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价值与实践路径探析

2023-08-14王艳,银洁,田雪飞,谭琥,戴爱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

王艳,银洁,田雪飞,谭琥,戴爱国

〔摘要〕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先发展健康事业是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战略导向和战略构想。中医药作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文化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三重价值”;通过加快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扩大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陈出新中医药健康产品、大力推广中医药传统保健、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5个方面的实践路径探索,以期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全民健康;中医药价值;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07.013

Value and practical path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WANG Yan, YIN Jie, TIAN Xuefei, TAN Hu, DAI Aiguo*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Taking people's health as the center and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is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conception of healthcare work in the new er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work, Chinese medicine serves as a vital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Chinese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holds threefold value, i.e., cultural value, health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These five practical paths are explored to help realize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expand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introducing new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oducts;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care; spreading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ulture.

〔Keywords〕 Healthy China Strategy; health for all; value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al path

黨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1]。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资源,以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五种资源”优势和作用,即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2],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因此,本文从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及内涵开始,继而分析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价值意蕴,最后阐明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路径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展望,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1 健康中国战略的形成及内涵

1.1  健康中国战略的形成

健康中国战略是指导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3]。2017年,党中央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4]。”2019年7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部署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5]。

1.2  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

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一个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才是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为满足人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所构建的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事关人的全面发展,事关社会的全面进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建设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丰富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要求。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指引,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7]。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3],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遵循。人民群众的健康不仅是社会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坚持走好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2 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价值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8]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评价中医药,体现了中医药的鲜明特点,赋予了中医药的优势潜力,蕴含了中医药的多元价值。

2.1  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9]。中医药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是优秀的文化资源,这是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显著特征[10]。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物质形象的总和。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其理论体系、诊疗思维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如中医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伦理观念,“三因制宜”“辨证论治”“调和致中”的思维方式,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崇正义、求大同”等思想一脉相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  健康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西医技术有着明显的自身优势,但存在医疗成本较高、预防保健有所欠缺等情况。相较而言,中医药起源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中医药具有“一根针、一把草”的“简便验廉”特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彰显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更能与西医药形成优势互补。在大健康理念指导下,中医药势必成为构建具有明显优势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模式的重要力量。

2.3  经济价值

后疫情时代,人民对健康观念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点,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更加推崇健康至上,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强身健体,已然成为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大健康产业迎来了飞速發展期。中医药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全产业链特征,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中医药康养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构建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健康服务业为核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集群,这将会助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内经济增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路径

2022年,国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其涵盖了8个方面的内容,为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才储备不足,尤其高层次人才、特色专科人才、基层人才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尚不充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度不够;治未病保健养生产品推广应用出现瓶颈;中医药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医药健康科普渠道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等。中医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实践。

3.1  加快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药文化传播、技术传承,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力量。人才是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一是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4]。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呼唤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亟须能瞄准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中医药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大力实施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积极探索立项机制,推行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中医药类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打造中医药人才中心,推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发展。

二是培养中医药基层服务人才。中医药的优势在基层,中医药的声音在基层。一方面,要做好高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扩大培养规模,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全科医生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专业培养,强化宽口径能力,以适应基层医疗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开展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开设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开展西学中培训、传统师承教育培训,在基层培养一支“能中会西”的卫生人才队伍。

三是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中医药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要站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高度[11],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与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办学,着力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3.2  扩大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既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产业。随着人民健康观念更新和人口老龄化,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和康复养老领域中的作用发挥愈来愈明显。要大力发展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以及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2]。要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大格局,推动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探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和优势专科建设,深化县域中医医共体,推广“湖南省名中医张涤儿科工作室”建设模式,促进省域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提高群众获得感。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建设,丰富健康服务内涵,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是创新发展数字化中医药服务。《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绘制了“互联网+中医药”的发展蓝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数字化上升为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既定战略,中医药的数字化升级转型,符合世界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符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符合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中医药材产业服务数字平台,为中药材产业用户提供信息、交易、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溯源、检测、产业技术、生产资料、保险等一站式产业服务;建设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中医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建设智慧药房,积极推广基层中医药“三智三联”(智慧诊疗、上下联通,智慧药房、医药联动,智慧管理、政策联动)服务模式[13]。

3.3  推陈出新中医药健康产品

中医药健康产品,是疾病预防、慢病调理的有力武器。

一是治未病中心积极研发健康保健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服务项目,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项目的设计,形成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服务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研发膏方、养生调养茶饮等健康保健产品,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是政策支持推广中医药保健产品。当前,中医药保健食品的研发推广出现瓶颈,以西医标准进行中医药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往往不符合中医药传统理论。保健食品、药食同源产品、特医食品以及功能性药膳、药饮、药浴、药妆等中医药保健产品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整理古今医药文献,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配方规律研究而得以研发。因此,要加强中药类保健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推动建立中医药保健产品的审评审批体系,为加快研发推广中医药保健产品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社会大力推行药膳食疗产品。依据“辨体施膳”的中医食养的基本原则,开展药膳饮食行动,制订药膳标准和目录,结合时令节气、不同体质人群、青少年生长、慢病防治等因素制订药膳食疗技术方案,开发药膳预制餐,推出个体化药膳配方,推动药膳饮食进餐馆、进食堂、进家庭。

3.4  大力推广中医药传统保健

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和任务提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康生活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好传统健身功法的普及和实践活动,传承好、利用好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加强传统养生功法的挖掘整理。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行之有效,历久弥新,尤其在抗疫关键时期,传统功法大显作为。实践表明,习练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气功、易筋经等传统功法能增强体质、调节情志、改善人体健康状态。体育科研人才和多方面社会力量,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传统养生功法的挖掘、整理,编创出科学性、规范性、观赏性更强的健身功法,为中医传统养生功法赋予活力和生命力,让传统功法焕发时代色彩。

二是做好传统保健功法传承推广。推广传统保健功法实际上是推广中医药养生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医体融合的顶层设计,将传统保健功法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相关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尤其中医药院校、体育院校要做出示范引领,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有序推进传统保健功法的推广和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培训网络,组建传统保健队,走进社区、基层、企业、机关,开展传统保健功法培训或表演活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择合适功法,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度和适用度,从而让具有强身健体、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传统养生功法口口相传,不断推广。

三是注重传统保健功法“四化”推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注重从数字化、场景化、国际化、市场化“四化”方向,促进创新推广。在数字文明新时代,尤其经历疫情大考,人民健身养生渐渐由“他人教”为主导,向“自己学”的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开展传统健身养生功法的数字化过程是大势所趋。当养生进入沉浸式为主导的交互时代,仅仅依靠“点对点”“一对一”等为主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场景式的要求。注重场景挖掘,根據文化脉络、人群特点、健身养生特征等,从不同运动处方入手,积极探索开展传统健身养生功法的场景化过程十分重要。举办线上线下国际培训活动和赛事,大力推进传统健身养生事业国际化,加强传统养生运动与休闲体育、信息技术相融合,培育中医养生保健多业态,着力推进健身养生事业市场化,促进传统保健功法广泛传播。

3.5  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

全方位打造中医药宣传“顶流”,发出中医药“好声音”,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人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一是与时俱进,创新中医药科普形式。一方面大力推广传统科普手段和方式,出版高水平中医药文化宣传和养生知识读物,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系列科普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科普全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微博、Twitter等国内外现代互联网推广平台,运用音频、短视频、纪录片、动漫、游戏、脱口秀等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开展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如广东省通过拍摄《岭南中医药》短视频、制作《本草药灵》中医药动漫等方式进行中医药文化推广,深受民众喜欢。

二是打造品牌,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4]。具体到讲好中医药故事,就是要打造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流传广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播。如以长沙“仲景祠”故址为核心,举办拜谒医圣大典、仲景文化宣传周、仲景论坛和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建设湖南省中医院仲景文化园,打造湖南仲景文化品牌;以株洲炎陵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地标,建设炎帝神农中医药博物馆和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讲好“神农尝百草”故事,打造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品牌。

三是专兼结合,建设中医药科普队伍。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关键要建立中医药科普团队,为中医药科普知识提供质量保障。《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组织科普专家开展科普研究和相关培训交流,创作兼具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科普作品,推动中医药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如加强湖湘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建设,要面向全省招募专业知识过硬、热爱科普工作的专家讲师,做好科普人才储备,形成良好人才梯队,持续开好“中医药公益科普学堂”。

4 结语

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广阔,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迎接挑战,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以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培养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加快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着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织密健康中国建设网底,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水源.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 红旗文稿, 2021(2): 40-43.

[2] 赵  敏. 新时代中医药治理新思维[J]. 时珍国医国药, 2021, 32(4): 1009-1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3-2-1].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3-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5] 姚  力. 新时代十年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推进与成就[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2, 29(5): 36-51, 157.

[6] 汪晓东, 张  炜, 赵梦阳.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N]. 人民日报, 2021-08-08(2).

[7] 马晓伟.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 健康中国观察, 2020(12):11-1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 中医孔子学院将有助于澳民众了解中国文化[EB/OL].(2010-06-20)[2023-02-01].https://www.gov.cn/ldhd/2010-06/20/content_1631961.htm.

[9] 習近平.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N]. 中国青年报, 2015-12-23(1).

[10] 程  纯. 中国共产党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实践及启示[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2): 79-86.

[11] 杨  帆, 王世宇. 新时代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23(4): 1-4.

[12] 潘  锋. 我国中医药事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J]. 中国医药导报,2019, 16(22): 1-6.

[13] 罗乃莹.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实施方案》印发[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 31(4): 175.

[14] 田鹏颖.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N]. 光明日报, 2021-06-07(2).

(本文编辑  禹纯顺)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
高师德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动力来源与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