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2023-08-13顾丽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6期

顾丽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往往会引导他们围绕“因何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重要的问题来解读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需对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的艺术价值等进行探究、分析与判断。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就举例谈谈。

一、提示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来探究作品的主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常常拿起课文就直接阅读。这样做,容易出现囫囵吞枣、目无全牛的问题。也有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往往不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够重视介绍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在教学中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本想带领学生“直入主题”,却导致教学活动浮于表面,学生难以深入文本,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也容易出现偏差。

比如,在探讨《百合花》的标题的意蕴时,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感知到“百合花”是纯洁美好的象征,能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感受到通讯员和新媳妇身上纯真、善良的美好品质,再从叙述视角的转化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上展开剖析,感受到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可贵。以上解读不仅正确,而且呈现出的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但是,作者仅仅写了这些东西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杨绛先生的《老王》为例,带领他们回顾文革十年动荡对作者及其家人的影响,以及车夫老王所展现出的美好品质,再读并解读文末的“愧怍”二字。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作者不仅写了老王对自己的帮助,而且赞美了这种“人性美”。由“已知”探“未知”,由此及彼地进行知识迁移,他们意识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1957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艰难的境地,茹志鹃却无法救相,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在《百合花》中,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纯洁、美好的。作者反观自身的处境与周遭的情况,更加怀念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和那些真实可亲的人们,因而创作出了这篇以“弱化战争的残酷,彰显人性的美好”为主题的小说。

二、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疑是思维之始、创造之母。”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还需强调质疑在阅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那么,“疑”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文本中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提问,并从文本中找到突破口,以更好地解读文本。

俗话说“文好题一半”,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文章的标题来激发自己的探究欲。比如,在阅读了《祝福》之后,有的学生抓住“祝福”这一关键词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人物的名字来为文章命名呢?《孔乙己》《少年闰土》等作品都是直接以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样的标题不是很好吗?这篇文章为什么不是《祥林嫂》,而是《祝福》呢?”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祝福”这一关键词,深入地阅读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发现祥林嫂命运多舛,类似丈夫去世、儿子阿毛被狼吃了这样极其偶然的、无法预见的灾难也出现在她的生命历程中,以鲁四老爷为首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断了她的活路,可以说她是无路可走的。作者还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与“祝福”相关的场景。将这些细节联系起来思考,不难发现:他人准备过年的喜庆、忙碌和祥林嫂走入绝境的悲惨、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文章以“祝福”为题更具反讽的意味,也更能体现封建礼教的“杀人不见血”。

除了文章的标题,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多关注文眼。比如,《项脊轩志》中的“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学生读罢不免生出疑问:作者因何而“悲”?又因何而“喜”?对这“既悲又喜”的情感到底该如何理解?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去阅读文本,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三、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活动

当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后,教师应该适时带领他们跳出本文,与之拉开一定的距离,开展对话活动,让他们与作者、自己或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丰富其阅读的体验,培养其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离骚(节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渔父》作为补充材料,请学生在阅读材料、疏通大意的前提下自由選择扮演屈原或渔父,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沉浸式对话。屈原出于身名门,被家人寄予厚望,洁身自好,不愿意“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意“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与人同流合污的独行者。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要矢志不渝地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渔父则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他耐心地开导屈原:当“世人皆浊”时,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而要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事态度。人生在世何必拘泥于一种活法?他们沉浸于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

又如,在讲解《大战中的插曲》时,教师可以布置写采访稿的任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这一任务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的空间。有的学生写与聂荣臻的对话,询问事发之时的一些细节,侧重表现聂荣臻的顾虑、纠结与深明大义;有的写与孤儿的对话,询问事发之后的一些情况,着重表现孤儿当时的害怕与此刻的感恩;还有的在采访稿中设计了与日本记者对话的环节,较好地展现了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主旨。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与外延,让他们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