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用药安全,家长须知道这些

2023-08-15关玮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8期
关键词:盲目成人抗生素

关玮伟

盲目用药危害大

临床上,我国儿童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为严重,且药物中毒在儿童所有中毒类型中的占比也较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

临床发现,生活中儿童用药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乱用退烧药 儿童因抵抗力较弱,易因致病菌感染或其他因素而出现发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儿童出现发热症状后,常习惯性的予以儿童退烧药物,这一用药习惯极易导致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威胁儿童的健康。实际上,儿童体温低于38.5℃,且身体和精神状态整体良好时,可以不使用退烧药。体温超过38.5℃,且出现了高烧的症状,那么可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乱用止泻药 同乱用退烧药类似,儿童自控能力较弱且免疫力较低,一旦暴饮暴食、着凉或受到致病菌感染,极易发生腹泻。这时有些家长便会盲目使用某些止泻药物,从而导致儿童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表现,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

乱用维生素药物或保健品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儿童因饮食或个体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这时,有些家长便会盲目购买维生素药物或保健品,希望以此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育。但实际上,维生素药物的盲目使用易导致儿童因维生素超量出现中毒综合征等毒副反应。保健品的盲目使用也是如此,不仅会白白浪费大量的金钱,有些不合规的保健品还可能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是最为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有些家长盲目信任抗生素的消炎、抗菌作用,甚至认为抗生素是一种“万能药”。但实际上,儿童因器官发育不健全,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孩子的肝肾以及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损伤,而且还会导致儿童对药物形成耐受,影响抗生素在其他疾病治疗时的疗效。

减量服用成人药物 有些家长并不了解儿童专用药物和成人药物间的区别,认为儿童在患病时减量服用成人药物便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儿童专用药物和成人药物的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给儿童盲目减量使用成人药物,极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威胁。

预防性用药 很多家长因为听信各种广告宣传,会给孩子盲目地服用一些药物来预防疾病。其实,市场上没有确切的药物能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随意给孩子服用预防药物,不仅无法促进儿童免疫力的提升,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甚至出现毒副作用,威胁儿童的健康。

擅自调整药量 有些儿童专用药物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剂量使用标准。例如,有些药物在用量方面的表述是“一岁至三岁一次一袋,四至六岁一次一袋半”;还有些药物在说明书上规定“药物剂量为0.5g/片,四岁以下儿童每次服药0.25g”。面对上述儿童用药剂量标准,有些家长便会凭感觉进行剂量的调整或采用“掰”“咬”等方式进行剂量调整。但实际上,上述剂量调整方式均存在误差,易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或毒副作用增强等问题。因此,家长在遇到上述问题时,需由医务人员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或购买专用的“分药器”进行药物处理,以保障儿童使用药物时剂量的精确性。

用饮料、果汁或牛奶送服药物 儿童常因药物过苦或味道不佳而出现抗拒服药的情况,家长面对上述情况常利用饮料、果汁或牛奶等液体帮助儿童进行药物的送服。但实际上,该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相关研究指出,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钙、镁等微量元素,它们和药物中某些成分结合,会形成不溶解的大分子,进而导致药物无法进入血液发挥药效。另有研究指出,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和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药物失效。因此,除非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出,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饮料、果汁或牛奶送服药物。

随意使用中药 我国的家长对于中药常存在一个误区,即“中药都是安全的”。但实际上,无论是什么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药也不例外。因此,儿童使用中草药或中药制剂时,需要详细询问医生或查阅药品说明书。

认为貴药、进口药就是“好药” 有些家长认为贵药、进口药就是好药,在医生根据儿童病情开具药物后,往往还要求使用更加昂贵的药物或进口药物。但实际上,大多数同类药物的成分均是相同的,不存在“贵药、进口药就是好药”的概念。

儿童安全用药5原则

鉴于以上问题,儿童安全用药须遵循以下原则:

谨慎选择药品 儿童安全用药的第一步便是谨慎选择药品的种类。一般来说,儿童患病后要及时就诊,由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家长不可依照自身用药习惯盲目为儿童使用成人药品,更不可盲目为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儿童的药品选择应严格遵照医嘱。

控制联合用药 在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时候,联合用药是常用的方式,这是因为联合用药既能发挥各自药物的优势,又能降低单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但联合用药更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不同药物中的成分可能在反应中生成阻止药物吸收的物质,从而导致药效降低。儿童因身体尚处发育阶段,因病情确需联合用药的时候,需严格听从医生指导。

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儿童使用药物时,用药剂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若用药剂量过大,则易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若用药剂量过小,则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目前,主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计算药物剂量,且对于1岁以下的儿童,应尽量采用液体药物,这是因为液体药物不但更容易把控剂量,也便于低龄儿童服用。

注意给药途径 对于儿童而言,最佳的给药途径为口服,其次为外用、肌肉注射,最后选择的给药途径为静脉输液。这是因为静脉输液的儿童依从性差,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注意不良反应 当儿童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皮疹、发热、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后,家长要及时停止药物的使用,并带领儿童入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种类的更换和不适反应的对症治疗,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综上,儿童用药误区繁多,重视相关注意事项对儿童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儿童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盲目成人抗生素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成人不自在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Un rite de passage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