉者直接接触,导致部分流苏饰件的缺失。(见图8)

图8 饰件缺失

(四)磨损

在传承过程中,三角幡被频繁使用,因此其边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见图9)

图9 磨损

(五)褪色

在罗布林卡格桑颇章大殿中,由于紫外线直射,环境基本与外界处于互通,导致三角幡色度降低。色彩在色光、深度或艳度方面出现变化。

(六)金箔脱落

三角幡原件采用了平金线或圆金线编织,但因为展示时间已久,胶黏剂的失效导致印绘痕迹的模糊,在三维视频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金箔脱落。(见图10)

图10 褪色

三、保护处理

(一)消毒、清洗

三角幡目前基本处于自然保存状态,文物保存微环境较差,表面存在较多的油渍污渍,虽然没有虫蛀现象,但为了文物长期的保存,有必要进行消毒。我们根据此件三角幡的实际情况,选用低氧法消毒。

采用表面除尘和局部清洁的方式对该三角幡进行清洗。(1)表面除尘利用博物馆专用吸尘器及棉签将吸附在三角幡表面或内部的松散污迹(如灰尘、沙土等)去除。(2)局部清洁,因此件是原位陈设,长期悬挂室内且被酥油灯烟熏,织物表面留下许多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加之均有妆花工艺,且都采用了金线编织,为避免织物在水中受损及金箔遇水脱落,未采用水洗方法,而是以局部清洗的方式去污。首先,选取三角幡上的隐蔽部位进行局部清洗实验。在实验区域铺垫一张吸水性强的白纸(如滤纸、宣纸等),然后用脱脂棉球蘸取清洗溶剂(无水乙醇)置于三角幡上。一分钟后,查看白纸上是否有颜色或细小纤维或金箔。若有,即表明此溶剂会对三角幡带来不良后果,需要更换清洗溶剂或者完善清洗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颜色变化甚微,无细小纤维和金箔。据此,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沿着经纬线的方向轻轻拭擦污染部位,尽量将污物去除。(见图11)

图11 清洗前后对比

(二)针线法加固

对三角幡的病害调查显示,其局部有破损及缺失,织物仍具有一定牢度,因此确定使用针线法进行缝合加固。针线法是运用缝制服饰的针线技术来修复丝织品的一种方法。修复时,对于有破裂和残缺病害的丝织品,在完成清洗和平整等工作后,采用与丝织品本身质地、颜色相同或相近的现代丝织物衬于丝织品背后,使用针线法缝合、加固,使丝织品恢复整体效果,便于丝织品的展示与保存。

步骤如下:(1)根据所做的织物组织结构分析,得知此件三角幡背衬织物所用的主要面料均为妆花缎,因此选用与这些部位组织相近的五枚经面素缎作为背衬织物。(2)根据测色结果,三角幡所用面料主要为化学合成染料所染,此次背衬织物亦选用化学染料染色。(3)选用细真丝线作为修复用缝线,根据破损部位织物纱线的颜色,以化学合成染料将之染成一致的颜色。缝线的染色可以与背衬织物染色同时进行。(4)进行针线法加固。铺针是一种修复三角幡破损和脆弱部位较好的针法,其缝线对于织物经纬线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多排铺针的运用可较柔和稳定地保护所修复部位,与其余较完好的部位相溶于一体。此针法在此次修复中也大量运用。(见图12)

图12 修复前后对比图片

(三)补全饰件

此件三角幡大部分三角形鳞片下端缀有流苏,流苏由二三十根丝线组成,线的粗细度并不均匀,颜色约四五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颜色基本按一定规律分布。根据罗布林卡现存的其他三角幡本身的色彩特征,确定流苏排布规律。选择双股捻合真丝线作为流苏的补充材料,根据已有的流苏颜色,按其分布规律,确定缺失流苏的颜色,将修补用线分别染至所需补全的颜色。

(四)修复磨损部位

此三角幡头部以青色素缎包布,但局部或大部边缘多有磨损造成破裂,内层纸质衬板外露。修复时,选用厚度相近的素缎染成与三角幡包边相近黑色,衬于残留的青缎之下,沿边缘缝合。

(五)增加保护措施缓解褪色

为了缓解三角幡的褪色问题,加强文物的保护,把格桑颇章原有普通玻璃窗更换为防紫外线夹胶玻璃,以减少日照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六)加固脱落金箔

金线松散类似于脱散的纬线,在织金图案部分,由于固结金线的经线断裂缺失致使作为纬线的金线大面积脱散。修复方法与纬线脱散相同,即将金线平整理顺后,用与经线颜色、粗细相近的真丝线,以铺针法将金线固定。

四、结语

此次“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经幡保护修复项目”中修复的纺织品文物在品类上涵盖了罗布林卡所藏纺织品中为数较多的纺织品,其陈设地又为罗布林卡各殿堂中较为重要的格桑颇章,具有代表性。通过对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使文物恢复了本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文物的寿命,其原有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得到了展现。修复后的文物原位陈设起到了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得到充分继承与发展。

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其意义并不止于让历史文物重现光彩,而在于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筑牢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这是我们这一代在文化传承上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殿堂格桑陈设
“上海1934”闪耀首尔艺术殿堂
这些大要案为何摆上了议决国是的殿堂
艺术殿堂里的失眠者(视频)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难忘的格桑花
Barovier&Toso灯饰殿堂
牧马河畔盛放的格桑花
糟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