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建托底力度加大 天气影响减弱后板块景气有望回升

2023-08-14梁杏麻绎文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基建投资城中村建材

梁杏 麻绎文

短期高温雨季,7 月建筑业PMI回落,后续天气条件好转,叠加下半年“一带一路”海外项目预期催化下,基建、建材等行业有望景气向上。

近期政治局会议提到,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6 月我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15%,较1-5 月环比增加0.6 个百分点,整体维持较高水平,当前稳经济压力持续,基建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大。

从历史看,稳增长政策出台阶段,基建板块往往表现较好。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码,且下半年仍有央国企改革及“一带一路”催化,叠加低估值、业绩稳健,基建板块有望出现较好机会。

基建托底作用显著

近期高层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随后政治局会议提到,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基建板块有望受益。

上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减少5.3%,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减少24.3%,开发投资额累计同比减少7.9%。比较之下,基建投资起到了稳增长的托底作用。上半年我国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15%,增速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整体维持较高水平。

下半年来看,基建发力仍然有资金支持。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后,近期监管部门通知地方,要求2023 年新增专项债需于9 月底前发行完毕,原则上在10 月底前使用完毕。

截至7 月31 日,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共发行2.36 万亿元,后续还有1.34 万亿元额度待发行。按照9月底前发完的要求计算,意味着8 月、9 月月均发行规模在0.67 万亿元左右,去年同期8-9 月的单月发行额度分别为0.22 和0.12 万亿元,按此推算,三季度基建投资高增速仍将持续。

2023 年国资委开始试行“一利五率”指标体系,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考核权重,将指引基建行业央国企继续提升经营效率。结合2022 年报情况来看,改革方向已开始体现,中证基建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由2021 年的9.36% 提升至2022 年的9.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总收入由2021 年的1.52% 提升至2022年的2.44%。

另外我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相关国家的基建需求也有望提升。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 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4.3%。今年是该倡议提出10 周年,第三届高峰论坛将在下半年举办,叠加近期外事活动事件催化,基建企业的海外工程业务有望受益。

结合此前提出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基建央企有望迎来基本面和估值共振。截至8 月10 日,中证基建指数PB 估值1.00,处于历史8.94% 分位;目前13 只成分股披露了半年报预告或快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9 家。

短期高温雨季影响施工 后续建筑业景气有望向上

从统计局披露数据看,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2%,比6 月下降4.5 个百分点,虽然仍位于扩张区间,但受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近期建筑业施工进度有所放缓。但从市场预期看,7 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5%,比6 月上升0.2 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对中期行业需求和景气度预期乐观,实物需求有望继续落地。

基建投资对建材需求仍旧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后续各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内需复苏,另一方面建材行业包括防水、涂料、管材、保温材料等细分领域,或将受益于旧改。

修缮改造一定程度上有望对冲地产新开工下行和竣工端增速冲高回落的影响,提振消费建材需求。在地产进入存量时代背景下,重装和旧改需求潜力巨大,面向小B端、C端的消费建材企业纷纷发力渠道下沉,打造“产品+服务”一站式体系,拥有渠道和产品优势的头部消费建材企业市场策略有望受益。

但当前建材周期品种的基本面依然疲软。2022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21.2亿吨,已经处于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2023 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 亿吨,同比增长1.3%,为近12 年同期最低水平。6月单月水泥产量1.85亿吨,同比减少1.5%,环比减少5.8%。

2022 年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仅6成,供给端过去几年政策已经严控产能新增;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旧有产能增量出现。产能的减量置换,很多“僵尸产能”置换之后带来实际产能的增加,另外“批小建大”问题突出,置换后实际产能高于设计产能。

不过2021 年工信部修订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对于产能指标的认定更为严格,连续停产两年以上的水泥熟料产线不能用于产能置换,规避了“僵尸产能”复活问题,有望逐步带来全国熟料产能缩减。

另外水泥为高碳排放行业,双碳政策下行业面临较高的减碳要求,水泥行业预计后续也有望被纳入碳交易市场。对于水泥企业来讲,一方面需要将产线技改降低产线能耗,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替代燃料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小企业面临成本增加、需求短期悲观的问题,可能加速退出市场。8 月末至9 月逐步进入旺季,行业供需结构或将改善,预计水泥价格有所上调。

二季度淡季环境下,浮法玻璃行业也阶段性承压,6 月底的玻璃价格环比4 月底下跌了10 元/重箱,同时浮法企业库存从4 月底的4080 万重箱,累积到了6 月底的5314 万重箱。7 月开始厂库由涨转跌并连续下降,玻璃价格逐步企稳,部分区域开始上涨。

从中报预告看,消费建材龙头整体表现较强经营韧性,收入结构优化,经营质量提升,低基数叠加成本端利好,叠加供给出清带来格局优化效果显现,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但同时水泥、玻璃企业普遍净利润大幅下滑,后续天气条件好转,建筑业景气向上,行业表现或改观。

(文中基金仅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

附表 基建、建材代表性ETF情况一览(来源:Wind,截至2023年8月10日)

猜你喜欢

基建投资城中村建材
成本控制理论下A公司基建投资业务转型升级研究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中国今年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20万亿元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我国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