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2023-08-13文|

新课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

文| 吴 迪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明确了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肯定了地理知识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授课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增强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初中地理教学要从区域认知和认识全球两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地理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动力和优秀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运用地理、服务家乡、尝试解决各类地理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解析

地理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兼顾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方面,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少年。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人类活动开展要秉持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推进自然绿色发展的正确理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综合思维倡导学生要系统、动态、辩证地来看待问题,结合该地的地理要素,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坚持求真务实认识地理环境,从人地关系入手,形成科学责任精神。

区域认知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地理空间观念,让学生围绕特定空间区域认识地理、运用地理,对人地协调观进行直接应用的有效思维方式。区域认知强调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地理空间观念,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对世界地理加深理解,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地理实践力则是指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事件等综合性学习拓展活动来生动学习地理,加强探索地理的有效方式。地理实践力的养成以人地协调观为价值指引,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为基本能力,凸显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二、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

通过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可以有效认识到良好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融入地理实践活动,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方法来研究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形成和谐共生理念,同时可以结合对地理要素的分析,形成综合发展视角,具备崇尚真知、大胆思考的科学品质。这个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让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同时进行有效实践,进一步细化知识学习效果,丰富情感体验,改变对地理学习的抵触心理,充分认识地理知识研究的丰富视角,增强主动运用地理、研究地理的热情,对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产生积极向往。

(二)有助于丰富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单纯围绕教材来教学,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意识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全球、认识区域,进行地理实践,运用地理工具确定实验方案,借助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野外观测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认知信息技术背景下地理学习活动的鲜活、有趣。开放地理学习的视角,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信息科技、数学、生物学、美术等多门课程学习地理、了解地理,勇于创新,更有助于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理解。

(三)有助于带动地理教师创新意识的稳步提升

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落实,不仅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助力,对教师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服务学生学习发展,彰显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引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巧妙引导、智慧点拨,与学生精彩互动。要想让学生理解严谨的地理学习体系,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还需要教师学会运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带来多彩学习体验,加之课堂上虚拟仿真技术、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这些都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考改革工作的深入落实,地理教学还要重视对前沿信息的有效融入,这也需要教师在落实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重视对前沿地理信息的有效捕捉,浏览网站与教学资源平台的优秀内容,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理解。可以说,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可以推动师生共成长。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

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坚持以生为本,既要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又要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思维僵化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设计、情境引导、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有效的表达空间,在课堂之外加强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结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节奏,重视学生主体体验,允许学生大胆尝试;珍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一些出错、试错的独特学习体验,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进一步优化教学指引,确定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针。这些措施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扮演好指导者、陪伴者、促进者角色,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样才能达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知识应用

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凸显对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区域地理,可以让学生阐述当地气温分布的情况。对气温特征的生活化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识别气候,判断气候特征,进行气候预测。鼓励学生开展地理实践,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对月亮与地球的位置、月球的形态进行直观记录,并结合对月球形态的判断,让学生尝试认识农历,感受先贤智慧,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循序渐进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全面联系

地理学习切忌单纯围绕某一方面展开,而是要具备普遍联系的思维。教师可从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关系入手,引导学生认知区域地理,对地理建立一个多维立体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动性。为了改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生硬记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能科学分析的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例如,让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来认知地理区位,分析当地的一些气候条件,认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重要信息,建立对地理的全面认知,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渠道、多形式来探索地理,形成全面联系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前沿地理知识,让学生尝试构建模型来有效分析。例如,针对2022 年北京冬奥会精彩闭幕,挪威夺得奖牌榜榜首,让学生分析挪威有哪些开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下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国为意大利,让学生分析一下意大利城市米兰与科尔蒂纳丹佩佐适合举办冬奥会的特征有哪些,这两个城市分别适合进行哪些冰雪项目的建设。总之,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知识,关注前沿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切实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积极对策

(一)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

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落实,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有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围绕主题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为了推进主题任务的丰富展开,教师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接着将目标任务有效分解,让学生尝试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参与讨论探究,构造活力课堂。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有效观察,推进科学指导,真正立足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一节课为例,围绕黄土高原让学生认知区域地理,了解当地居民生活,需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来共同推进。学生先对黄土高原的地形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结合秦汉时期、明清时期及当前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综合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从时间角度认识黄土高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要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区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想一想,为什么当时这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黄土高原有哪些独特地形孕育了农耕文化?即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气候、人文、水文条件分析人类生活轨迹,认识到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要价值。

(二)应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代入感。即通过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具备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建立综合思维。以地理学科问题引导学生交织应用多元教学资源,即对地理的图像、数据、人文景观等进行综合应用,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地理学习中,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就是与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如2022 年7 月份,河南发生近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水;2023 年3 月20 日晚,马拉维灾害事务管理局发布通报说,热带气旋“弗雷迪”引发的洪水、强风和泥石流等灾害已在该国南部造成499 人死亡、427 人失踪,超过50 万人被转移安置。这些事件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就在身边,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生命安全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对天气、气候与自然灾害进行有效区分,想一想,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办法,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常见预警信息,学会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理念下地理学习活动的落实,还要凸显地理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让学生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分析区域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落实,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地协调观。比如,“中国的水资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除了立足课堂,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整体状况,还可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当地水资源储备的情况:为了改变水资源短缺现状,人们进行了哪些探索?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对东线、中线城市产生了哪些社会效益?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来直观记录实践行动过程。还可以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杜绝水资源浪费问题,进一步讨论如何加强水资源的利用。这类地理实践活动的落实,可以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引发学生学习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也能向学生渗透人文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景观之美、艺术之美、生态之美,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度提高地理学习综合效果,具备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又能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积极进取的观念。

总之,为较好地开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服务意识,应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有效应用教材所涉及的资源,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切入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究,形成思辨氛围,提升学习深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师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最美教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