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尔“匠造班”舍得花钱

2023-08-14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歌尔产教实训

郑智维

理實结合的场景化教学,让学生“所学即所用”。

“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企业还提供完善的福利、假期。”作为一名蓝领,21岁的王韬杰对现状很满意,“成了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去年6月29日,王韬杰入职歌尔,目前的岗位是非标设备调维技师。虽然仅入职一年多时间,他却有着明晰的职业规划。“未来3至5年,争取成长为团队骨干,并努力成为领域内的专家。”这是他为自己设定的“小目标”。

王韬杰就职的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总部位于山东潍坊,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作为产教融合实践的典范,歌尔“匠造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外界关注。歌尔股份先后与多所职业院校合作,开发实用性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在匠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歌尔股份还在部分学校建立了特色产业学院。“本月,刚有600名学生入职歌尔。”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员工管理部总经理魏文滨说,目前,歌尔股份通过产教融合方式累计培养学生超过3000人。这些学生100%实现就业,其中约70%进入歌尔就业,约30%进入上下游供应链及同行业。

选择“匠造班”

2020年入职歌尔股份,23岁的李焕玲目前的岗位是贴片调维技师。

5年前,李焕玲考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就读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学军训刚结束,歌尔股份到学校进行企业宣讲,李焕玲和同学们面临一种新选择。

这场宣讲中提及的歌尔工学院“匠造班”的产教融合模式,让从小就喜欢鼓捣机械的李焕玲产生了浓厚兴趣。

“匠造班”是歌尔股份与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的一种新型班级,是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匠造班”里的讲师,都是来自企业拥有丰富业务实操经验的工程师,注重实现“所学即所用”。

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学生拥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讲师”两位导师开展“精准育人”,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讲师和学生的考核制度。

为保证教学质量,歌尔股份与学校联合开发系列实用型新教材,学习内容与行业及产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

顺利通过面试后,李焕玲进入“匠造班”学习。更让李焕玲心动的是,歌尔股份还为“匠造班”的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根据学习成绩,歌尔股份将提供相应3个等级的奖学金。

毕业之后,李焕玲入职歌尔股份:“除了提供企业奖学金,‘匠造班毕业的高职生入职歌尔还享受与本科生相同的薪资待遇。”

毕业即入职、上岗即胜任。“整体来看,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就业意愿强、关键能力高、用人部门评价好,已成为歌尔优质稳定的技能型人才来源。”魏文滨说。

三段递进式

从2017年开始,歌尔股份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13所职业院校,就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企业实际需求与学校培养存在的脱节等情况展开深度探讨。

王韬杰、李焕玲等人的经历,足以一窥歌尔“匠造班”学生的培训过程。

面向专业对口的大一学生,歌尔股份通过专题宣讲、企业参观、实地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愿选择进入“匠造班”学习。

入学第一年,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这个阶段,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在校学习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匠造班”的学生还要学习企业开发的“职业规划课”和“企业文化课”。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企业派遣辅导员驻校。

和第一年不同,“匠造班”的学生第二年转移到歌尔匠造培训中心学习,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该培训中心由潍坊市教育局、坊子区政府、企业与学校四方共建。

在歌尔匠造培训中心,公司配置了价值1亿多元的生产设备用于实训教学,派遣80余名工程师、工艺师作为专职实训老师,开发了70余门实训教材、1万多份企业技能知识点资料。

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能系统地训练岗位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环境和文化,中心的实操课时超过60%。

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第三年就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工作与学习相融合。

歌尔股份专门设置学徒岗位,配备岗位导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

学生在实习阶段即纳入企业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体系进行管理,给予相应的技能评定、职等晋升与薪酬调整。

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如果入职歌尔股份,企业提供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在岗位上学习、锻炼、积累,到达一定水平后,有技能路线、专业路线和管理路线等多种发展选择。

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歌尔股份探索实践“1+1+1”的歌尔“匠造班”人才培养模式已有5年时间,与50多所院校密切合作,建设了6所现代产业学院、40多个校企合作专业。

歌尔“匠造班”的企业讲师,将多年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

整体投入较大

秉持“用一流的人才,制造一流产品,服务一流客户”的理念,歌尔股份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歌尔股份从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配套小厂起步,转向传感器、智能穿戴等各种智能硬件的自主创新,一步步成长为高科技龙头企业。

依托人才集聚效应形成创新优势,企业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据了解,歌尔股份累计申请专利3万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7万多项,PCT国际专利3800多项;拥有10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连续6年夺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研发实力榜单冠军。

拥有1.3万余名技师、1.2万余名研发人员,歌尔股份每年招聘大学生近千名。作为制造企业,歌尔股份不仅需要大批工程师,还需要优秀的技师、工艺师、班组长。而作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歌尔股份把产教融合作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源建设延伸到培养环节。

早在2010年,歌尔股份就开始探索产教融合,探索过校企合作班、订单班、冠名班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由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方面存在脱节,未能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因此2017年开始“匠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歌尔股份在潍坊市坊子区拥有1.8万余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投资原值1亿多元,而实训耗材、讲师工资,以及学生住宿、奖学、助学等费用,合计还要年均投入约3000万元。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产教融合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思政教育等多方面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不过,在产教融合模式中,企业需承担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大量额外成本。

“产教融合急需更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魏文滨说,从“三段递进式”歌尔匠造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企业整体投入比较大。

猜你喜欢

歌尔产教实训
歌尔微分拆上市合规性待考 短期内估值暴增合理性不足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歌尔股份子公司 拟22.3亿元投建工业园区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