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的课赛融合新模式探究

2023-08-15崔文明周梅游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课赛大赛比赛

崔文明 周梅 游琪

[摘           要]  近年来,教育部注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三教”改革的促进作用,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且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地方院校纷纷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针对当前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课赛融合新模式——“三学三改,虚实结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实现以技能大赛促进高职工程测量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相关高职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和策略。

[关    键   词]  课赛融合;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虚实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061-04

近几年,在国家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在市场的影响下,现阶段职业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对高职类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法完全契合[1]。受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影响,各行业对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明显提高。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只有不到8%的人才为本科学历。高职院校是实践型测量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如何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生产实际相匹配,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2]。

一、现阶段课赛融合改革模式

总结全国各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改革经验发现:现阶段职业院校大多将教学改革集中于“1+X”证书制度、课赛融合、课证融通、产教融合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教育部推出的“1+X”证书制度,是各高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如天津天狮学院动画专业采取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以职业标准为引导,与“1+X” 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考核结合、融合相关动画专业赛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功申请成为首批“3D 引擎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天津市唯一的技能职业证书考点院校,并成功组织了相关考试[3]。高闰青在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实施研究中发现,根据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要求,将比赛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根据技能大赛要求的基本素质及职业技能掌握情况所构建的技能训练机制,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一专多能”[4]。曾瑜等研究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教学手段单一、实训教育深度不足及“双师型”队伍匮乏等问题,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紧扣社会岗位需求,构建基于课赛融合模式的课程体系,将技能竞赛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5]。刘明众等研究发现,通过构建三级育人平台和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科研平台等产教融合平台,对地方、区域企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在校内加强平台建设,在校外与企业协同培养,能契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6]。

二、现有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改革形式过于单一

如保山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仅针对传统测量项目,工程测量实训课外业测量多为指定性测量任务,仅要求学生掌握测量技能和测量儀器的使用方法,缺乏设计性实训环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测量的积极性,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7]。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在教学改革中,保山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在原有测绘仪器的基础上,借助企业现有的测绘仪器,虽然增设了常规工程测量课程中没有的行业先进测量仪器实训,但是内业计算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没有融入现代的内业计算电算化手段。现阶段,北斗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发展迅猛,Pix4D,PhotoScan,GNSS,BIM等实景三维建模测绘软件层出不穷,现阶段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中虚拟仿真软件的运用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7]。

(三)课赛融合不彻底,考核模式单一

由于工程测量课程实践内容占比较大,如果单一地从卷面成绩来考核学生,考核结果会过于片面,所以必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参加测量实习,提高教学质量[8]。在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测量技能大赛要求,能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也能间接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9]。

三、新模式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一)学习三大比赛大纲、内容、规程

学方法、学技巧、学本领,促进学生提升兴趣、成绩,将职业发展融入课程。教师先学,集体学,交流学,系统学,有些教师没有参赛及指导比赛的经验,对最新比赛的具体要求不清楚,在学习过程中,对接课程和比赛,先掌握;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实践,在过程中发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反思效果,进而循环再改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并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过程引导和评价,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修改课程大纲、标准和教案

课程相关资料近几年一直沿用之前的资料,变化改进较少,每位教师使用自己资料备课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年轻教师没有系统地对教学资料加以研究和制作,通过前期学习心得,对照改进,分解任务,集体备课,共同修改,形成成果,用于教学则更实用、有效。

(三)实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应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

合理安排课时,穿插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在线上演示或实操,呈现虚拟场景带入,改善理论教学生硬、枯燥的弊端,同时与线下实操岗位有机整合,使学生知识理解更全面到位。

四、基于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内容

(一)三学

1.课程立足行业赛、区赛、国赛

工程测量类行业赛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和水利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为准,区赛和国赛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准。

2.学习比赛大纲、内容、规程

组织课题组教师联系协办单位和院校调研交流学习,召开教研组专题活动,学习近几届比赛大纲、内容、规程,掌握新要求、新标准。

3.教学中指导学生学方法、学技巧、学本领

总结在指导学生训练和比赛及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方法、技巧、本领,归纳整理并运用其指导学生学方法、学技巧、学本领,以使用全站仪为例,将经验总结为:全站仪架设步骤方法、快速实现仪器整平对中技巧,完整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任务本领等。

(二)三改

1.改变训练模式

传统训练模式:课堂训练:现场演示操作讲解—分组实操训练—答疑指导总结;比赛训练:推荐+个人报名—训练观察选拔—集训强化参赛。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缺失主动性、积极性;表现较好的学生满足于现状,没有上进心;组与组之间竞争意识不强;学生报名参赛意愿不强烈,对选手选拔不够客观、全面。

现改变后的训练模式:课前预习观摩—课中训练强化—课后理论巩固—阶段比赛提升,课堂小组赛—年级对抗赛—学校选拔赛。获得的提升:虚拟场景融入,沉浸式体验,学生兴趣点明显提升;课堂训练学生有紧迫感,积极性改善;学生参与感强烈,有上进心;层层选拔,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增强;选拔更加客观公正,利于涌现更多优秀选手。

2.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师演示操作—学生上手练习。存在的不足:天气、实训条件影响学生无法实操;学生仅满足于会,不求熟练融通。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法使比赛模块与教学模块交互进行,融为一体。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学生在学中赛、赛中学,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理解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实操技能,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得以增强,学生边学边练同时积极总结,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改进教学资料

原来教学资料为大纲、教案、标准教师各人一套,教学进度、效果参差不齐。

现在的教学资料为统一编制,统一使用,统一修订;课程安排合理同步,为班级选拔提供條件。

(三)虚实共进

1.虚实

本课程是水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在室外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在校园实训场地实操仪器,结合现有实训设备条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通过虚拟仿真竞赛软件,让学生训练不掉队,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学习兴趣。

2.共进

虚拟仿真和实操应用(既是递进积累又能达到互补,实现技能同步进步的目的)推进实训室和实训设备的推广应用,实现虚拟仿真和实操应用相衔接配合,推进技能学习进步;增强实训设备和软件的应用和推广,通过项目申报,新建虚拟仿真实训室,实现软硬件的进步升级;增强训练效果和教学成果,实现比赛成绩的突破。

五、基于课赛融合教学设计

为充分在课程教学中推行新模式,检验过程和结果的实效性,计划实施分为2+2阶段,即:实践+总结改进,再实践+再总结。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关工程测量赛项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赛项内容、大赛规程、比赛大纲等关键要素,学习梳理提炼并整理汇总。

第一,以职业技能为向导,对照大赛大纲,调整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四个情境十二项任务,贴近比赛,融合教学任务。

第三,参照赛场环境优化教学实操环境,将大赛规程贯穿实操各环节,反映在教学设计中,展现在课堂赛场上。

第四,将大赛操作视频、大赛选手风采等赛场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关注视频号、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拓展学习资源。

第五,结合技能竞赛评价考核标准,修改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变成“选手”、将赛项变成“任务”、将教师变成“裁判”、将课堂变成“赛场”,实现教学过程与大赛流程深度对接。

根据课程安排,按赛事将课程分为4个情境,不同情境设置2~4项不同任务,做到比赛赛项合理融入阶段性课程。

六、新模式研究对象

(一)三大比赛大纲、内容、规程,训练比赛方法、技巧、本领

比赛大纲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内容要求贯穿各章节,覆盖规则和标准,为便于实施,总体梳理按情境再现和任务驱动。

整理了水准仪、全站仪、RTK三种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涵盖测距、测水平角、竖直角技巧,掌握平面控制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地形图测绘和单点放样的本领。

(二)学生兴趣提升、成绩提高、职业规划实施

调研学生学习前、过程中、比赛考核后的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变化情况及对比赛融入的认可度。统计得出,采用新模式和未使用班级学生成绩有差异。结合工程测量岗位的需求情况,了解学生对相关岗位的认可度,为学生实习就业做引导服务。

(三)课程大纲、内容和教案修改

将课赛融合的具体内容、要求和规则标准,具体在教学资料中展现,在实际教学中实践,并通过两阶段总结并修改完善。

(四)虚拟仿真软件应用和实训室建设

具体联系对接相关单位,熟悉虚拟仿真软件产品开发使用和推广情况,了解班级学生应用后获得的提升和效果,结合我校课程专业发展实际,制订自己的实训室方案。

七、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前期通过学生、教师、企业和其他职业院校调研,外地院校也采用电话联系、问卷调查,了解课赛融合的实施状况,含比赛训练备赛情况;学期结束,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课赛融合教学的学习效果和评价。

(二)经验总结法

一轮教学中期总结,依据一阶段实践和学生教师的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

(三)个案研究法

通过成功获奖学生案例,仔细研究分析各类成功因素,并在教学上作为思政元素激励和教育学生。

(四)统计法

统计教学提升的效果参数,结合考试和比赛成绩统计,分析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学生在学习开始前对课赛融合教学新模式改革有一定的期待,随着教学的开展,有近70%的学生兴趣度得以提升,伴随着教学内容深入和比赛持续推进,学生的兴趣度出现分化,一半学生可以跟上节奏,持续获得学习提升效果,剩余一半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度下降,参与积极性下降,总体成绩提升效果显现。

八、新模式研究效果

1.学生课堂表现欲很强,渴望被人关注,通过比赛可让学生获得欣赏、赞美和鼓励。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展开团队竞赛活动,根据比赛的结果给予积分奖励激励。这样学生既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2.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所反馈的信息,对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落后学生予以关注和引导,使学生变得愿学想学,不断感受学习的快乐。

3.课堂的教赛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竞争与合作能力和个人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枯燥的学习注入活跃的因子,让学生更喜欢上课。课堂上通过开展多样化、多主题、多形式的比赛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丰富奖励机制,全班树立优秀榜样,给优秀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以鼓励学生学习。

4.按照技能竞赛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场景和任务,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在比赛中既检验了基本功又将内容串联,由点到面提升了认知。

5.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提升,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比赛中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耐心和毅力,以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九、新模式研究成果

(一)提出“三学三改,虚实共进”的课赛融合新模式

(二)比赛和课程融入成果

通过召集课题组教师和教研组教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课题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修改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标准,讨论整理出可融入课程教学的4个情境和12项任务,将课程内容和比赛内容深度融合并实施。

(三)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统一教学进度和安排,对于平行班级情况对比分析和改进调整;通过两个阶段实践,学生兴趣增强28%,学习主动性和成效提升近3.4分,成绩关注度和竞争意识得以增强。

(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

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和资料内容,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使课程教学效果得以提升。注重教師团队建设,以老带新,形成老中青梯级师资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五)实训设备软硬件的升级

通过调研企业和高校,熟悉和掌握设备及软件情况,已经做出了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申报建设资金,为下一阶段建设和全面开展努力。

(六)建立了技能竞赛目标和竞赛体系

形成了课课有比赛、班班有竞赛、学校选拔参大赛,人人都参与、专业齐覆盖、层层有选拔的技能竞赛体系,制定了校赛为基础、区赛为目标、国赛为突破、行业赛为争优的训练目标。

(七)实现行业赛成绩突破

课题组教师训练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得了个人和团队的荣誉。

本次课改对学校专业技术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起到了提升和促进作用。通过为期一年的课赛融合的实施,课程和比赛不但在内容、标准、规程上融合,竞赛内容对接专业标准,赛项还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评价范围。

课赛融合新模式,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是工具和手段,载体是课程改革,赛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助力器和检验标准。课赛融合新模式、以课育人、以赛领课,综合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专业高水平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十、结束语

职业教育对经济建设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量不断扩大,高职人才素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更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为高职学生创设一个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的学习氛围,让大家能够在比赛中学习和成长。而且,技能大赛实践也证明了其重要性。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转变思维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以技能大赛促进高职工程测量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义,王清强.“双循环”背景下西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机遇、挑战及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6):153-157,179.

[2]鲁昕宜.建筑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J].门窗,2017(2):67.

[3]何淼.“1+X”证书制度下“课赛融合、课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8):76-78.

[4]高闰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9):59-61.

[5]曾瑜,沈坚.基于课赛融合模式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4):102-107.

[6]刘明众,王德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240.

[7]黄志刚,徐丹鸿,张凌,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5(5):16-17.

[8]柏洪雪,王孝民,吴昊,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以保山学院为例[J].教师,2022(28):84-86.

[9]吕玉荣.《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20,41(10):154-155,153.

◎编辑 马花萍

①基金项目:新疆职业大学202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崔文明(1988—),男,汉族,河南许昌人,工学法学双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课赛融合、水利工程管理。

周梅(1989—),女,汉族,新疆阿克苏人,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程测量。

游琪(1993—),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工程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猜你喜欢

课赛大赛比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