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城市设计管控方式思考

2023-08-1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精细化社区

丁 宁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为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从根本上扭转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局面,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改进优化。客观来讲,城市规划管理对推动城市发展以及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可行性价值[1]。

1 城市设计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分析

1.1 明确精细化管理前提与落实相关条件,提高城市规划可行性

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需要立足于精细化城市设计内容(如图1所示),明确掌握精细化管理前提以及相关条件。一般来说,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目标定位需要以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观为基础目标,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落实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内容。目前,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加侧重于强调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2]。

图1 精细化城市设计内容示意图

如通过科学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通过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水平以及提升城市品位,确保城市生态协调以及优美良好的形象得以塑造成功。其中,为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可行性,城市规划部门应该立足于城市设计视角,针对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技术编制体系进行健全完善,通过量化标准以及确定可管控要素,实现对城市规划各类资源以及重点内容的统筹配置与优化处理。

1.2 重点紧抓精细化管理核心,保障城市规划效果

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严格按照技术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内容可以实现对环境内容以及空间形态等重点规划内容的引导处理。然而,对于某些特定区域而言,规划人员需要利用量化控制方法,针对重点区域以及城市节点进行高效管控,以实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目标。举例而言,对于城市核心地带以及城乡结合部位置而言,通过采取量化方法对建筑高度以及密度等重要指标进行合理设定,以提高管理工作立体化水平。同时,为加强协调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规划人员需要结合新时期城市设计转型发展方向,注重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优化城市空间保障,城市规划内容科学高效,能够为城市建设以及管理等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指导[3]。

2 城市设计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方法及策略分析

2.1 坚持强调与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统筹协调与配置各要素资源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设计,都是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要目的。因此,若想实现城市设计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衡量考虑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目的以及具体内容,着力找准定位点以及规划重点,规范开展城市规划活动。举例而言,为更好适应城市发展,基于精细化管理思路下的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建立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基本原则。

可结合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政策方法,对人类生存居住环境进行全面优化,满足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同时,体现出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为统筹协调与配置各要素资源,城市规划工作应该立足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从多个方面针对城市规划建设改进优化,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

图2 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示意图

2.2 注重区域协同发展,体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重要性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注重强调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坚持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对区域协同发展措施进行合理健全与优化调整,以适应城市发展节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着重围绕城市自身固有条件优势以及资源优势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通过整合多功能区域内容,满足城市产业资源科学划分原则。同时,城市规划人员应该立足于深度划分角度对城市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着重体现出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相关文化。

除此之外,城市规划还应该结合城市设计创新理念,对新时期城市发展方向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更好健全完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规划设计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应该与其他要素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如在规划设计建筑类工程项目时,应该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的融合发展,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应用,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效果达到预期。

2.3 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发展方法,实现城市集约化、生态化转变发展

为满足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要求,适应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节奏,城市设计下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就必须注重优化提升城市空间,结合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一方面,城市规划人员应该在满足城市网络建设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城市空间发展优化路径进行合理拓展与优化调整,以期可以满足空间增长要求和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期间,城市规划人员应该综合衡量空间规划要素以及相关内容,可结合各种实际条件状况构建良好的空间联络机制,对当前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

3 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实例—以成都未来公园社区城市设计为例

3.1 项目背景及设计思路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至2022年初实现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环贯通后,其发展重心转变为以环城公园带动100个未来公园社区的建设上,通过导则等总体层面规划明确类型、特征、场景等各项设计要求,作为公园城市的细胞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试点。

设计聚焦两大优势,依托北湖未来公园社区优越的生态资源条件,上位规划明确基于熊猫内容资源导入创意产业的产业优势条件,重点关注作为未来公园社区示范项目如何体现管控与示范效应,以及作为熊猫旅游度假区的门户启动区,产业型社区示范,产业空间如何落位,相关人群的特定需求如何满足两大方面。

对此城市设计进行价值坐标及社区建设五大专项共计六个核心专题研究,支撑整体指标体系构建与系统精细化管控。其中价值坐标重点构建未来公园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社区建设专项重点探索人本导向的未来社区营造方式,包括熊猫内容相关的创意产业打造与目标人群导入、功能与产权双复合开发、TOD轨交导向发展与EOD生态引领发展双模式交通融合、产业社区精准治理、以人文城市事件助推城市运营五个方向。

3.2 精细化设计管控措施分析

3.2.1 科学构建指标测评体系,构筑未来公园社区评价标准

城市设计对标具有影响力、前瞻力的国际优秀案例,结合成都城市现状和未来公园社区发展要求,构建社区发展范本,有利于未来高品质社区的大范围推广与复现。指标内容不仅针对规划层面,还涵盖了建筑、市政等建设所涉及的全方位领域,以及土地招拍挂、后续运营管理等建设过程的全周期管控需求,从而提供更为全面的系统测评工具,便于未来社区之间的横向测评与单个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借鉴LEED 社区发展(LEED ND)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必备项指标 + 得分项指标”的评分模式,基于生态,智慧、人文三个维度,分别设置必备项和得分项,其中必备项是待评项目能够获得认证的前提条件,即为门槛条件,主要体现在社区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互联网时代下全智能系统的配置;五大类指标的得分项,作为加分标准但并非强制落实,致力于达成更宜人的生态环境、更低碳的资源利用、更韧性的安全保障、更高效的能源循环。每个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得分项所建议的措施。相关指标还可根据所需场景进行提取转换,与相关专项进行对接,城市设计根据未来公园社区设计要求提供更为直观的场景落位进行导引。

3.2.2 突出人的需求导向,提供精准科学的公共服务

突出人的需求向导是提供有充分包容性公共服务的前提保障。因此,城市设计将熊猫旅游相关创意产业引入人群和本土在地原生人群等两大族群作为基本关怀对象,从需求入手精准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并对社区相关商业服务设施的定向导入提出明确建议。

针对产业人群,城市设计结合上位规划明确的创意产业定位,通过精细化大数据分析方法,掌握国内典型设计创意园区人群画像特征,一方面,聚焦于人本化未来社区的特征用户研究,另一方面,精准分析设计创意人群需求,为未来公园社区营造和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提出适配于本项目的四大创意产业空间模式及 四大城市配套空间需求,进行相关产业的空间落位,并在产业核心发展区外围建设面向创意人才的城市功能及配套服务设施。

针对本土原住民,城市设计在社区治理方面对标《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 2018-2035)》对产业型社区的要求,开展沪蓉两地居民及社区管理者对社区需求的调研,从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生态环境、空间营造、产业发展、共治共享、智慧社区七个方面,遴选共计26项指标进行精准引导。

从而构建两级三类公服设施体系,将成都建设指标要求作为标配,对标配要求进行细化或提升的作为高配,针对产业型社区及人群特定需求的作为特配,如在就业人口比例要求的标配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住宅中人才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占比,满足产业人群导入的多元居住需求。在社区绿化覆盖率的标配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不同规模公园服务半径要求,公共建筑屋顶绿化率、遮荫面积占比等高配要求。落实于15分钟、5分钟两级社区生活圈中。

3.2.3 三维统筹公共资源规模化设置,实现重要节点整体开发

针对城市重点地区的整体大型开发项目的整体开发诉求,城市设计需要对其空间设计、功能复合、产权划分、自持运营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功能混合、产权复合、持续运营的新模式,对重要节点明确混合用地占比,清晰界定产权、设计、建设、运维界面,结合地铁站点考虑上盖开发的时序问题,在地下空间和二层平台的设计中注重交通的竖向集成开发,打造第二地面实现慢行空间提量增质,通过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统筹道路、地铁、公交枢纽与停车空间,以第二地面为例,明确二层平台设置区域、离地高度、平台透空率、竖向交通转换要求等,精细化引导支撑多层面开放空间与功能复合,通过各地块内部公共资源规模化设置,保证公共空间的连续性,提升混合用地整体开发运维效率,避免传统开发模式中各方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的衔接不利的问题,实现三维空间的统筹平衡、集约利用、共享协调。

3.2.4 重点突出绿色低碳的建设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绿色低碳建设问题基本上可以视为未来公园社区精细化管理规划的重点内容。城市设计针对绿地及开敞空间系统,从布局上转变原本仅在环湖与环城生态公园集中布置两大片绿地的方式,通过增设垂湖廊道多方连通两片生态源地及社区内部地块,极大增强集中绿地可达性及整体绿地覆盖率,此外针对地块内部配建绿地转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内向式布局方式,引导内部绿地外置化为共享绿地,并通过虚线实管保证后续落实。以共享绿地为例城市设计导则通过控制端口、宽度变化、界面等在保证关键设计要素传导的同时保留弹性,在空间得以保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人文事件助推场所营造,解决有绿地缺活力问题。此外,还应该适当增加社区绿化层次,在社区街道以及建筑建设过程中融入墙面立体绿化以及屋顶绿化等。或者也可以优化建筑以及绿化空间布局形式,如使用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全面提升社区内部碳汇水平。

4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快速攻坚时段,为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城市规划从业者应该站立在高质量发展视角,引入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多个层面针对城市规划内容进行统筹部署与合理落实。其中,在贯彻落实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理念期间,城市规划从业者必须立足于可持续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角度,重点紧抓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空间提升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度探索与研究分析,以切实满足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基于城市设计角度落实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定位城市规划目标以及相关内容,以确保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又快又好的目标。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精细化社区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社区大作战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3D打印社区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