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沟古桥沧桑地

2023-08-14刘会生

北京纪事 2023年8期
关键词:卢沟桥石狮古桥

刘会生

拱卫京师四大古桥

朝宗桥与卢沟桥、永通桥(八里桥)、马驹桥并称为拱卫京师的四大古桥,由于这四座桥位于北京的四个方向,历来都是交通要道,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也曾为守卫北京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被冠以美称。

如今,四座桥中的马驹桥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卢沟桥比较幸运,已经光荣退休,不再担负交通运输、人来车往的苦力活;永通桥(八里桥)和朝宗桥,历经500多年,依旧坚守在一线岗位,为人们继续提供服务。

——编者

在京西16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飞架着两座贯通南北的彩虹。它就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五大古桥之一卢沟桥和卢沟新桥。卢沟桥是一座承载着太多历史的桥,它凝聚了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历经金、元、明、清,直到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沧桑风雨,为北京城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全民族共同抗击日寇打响第一枪并赢得胜利的荣耀之桥。

无论是太平盛世观赏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还是处于战火纷飞年代的战场角逐之际,卢沟桥都一一见证了岁月,彰显北京古城的文化底蕴。

悠久古桥

据史料记载,1185年5月,卢沟河的上阳村决口。皇帝随即下令,派遣金中都150公里以内的民夫去堵塞,后来河水又再次决口。而此前的浮桥遭遇夏天的伏汛,已被冲垮,交通阻断。

为了南北贯通,历朝历代都想尽了办法治理永定河水患。隋炀帝派遣了诸将领,在蓟城南桑干河上,建筑了社稷两坛。1161至1189年建造了卢沟河神庙。1436年至1449年,在堤上建起了龙神庙。1698年,清康熙皇帝动用国库资金重建龙神庙,敕封永定河神。

到了金代,完颜亮夺取帝位之后,派人到燕京增广旧城营建宫廷。1153年4月金迁都,改元“貞元”,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在北京建造都城以后,这里便成为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而卢沟渡口成了咽喉要道。为加强和南方的联系,巩固对华北地区的统治,针对春天的凌汛、夏天的伏汛冲垮渡口,阻断交通的状况,金廷需建造坚固的石桥,以保证军事后勤供给的需要。

作为金朝历史上一位卓有作为的皇帝,金世宗在位期间事事以民生为念,“躬节俭,崇孝弟(悌),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史上获得了“小尧舜”的美誉。中国历史上有幸与“尧舜”相比附的只有2人,一个是开创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再一个就是金世宗。在他的治理下,金朝很快步入了鼎盛期,而卢沟桥在此时兴建,堪称金朝的盛世之举。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尚未动工时就病逝了。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金章宗组织工匠民工开始修建卢沟桥。

从蓟城与永定河上的古代渡口,到蓟城城址的位置与燕都蓟城的兴起;从金中都落户北京与卢沟桥的诞生,到燕都蓟城的兴起;卢沟桥见证了北京城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发展历史。追根溯源卢沟桥与北京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1192年4月,卢沟桥建成。这里行旅如织,车马相接。出入京师的行人车马往往都在附近留宿,于次日清晨远行或进京。当东方欲晓,滔滔的河水映照着白色的石桥,皎洁的明月更会引起羁旅之人的无限情思。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在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清康熙年间,永定河发洪水,桥受损。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修整卢沟桥。1967年,卢沟桥加宽400余米的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1985年,市政府为了保护古桥,在其旁边新建了新桥,车与行人改走新桥,卢沟桥从此“光荣退休”,成为文物;1986年,北京成立了“卢沟桥文物修复委员会”;同年,又对石桥进行了保护性修建,恢复了石桥原貌,修整后的卢沟桥作为古迹供游人参观游览;1997年,政府又对被雷击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修缮补救。

2017年启动了卢沟桥石质文物数字化的活动,通过3D扫描和色彩采集技术,为卢沟桥的501只石狮、旧桥桥面及石桥各个构件等石质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工程完工后,人们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全方位精准地欣赏到卢沟桥立体高清的历史风貌。

时代又赋予卢沟桥旅游、见证历史的新职能。

金刚之身

这座度过了诗意般岁月的古桥,经受了大水的多次冲击,但仍是那样坚固如初。它的金刚不坏之身是怎样建成的呢?

石桥的设计和建设者们,为使桥墩的基础牢固,建桥时将若干根粗大的铁柱打入河底的卵石层中,并在上面穿入巨石,从而使石桥的基础桥墩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为了使整个桥体更紧固,工匠们在卢沟桥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使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

为了更加固若金汤,施工者将桥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在进水面,砌筑分水尖,状若船头,长4.5至5.2米,约占桥墩四分之一。在每个分水尖的前端,各装有一根三角铸铁,边宽26厘米,锐角向外,以减轻洪流和冰块冲击,保护分水尖的稳定。在分水尖上面,又盖了六层分水石板,称凤凰台,下两层挑出,以上各层渐次收进,高1.83米,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稳定性,对桥墩的承载压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这种桥墩自然承载能力和稳固能力很强。

桥的拱券设计采用的是小跨径,不等跨、不等距的方式,以减少因为单纯追求美观而造成的力量分散和结构弱点。拱券石厚度是1米,以框形纵联式结构砌筑。这种特殊的结构使石桥的整体更加坚固,从此,卢沟桥真正具有了“金刚不坏之身”。如今,卢沟桥的整个形制、桥基和桥身的部分构件大多仍是金代的原物。

卢沟桥自建成以来,由于结构坚固,技艺高超,虽经金、元、明、清等诸代,再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只是部分或表层的修缮。

据乾隆《重葺卢沟桥碑记》记载,工部上折子说,发现卢沟桥有损坏,认为必须把桥拆开重修才能保障质量。于是乾隆皇帝下旨令进行全面修缮。当施工的工匠们拆开桥的表层一看,发现桥拱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

意思是说,看桥内结构坚固无比,即使拆开重建,也不会如原来的坚固。结果只好仅修缮了桥面、栏板和石狮。

石狮风采

一提到卢沟桥,我老伴就眉宇舒展、笑容满面。她对上面的石狮、石雕赞不绝口。为了看千奇百态、神采各异的石狮,年轻时一有空就带着女儿,乘坐354、339路公交车,从石景山到古桥上看石雕、数石狮。

走上桥两侧,俯下身,细看每根望柱。我们3口一起数了2个多小时。发现共雕有大石狮281个,大狮身上有小狮198个,顶栏上2个,华表上4个。它们姿态各异,有的双目炯炯,凝视远方,有的抚摸小狮,有的脚踏绣球,神态各异,妙趣横生。这些大石狮身上有众多的小石狮,它们三三两两,有的伏在大狮子背上,有的在大狮子怀里戏耍,它们在大狮子身上若隐若现,真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件件都是艺术品。

更让我震惊的是:金元时期的石狮身躯较瘦长,头比例特别大,而面部较窄,嘴巴上翘,下巴不丰满,嘴部微微张开,类似一种假的张开;腿也特短,前腿上还有些鳞状的盔甲纹。头上卷毛不甚高凸,颈部系带飘逸,头前挂一个小铃;明代的石狮身躯稍微粗短,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或身上有小狮。狮子嘴部张开,舌头向上舔着,嘴方且大。

清代的石狮突胸张嘴,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一宽大的系带,卷毛非常髙凸。雕刻的纹路比较深,神情的表现主要在脸部,眼睛拉长,眯缝着眼。身上的花纹包括铃铛上的花纹都刻得相当精细。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次大修或翻修。但是在修缮时没有按照原来的数据去翻刻,石料选择的标准也不同,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卢沟桥上的501个石狮子历经多个时代 ,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代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铭记英雄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在月色惨淡、万籁俱寂之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就是从那天起,卢沟桥成为了每名中国人心头的一道伤疤。走在卢沟桥浸满历史悲痛的旧石上,笔者仿佛看到当年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与如今前来瞻仰的游客在不同时空交织重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桥头的一群小学生高唱着当年的一首歌谣,颈上鲜艳干净的红领巾随风飄动。聆听着稚嫩却又坚定的童音,桥上的游客纷纷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历史的天空。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扼守城门,任日军如何冲击,城门始终坚固如铁。正面攻击宛平城未能得手后,日军随即改变进攻方向,集中兵力猛扑卢沟桥。“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70多名中国守军在500多名日军面前毫不退让。在日军二次进攻的夜里,我军有一排人守桥,结果全部牺牲,亦未退却一步。及后援军赶到,始将桥再行夺回。一个伤兵说:在参加夺桥的战役时,他冲到日军的战壕里,把一个敌人用刺刀扎死,未及把刺刀拔出来的时候,旁边的一个敌人把他左背刺伤;他就放弃了枪,右手从背上拔出大刀,立刻向刺他的那个敌人斩去,并且接连着杀伤两个敌人。

如今,北京的大街小巷几千条,其中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只有3条——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张自忠路。他们3位,都是在守卫卢沟桥或抗击日寇的战斗中进行指挥、此后相继牺牲在抗日战场的中国军队将领。

卢沟桥的炮声成了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形成了中华民族史上空前的团结御侮、抵抗侵略的壮观局面。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血战至死,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今天,卢沟桥成为英雄的桥,成为抗日战争的纪念地。它和宛平城的累累弹痕及于1987年在卢沟桥附近建成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将世世代代向后人述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告诫国人铭记英雄,勿忘国耻。

猜你喜欢

卢沟桥石狮古桥
石狮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大同地区古代石狮的艺术特征——以文瀛湖和法华寺石狮为例
探访古桥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