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跨学科资源融合教学研究

2023-08-13文|

新课程 2023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语文课法治

文| 刘 丹

在初中阶段,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也是教学的难点科目,很多语文知识以及课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导致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门学科的资源授课,通过展示不同的学科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运用方法,同时增强语文课堂的活跃性、多样性、实际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高效地理解语文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一、通过历史课程资源展示语文知识

(一)借助信息手段将历史融入语文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与历史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文及相关知识点。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历史与语文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历史资源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在授课之前,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历史课件,通过历史教材内容或网络资源准备课件内容,将与语文知识相关的历史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将历史课件展示出来,同时讲解其中的历史事件以及语文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在观看历史课件时,能够更加顺利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了他们对文章思想的理解效率,增强了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时,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有关“白求恩的个人简介以及相关情况”,将白求恩的人物资料详细地展示出来,并搭配上更为直观的图像或者人物影片。在正式授课时,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白求恩历史资料课件,并讲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白求恩,提高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同时利用直观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特殊背景,激发学生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部编版教材中,初中语文内容的整体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逻辑性强,当学生无法高效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在“跨学科”模式的带动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授课,将语文和历史进行巧妙融合,增强语文教学的带入感。在开展历史情境教学前,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语文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而后通过查询初中历史教材或者其他历史事件,创设出语文历史情境,以此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以历史情境的方式展现。在实际授课时,语文教师运用历史情境,同时围绕情境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工作。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历史情境中,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思想,还能够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以及思想意识。

例如,教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时,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孔子的弟子”以及《论语》,可以开展“历史情景剧活动”,让学生亲自表演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故事”,如“孔子拜师”“孔子周游列国”等,让学生以演绎的方式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体会孔子、《论语》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研究《论语》的热情,并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能力。

二、结合地理知识开展跨学科语文课程

(一)将地理现象和语文课文相互融合

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与风景有关的文章,为学生呈现出壮美秀丽的景色,这些内容与地理有着紧密的关系,不过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无法将地理资源直观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理解效率,为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方式进行地理、语文跨学科教学,将语文和地理进行高质量的融合。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总结课文中的地理元素,而后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相机、手机、电脑等方式搜索地理元素,将各式各样的地理资源以直观的方式保存下来。在实际授课时,教师一边讲解语文课文,一边展示地理元素,增强了跨学科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通过地理理解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需要利用地理教材或网络工具呈现地理资源,围绕课文内容,将气候、经度、纬度等地理知识进行展示,同时下载各个地区季节特点的图片等内容。在教学时,教师要一边呈现地理素材资源,一边将《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内容教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地理资源,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了解,不仅能够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还陶冶了情操,重视气候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利用地理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文

为了让学生对语文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地理活动的方式增强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根据语文课文描述的内容,完成不同的地理活动,进行语文地理实践活动。语文和地理两门学科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教师在“跨学科”模式的引导下,可以围绕教材中语文课文内容以及地理内容寻找合适的生活地理环境,将语文、地理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生活场所进行跨学科的地理活动,同时根据语文知识以及课文提出相关问题,在地理活动的带领下,可以深入地研究语文课文以及语文问题,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帮助初中生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开展地理动手制作活动。在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梳理本篇文言文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桃花源”的地理构造、内部结构以及其他地理因素,而后教师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桃花源呈现出来。学生需要利用身边的剪刀、尺子、纸壳等素材完成桃花源的制作活动,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描述的场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三、利用美术作品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文

(一)展示与语文相关的美术作品

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传授学生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为了实现当前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授课,将语文和美术有效融合,以此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提高初中生的思想意识。在授课之前,语文教师要总结归纳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类型,而后可以在初中美术教材或者网络当中搜索对应类型的美术作品,同时将美术作品的绘画技巧以及表达思想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将准备好的美术作品呈现在语文课堂中,并围绕美术作品和语文课文进行详细的授课。学生在欣赏美术画作时,可以了解语文课文讲述的内容,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而且通过美术画作,还能体会作品以及语文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有效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例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时,教师可以根据“大雁”这一主题在网络中下载“王守谦《千雁图》”作为教学的素材。在授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千雁图》,并结合画作对比讲解课文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大雁,对大雁的形象有深刻的记忆,同时根据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

(二)开展语文绘画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部分语文教师发现学生无法积极地研究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利用“跨学科”教学模式授课,通过开展美术绘画活动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语文教师先要了解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美术知识类型和绘画创作技巧,在设计绘画活动时,能够使美术资源充分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利用绘画的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利用绘画模式,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率,让初中生深刻掌握语文知识点。

例如,教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时,语文教师为学生简单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根据理解进行绘画创作。学生需要创作出两幅画作,一幅是课文中的“故乡”,另一幅是自己心中的“故乡”。通过绘画的方式,学生可以增强研究语文的兴趣,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在实际绘画中,对“故乡”的情感有深刻理解,提高思想品质。

四、利用道德与法治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一)结合生活事实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部分课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生活、道德与法治、语文三者进行融合,利用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优化初中生的思想。在授课前,语文教师应当详细提取语文课文中包含的道德与法治内容,而后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寻找对应的生活案例,通过真实的事件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授课时,教师要先展示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素材,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事件与知识内容。这样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案例可以大致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有助于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而且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例如,教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语文教师可以展现生活化道德与法治内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可以下载“社会中积极的事件”“国家的伟大举措”“国家制度带来的便利生活”等。在实际授课时,教师一边展示“生活中的政治元素”,一边授课,使学生体会到国家的伟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知识和思想,还能够让学生产生爱国的思想意识。

(二)利用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带动下,初中阶段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初中语文教师采用跨学科授课时,可以通过创设政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语文知识设计道德与法治知识问题,将语文课文以及道德与法治问题展现出来,增强语文自主化教学的引导性与针对性。在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深入研究语文知识,同时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指导,对语文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另外利用道德与法治问题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分析、交流、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时,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思想精髓,可以通过“国家外交”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寻找相关的外交内容,如“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为学生安排介绍当时情况的纪录片。在正式授课时,语文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内容,同时将学生分成研究组,而后让学生讨论问题,如“通过观看外交视频,总结文章表达的思想”,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外交视频和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更加具体地研究课文内容,可以高效掌握《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知识以及思想,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总之,“跨学科”属于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师要围绕语文教材内容寻找适合的跨学科素材,同时利用信息化、活动化、自主化及引导化等方式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引导下快速理解语文知识,掌握文章的思想,同时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思想意识以及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语文课法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