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土高坡走出的湿地专家

2023-08-13黄海

科学之友 2023年8期
关键词:林科院互花滩涂

黄海

他,跨越山海、上下求索,从一名生长于黄土高坡的西北娃成长为湿地领域的科研专家。

他,甘于奉献、锐意进取,27年科研路上取得硕果累累:创立了福建省林科院的湿地生态学科,设计建设了全国首个大型全自动潮汐模拟实验室。先后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梁希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他叫谭芳林,现任福建省林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林科院森林生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2019年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获“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初心不改 投身滨海湿地研究

谭芳林出生在甘肃定西,这里历史上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艰苦的环境让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在他的心底埋下了一颗渴望绿色的种子。

1989年,谭芳林如愿考入西北林学院,开始了林学本科和生态学硕士的7年学习生涯。1996年,踏出校门的谭芳林进入福建省林科院从事生态保护研究工作。

2001年,经福建省委组织部考核选拔,谭芳林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在美国学习期间,他将当时国内少有人问津的互花米草治理作为学习研究的重点课题,为自己日后从事湿地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回国后,谭芳林积极投身互花米草治理及红树林恢复的科学研究事业。

2003年,谭芳林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05年,他又到厦门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有幸师从著名湿地生态学家林鹏院士,在湿地研究领域深耕不辍。

从面朝黄土到面朝大海,迎接谭芳林的除了春暖花开,更多的是烈日炎炎、蚊虫袭扰的考验。作为自幼生活在西北的年轻人,起初对海边的环境很不适应,甚至在滩涂上行走都十分困难,每次调查回来,齐腰深的淤泥让他成为黑乎乎的“泥人谭”。湿地科研之路可谓泥泞难行、荆棘遍布。然而,此时的谭芳林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为了心中的绿色梦想,始终脚踏实地,无怨无悔。

矢志不渝 潜心互花米草治理

“从事林业工作,没想到这辈子最重要的活儿不是上山种树,而是下海除草。”谭芳林口中的这棵草,就是全球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互花米草,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已在多个沿海省份快速蔓延,严重威胁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和沿海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何控制其肆意扩张,也成为谭芳林关注的头等大事。

2001年底,当谭芳林回国后,由于当时湿地不归林业部门管辖,互花米草又不属于林业研究范畴,因此,他多次申报互花米草治理的相关课题均未获立项,但他并不气馁,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

2005年,针对互花米草治理,谭芳林申报了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项目,终于获得原国家林业局立项,成为国家“948”技术引进项目。他带领团队,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结合福建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通过治理互花米草,恢复滩涂生境和底栖生物,从而提升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治理互花米草已经不再是世界性难题了。”经过多年持续攻关,谭芳林带领团队总结提出的“刈割+旋耕法”治理互花米草的技术体系,以及互花米草治理滩涂上红树林恢复技术,先后在漳江口、泉州湾、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后又在福建全省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为福建湿地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勇毅前行 献计献策攻坚战役

2022年9月,为彻底消除互花米草的严重危害,福建省吹响了“向互花米草宣战”的号角,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除治攻坚行动中,谭芳林被寄予厚望,成为了技术组的主要专家。

技术路线正确与否,事关攻坚成败。为了完成“一年明显见效,两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的总体目标,谭芳林挺身而出、勇挑重任,一边联合国内知名湿地专家开展科学论证,一边带领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反复研究,用最短的时间编制完成了《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技术手册》《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滩涂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等,为攻坚行动的实施提供了科学遵循。

在攻坚战役打响后,谭芳林又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福建全省3 3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对各地互花米草的除治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估,并向一线操作人员讲解互花米草除治技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023年1月,经过福建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总计13.6万多亩的互花米草被悉数剿灭,比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除治任务,攻坚行动初战告捷。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宁德召开全国互花米草防治现场会,总结推广福建经验做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攻坚行动。

猜你喜欢

林科院互花滩涂
中国发起外来滩涂草治理战
海南省林科院强化科技支撑 助力实现海南首次林业碳汇交易
互花米草化学治理对天津附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的影响
滩涂互花米草生长盐分区间及其化感作用
霞浦滩涂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海南省林科院推进文昌小海岛植被重建示范基地建设
海南省林科院参加海南省第十七届科技活动月多样化展示热带林业科技成果
林科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有力支撑林业建设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