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3-08-15李厦龙舒美英蔡建国
李厦龙,舒美英,蔡建国,3*
(1.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2.浙江农林大学 暨阳学院;3.浙江农林大学 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饮食文化,更是精神文化,涵盖了茶叶的栽培、制作、品尝、赏析、礼仪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态度与价值观。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品质与吸引力,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游憩需求,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针对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茶文化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策略与具体应用方式,为城市茶文化特色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促进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推动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
1 茶文化的内涵与景观功能
1.1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茶最初作为药物被发现,随后逐渐成为菜食、饮品等。茶文化兴起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与茶艺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文文化与精神文化。广义上,茶文化通常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物态文化层面的茶文化,如茶文化文物、茶具、茶戏曲以及茶品的种植加工等,这些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传达出不同时代与地域的风土人情与审美趣味;二是制度文化层面的茶文化,如法规、税收、商业往来等,反映国家与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文明程度;三是行为文化层面的茶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与茶叶息息相关的行为习惯与礼仪规范,如婚嫁祝福、丧葬慰问、祭祀祈福等,蕴含着不同地区和群体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四是心态文化层面的茶文化,如饮茶时激起的心理感受与思想境界,如禅意清静、道法自然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与美学理念[1]。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指其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包括谦虚谨慎的品德与俗世超脱的思想境界。
1.2 茶文化的景观功能
茶文化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园林景观,城市园林景观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茶文化景观的文化功能、美学功能与生态功能。茶文化景观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在城市中,茶文化景观通过多样的表现方式,呈现出茶文化的历史沿革、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涵。在城市公园中设置茶亭、茶室、茶文化馆等,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理想的游憩场所,还可以通过展示茶具、茶艺文化等,让市民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茶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充分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感与审美趣味。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可作为主体独立成景,也可与水体、建筑等园林要素巧妙组合,营造具有传统美学的韵味,兼备现代美学的时尚感的园林景观。在城市公园等景观绿地的设计中设置茶主题花园,融入茶艺表演,让市民亲近自然、感受茶文化传达的美感,从视觉、嗅觉、听觉等维度,激发市民对传统美学的感知与追求。
茶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茶文化景观中的茶树林、茶园、茶田等,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还能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茶树作为重要的生态植物,在茶文化景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茶文化景观还可以通过建设生态花园、休闲农业等,将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为市民提供健康、自然、绿色的生活方式。
2 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不足之处
2.1 地域特征不鲜明
中国具有多元的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自然环境特征与风貌各不相同。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征优势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景观地域性不鲜明,对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特征缺乏认知,导致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多元性和包容性,难以激起市民的情感共鸣。此外,在城市园林景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城市以增加数量驱动公园规模粗放式扩张,园林景观设计水准参差不齐,致使部分园林景观毫无特色,空间布局强调形式化,甚至忽视了人的理性因素,难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2]。
2.2 传统文化内涵缺失
中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受国外理论、风格的冲击,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过去强调人文情怀的精美艺术转化为类似西方景观的现代设计,并通过工业化迅速复制,许多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盲目崇尚西方。这种现象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样式雷同、缺乏创新,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山水成趣、动静融合的山水文化思想以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更能给现代都市的园林设计方带来启发和借鉴[3]。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城市园林景观,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茶文化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策略
3.1 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征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利用茶文化元素来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其一,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发展当地特色茶品种。不同茶树的生存环境不同,对土壤、气候和环境的要求极高,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要想展示茶文化的魅力,必须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4]。基于不同的土壤、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茶树品种。其二,茶文化景观的营造需注重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与运用。如何将地域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是茶文化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在茶文化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景观。例如,可以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性的传统纹样、民族服饰等元素,或在茶文化展中加入地域特色民间音乐、舞蹈等元素,以凸显地域特色文化。茶文化景观设计应该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民俗文化等因素,使设计更具有创新性与本土性,营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自然与人文相融合
茶文化强调茶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将自然、人文、生活、艺术等元素相结合,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打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交流互动空间。其一,深入发掘茶文化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梳理历史人物和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可以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茶文化相关的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是现代的茶文化名人,例如具有“茶圣”美称的中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吴觉农。可以在景观广场内设置历史人物的雕像或者纪念碑,纪念前人对茶文化的突出贡献;也可以在园林景观空间中设置一些文化场馆,如茶艺馆、茶文化馆等,展示茶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游客与市民深入了解和体验茶文化。其二,将茶文化相关诗词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合理运用茶文化相关诗词、对联等文化元素,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提升游客与市民的游憩体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描绘茶的诗词与园路、景石、景亭等景观要素相结合;设置文人茶室,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一个品茶赏景、作诗写字、体验书法文化的场所。将茶文化元素点缀在城市园林景观中,丰富城市景观文化内涵,提升游客与市民的文化体验,让城市园林景观成为茶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
4 茶文化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4.1 植物景观设计
在植物景观设计维度,合理应用茶类植物能够丰富景观的茶文化内涵。茶类植物具备作为园林观赏植物的条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一,茶类植物观赏价值高,四季常青,叶片在阳光下呈现出翠绿、青黄等不同的色彩,枝干具有独特的纹理与质感。其二,茶类植物适应能力强,种植成活率高,能通过扦插、压条、嫁接等方式进行栽培;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与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其三,茶类植物可塑性强,生长速度快,耐修剪,可以根据审美需要进行造型塑造。茶类植物的应用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茶类植物的观赏效果、生长习性、抗污染能力等因素,根据植物景观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茶类植物品种。
茶文化植物景观设计以茶类植物为主,点缀开花色叶植物,如紫薇、福建山樱花、红枫等,实现四季有景可赏。茶类植物分为乔木、小乔木以及灌木,它们的应用方式与场景有所不同。高大的乔木类可以作为行道树或背景树;小乔木适用于绿篱分隔带或作为组团中的中层植物,提升植物景观的层次感与美感。灌木类则可以作为铺地植物,或与其他草花植物搭配应用于花坛之中。此外,小植株茶类植物可应用于盆景栽培,如岭南盆景的代表树种福建茶等,茶类植物盆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营建盆景专类园,也可用于点缀城市景观空间,装点环境,提升空间的趣味性。茶类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绿化品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4.2 园路景观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园路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可以增强园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茶文化强调精神世界的净化与修养,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营造富有禅意的景观空间,让人在繁忙的城市中收获一份宁静。将茶道文化元素应用于道路铺装设计,吸收日式庭院中茶道小径、枯山水等景观的建造经验,综合使用沙石、石板、木塑等材料,营造具有浓郁自然感与雅致感的景观环境。此外,茶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茶叶种植、制作、品饮、礼仪等多个方面。将茶艺文化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道路铺装设计中,对茶艺文化中的茶叶、器具等元素图案进行艺术提炼,转化成古朴素雅的特色铺装,营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园林景观。
4.3 建筑小品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茶文化元素,营造出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小品。城市园林景观中与茶文化相关的服务性建筑小品主要为茶室、茶文化馆、亭廊等。茶文化建筑小品多以传统古典建筑风格为基调,融入地域特色,凸显地域文化。茶室是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建筑,也可以作为其他建筑的附属设施,作为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服务性建筑小品,茶文化元素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增加茶室的文化内涵。茶室的室内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如灯饰、室内摆设、墙面等,这些都需要考虑茶文化的特点和设计元素,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茶文化元素与智能科技相结合,打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茶室,提供便捷、舒适的品茶体验。茶文化馆可以按照不同的茶类和地区进行布局,展示茶叶的生长、采摘、加工和品饮等方面的知识与历史,发挥收藏、展示、传承和推广茶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亭廊是城市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建筑小品,在亭廊的装饰中,可以融入茶文化图案、纹样、雕刻、诗词等,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4.4 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茶文化景观中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可以传达茶文化内涵,如利用传说典故、雕塑与茶文化相关的人物形象等,景观小品的不同形式是区别茶文化景观与其他文化景观最有效的方式[5]。设计景观小品需要深挖当地的茶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与茶文化巧妙衔接,以形成兼具文化性与趣味性的景观小品。景观小品的选择应根据地方茶文化特色采用与之相呼应的特色小品,以塑造出特色的形象,并将有关于茶文化的故事或者符号等要素添加到景观各处。在设计美化环境的基础上,要保证茶文化应有的内涵,重点突出茶文化元素,使其能给人留下印象,以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甚至学习了解茶文化的需求。城市园林景观中与茶文化相关的景观小品主要包括文化墙、雕塑等,在景观小品设计中充分运用茶文化元素,以突出地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墙的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茶文化元素,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墙的图案、字体、色彩等方面,可以采用茶文化元素,以表达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和历史。此外,文化墙还可以用来展示茶的制作工艺、品饮礼仪等,向市民传播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雕塑是城市园林景观中常见的景观小品,在雕塑的造型、雕刻、装饰等方面,对茶叶、茶壶、茶杯等茶具的造型进行艺术提炼,运用抽象化的茶文化元素表达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5 结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茶道文化和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态度与价值观。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吸引力,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游憩需求,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今后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更加注重茶文化元素的应用,创新茶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打造更具魅力与地域特色的城市茶文化特色园林景观,推动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