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酚羟考酮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爆发性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2023-08-15伍静郭华罗坤

癌症进展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氨酚羟考酮吗啡

伍静,郭华,罗坤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急诊科,2胸外科,郑州 4500000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复杂,骨是肺癌晚期常见的转移部位[1]。尽管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相对较晚,但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出现远处转移[2]。骨转移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骨折、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中晚期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3]。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强阿片类药物是该治疗方案的重要药物选择[4]。但单独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对于骨转移癌痛患者无明显疗效,容易出现爆发性疼痛,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氨酚羟考酮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一定镇痛作用,且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小,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5]。本研究探讨氨酚羟考酮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爆发性疼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无药物滥用史;③无阿片类药物耐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消化道溃疡、其他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疼痛;②心肝肾功能异常;③精神异常;④对吗啡、氨酚羟考酮过敏;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0 例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吗啡组和氨酚羟考酮组,每组45 例。吗啡组中,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龄35~70 岁,平均(48.82±4.12)岁;体重指数16~26 kg/m2,平均(22.35±2.25)kg/m2;病理分型:腺癌25 例,鳞状细胞癌10 例,腺鳞癌10 例。氨酚羟考酮组中,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龄38~72 岁,平均(49.02±4.15)岁;体重指数17~25 kg/m2,平均(22.12±2.20)kg/m2;病理分型:腺癌22 例,鳞状细胞癌13 例,腺鳞癌10 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吗啡组患者采用吗啡注射液治疗,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10 mg,根据年龄、疼痛程度和服用镇痛药史决定用药剂量。氨酚羟考酮组患者采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氨酚羟考酮片(规格:乙酰氨基酚325 mg+羟考酮5 mg)每次1 片,每天2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7]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从无痛到重度疼痛依次为0~10 分。治疗后根据疼痛评分评价疗效,疼痛减分率[(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100%]90%~100%为完全缓解,75%~89%为明显缓解,50%~74%为中度缓解,25%~49%为轻度缓解,<25%为无变化。缓解率=(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例数/总例数×100%。②疼痛介质: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 物质、前列腺素E2、β-内啡肽水平。③炎性因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④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8]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6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⑤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口干、便秘、尿潴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缓解情况的比较

氨酚羟考酮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3.33%(42/45),高于吗啡组患者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n(%)]

2.2 疼痛介质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 物质、前列腺素E2、β-内啡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 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氨酚羟考酮组患者血清P 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吗啡组,β-内啡肽水平高于吗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的比较

2.3 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氨酚羟考酮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吗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氨酚羟考酮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吗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的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氨酚羟考酮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吗啡组患者的28.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1)。(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肺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手术切除作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术后5 年生存率也只有70%,死亡原因多为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常见的远处转移[9]。肿瘤对骨骼的侵犯会活化伤害性感受器和机械刺激性感受器,加重疼痛,剧烈疼痛主要表现为痛觉异常、爆发痛等。爆发痛是在基础疼痛控制稳定的前提下,由可知或不可知因素引起的短暂性疼痛加重,需给予更多的专业化关注和处理[10]。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爆发痛治疗主要通过皮下注射吗啡注射液,但其属于阿片受体镇痛药物,半衰期较短,需反复多次给药,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难以取得理想的止痛效果。因此对治疗晚期肺癌骨转移药物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很有必要。

氨酚羟考酮中的羟考酮属于长效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κ受体和μ受体,可阻滞痛感传入大脑,改善神经性病理疼痛;乙酰氨基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痛觉末梢神经产生信号[11]。该药物两种成分作用互补,兼备对抗病理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的双重镇痛特点,效果强于单独应用,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既往研究显示,氨酚羟考酮的镇痛效果较好且可达到等剂量吗啡的2 倍左右[12]。但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明显,有剂量封顶效应,最大剂量上限为3 g/d[13]。本研究结果显示,氨酚羟考酮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吗啡组,治疗后,氨酚羟考酮组患者血清P 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吗啡组,β-内啡肽水平高于吗啡组,表明氨酚羟考酮可有效缓解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爆发性疼痛,调节疼痛介质水平。晚期肺癌患者由于感觉神经侵犯会诱导肿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 物质是传递疼痛的主要介质,神经产生刺激后会促使P物质分泌,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还可释放前列腺素E2,增强伤害感受器的敏感性,导致机体中枢痛觉敏化;β-内啡肽能够调节伤害感受器,抑制疼痛传递,其活性不足时会释放P 物质[10,14]。氨酚羟考酮能够抑制机体分泌痛觉高敏性介质,提高疼痛阈值,进而降低患者的痛感[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氨酚羟考酮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吗啡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吗啡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吗啡组,表明氨酚羟考酮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炎症反应能够生成氧自由基,参与肺癌的发展过程,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介导炎性细胞的产生和聚集,增强肺癌患者的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 会通过炎症反应损伤肺癌患者的肝脏功能[16]。氨酚羟考酮中的有效成分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更强,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17]。晚期肺癌带来的痛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氨酚羟考酮在用药1 h后即可发挥药效,且能够在12 h内持续发挥作用,显著的镇痛效果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在精神状态、日常生活以及睡眠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18-19]。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未进行大样本研究;本研究所选择样本均来自单一医院的单一科室,未进行多中心点的研究;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时间间隔较短,未进行多时间段的研究,故需要后续学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及较长时间跨度或者多时间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氨酚羟考酮可有效缓解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爆发性疼痛,调节疼痛介质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氨酚羟考酮吗啡
勘误:
加强管理对氨酚羟考酮片处方用药的影响分析
门急诊氨酚羟考酮片用药合理性分析
蟾蜈止痛膏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我院2013-2015年门急诊氨酚羟考酮使用情况分析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在癌性内脏痛患者治疗中的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四磨汤治疗肺癌患者应用羟考酮致便秘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