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斯巴甜致癌?代糖产业将何去何从

2023-08-14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代糖无糖甜味剂

据路透社2023年6月29日消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的阿斯巴甜将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目前,市面上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无糖汽水品牌均有使用这种添加剂。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2023年6月30日,多个以天然甜味剂为主营业务的代糖概念股涨停。未来,人工合成代糖或将逐步退出市场,那么,天然代糖能否在这新一轮的变革中乘势而起呢?

◎备受争议的人工代糖

人工代糖历史悠久,1879年,一位美国的教授在提取煤焦油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甜味剂,经过测试,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500倍。于是,他给这种甜味剂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糖精。

·求学小芝士·

代糖为什么出现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代糖的出现意义非凡。一方面,它打破了蔗糖产量低下,供不应求的局面——战争时期,蔗糖是作为战略储备物资被严格管控的,普通大众难以接触到糖类产品,代糖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代糖因其不被身体消化吸收、不参与人体代谢,且低热量、低血糖指数、低龋齿风险的特性,不仅很好地满足了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也备受减肥人士的青睐,成为蔗糖良好的替代品。

高甜价比加上满足特殊人群需求,这两项作用贯穿着人工代糖发展的历史。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满足味蕾甜度需求的同时,对人工代糖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质疑。

梳理一下人工代糖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从最初的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到安全性更高、口感更好的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的6次产品迭代,几乎每一代人工代糖都存在着巨大的健康争议。

人工代糖的历史更迭(图片来源:中金在线)

据英敏特数据库调研,从2011—2020年我国减糖代糖产品生产的情况来看,人工代糖在2020年市场占比为52.38%,仍占据代糖市场的半壁江山,但近年来,人工代糖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市场份额均有所减弱。

◎潜力巨大的天然代糖

与人工代糖相对的代糖产品,还有天然代糖和糖醇。按照技术划分来看,人工代糖主要是以化学方式合成,而天然代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糖醇则介于人工与天然之间,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来。

事实上,天然代糖比人工代糖的历史更为悠久。早在几百年前,巴拉圭、巴西等国居民便开始食用甜菊糖苷。随着健康减糖生活理念的普及,天然代糖取代人工代糖的趋势愈发明显。目前市场上天然代糖主要有甜菊糖苷与罗汉果甜苷两个品类,分别从天然植物甜叶菊与罗汉果中提取,是当前代糖行业中唯一具备“天然”+“无糖”双重概念的产品,更是人工代糖的宝藏替代品,并已具备成熟的配方应用基础,风味和口感等问题已得到充分解决,且无论从口感体验还是单位甜度成本方面而言,天然代糖都具备替代人工代糖的条件,更能达到消费者对于天然、健康、安全的更高需求,未来代糖产业端有望向天然代糖靠拢和延伸。

从国内市场看,中国与美国的食用糖消费结构相似,60%左右集中于食品工业,40%左右集中于居民日常消费,呈现出“以工业消费为主、居民消费为辅”的发展格局。食品工业用糖量的91%用于下游含糖食品生产,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饮料类(包含乳饮、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罐头,速冻米面,冷冻饮品,糖果等。其中饮料产业多年维持增长态势,既是过去食用糖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也是未来代糖产品的主要市场。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飙升至199.6亿元,预计2023—2027年将持续放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748.9亿元。无糖饮料的爆火,无疑将反向推动天然代糖产业的发展。

◎健康需求下的黄金赛道

我国天然代糖产业链齐全,可独立生产代糖相关产品。天然代糖产业链上游为原料端,由天然植物、酶制剂、化工原料等组成;中游为生产端,包括对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合成等一系列生产流程;下游分为To B(品牌商,用于相关产品添加剂)与To C(消费者,直接食用)两个销售端。

我国是现阶段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代糖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近5年来,出口金额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天然代糖的产量占比吃重,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我国天然代糖生产的主要龙头企业有保龄宝生物、华康股份、三元生物、莱茵生物、浩天药业、亚邦科技、百龙创园等。

我国的天然代糖龙头企业虽大部分为私营企业,但大多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具备多个代糖制备方法专利,且依托大学科研中心和产业协会,科研实力雄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我国代糖产业已经形成百亿市场,天然代糖企业急需两方面的人才,一是高端技术研发人才,二是海外销售人才。

相关岗位1:复配甜味剂应用研发员

岗位职责:负责常用天然代糖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复配处方的开发,以及在各种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试验,主要从事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究、開发、检测;完成应用食品中对应的各项指标测试及感官评定。

能力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或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英语六级或日语一级水平,能熟练阅读英文科技文献或日文专利资料,掌握感官评测基本方法,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设备,熟悉中药提取物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提取、分离和纯化相关实验设备。

薪资水平:8k—25k/月。

·求学小链接·

国内首个天然代糖研究中心成立

2023年6月30日,由湖北大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国内首个天然代糖研究中心在光明区华南医谷合成生物产业园成立。

湖北大学陈守文团队,主要从事地衣芽孢杆菌代谢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相关领域研究和产业化

工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粒影生物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从序列—结构—功能层面进行蛋白改造优化的领先企业。双方将基于各自的技术及资源优势,相互支持、协同发展,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天然甜味剂、食品原料减糖等食品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相关岗位2:天然代糖外贸业务员

岗位职责:能够通过搜索网络平台、参加国外展会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海外客户合作,争取国际订单;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维护公司网站、网络平台后台数据并做好新产品的发布和营销策略;拓展和维护新老客户关系,负责产品的国外市场推广和销售;收集客户数据,掌握市场动态。

能力要求:英语、生物学、生物制药、中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英语四级,口语流利,有一年以上外贸工作经验。

薪资水平:根据看准网数据,外贸业务员在全国的平均月薪为8260元,中位数为8238元,其中月薪7k—12k占比最多。

编后语

代糖产业的几经发展变迁,无不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关注点最终都会落到人体健康与安全的范畴内。天然代糖的出现,让我们不再执着于满足味蕾还是保持健康的单一选项,也让我们看到了食品工艺创新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无限可能性。

猜你喜欢

代糖无糖甜味剂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天然代糖或成饮料行业未来趋势
控糖战争
控糖,没那么简单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喝“无糖饮料”也会胖
关于“无糖”的谣言
哪罐可乐会漂浮呢?
蚂蚁爱吃“糖”吗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无糖饮料加剧老年人腹部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