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初探

2023-08-12董兰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

董兰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们的结合使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学习数学的实践目的和用途,同时也让学生悟到了学习要联系实践的道理和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平台的构建、应用意识的培养及任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创设情境 构建平台 培养意识 任务评价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强调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最终指向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课标在学习内容形式层面加入了“实践与综合运用”选项,旨在以更丰富开放的主题、素材、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参与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探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生动情境”“现实情境”等实践化的数学学习模式,指引着教师从学生的实践真知和生活经验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选择与其息息相关的话题,或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促使其通过实践探索和发现,逐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形成对世界更加深入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对钟面有更深刻的了解,能更准确、快速地认读钟面时间,积累更多有关时间的生活经验,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在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后,教师增加了“我的一天”主题汇报环节,学生制作钟面,边拨钟面时间边介绍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在此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了数学,感受到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体验感、代入感等都很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

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对“时、分、秒”的学习和认识固然重要,但“我的一天”的主题汇报更具实践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更加具有实效性。一方面,主题汇报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评价与反馈,是对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回顾与反馈,更是对后续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正向指引;另一方面,这是典型的基于教学内容的实践情境创设,对学生来说它比传统的说教式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更好。因此,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必须注意创设情境,把学生的“生气”激发出来,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将其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建立评价机制,促进自主发展

学生喜欢在合理、适切的评价体系中体验成功。这种体验的快乐不仅仅存在于结果,更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继而衍生出获得进一步发展与成功的愿望和动力,形成原动力。学生通过评价反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和探索数学问题,这不仅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评价与反馈”的过程是什么?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比引导学生实践验证更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方式了。相比问答式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操作性更强,更受学生欢迎。那么,在具体的课前设计和课堂实施中教师应如何做呢?下面,笔者以课例的方式提几点合理的教学建议。

(一)发掘教材,精心选择综合实践性作业的内容

综合实践性作业一定要强化其综合与实践功能,可以分成调查、操作、探究和应用四个类别。以笔者的亲身教学事件为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当时笔者为综合数学教学与实践准备了相当多的内容:

(1)了解家里的用水情况,设计节水方案。

(2)用七巧板拼图形。

(3)找自己喜欢的物品,估一估、算一算周长,并记录数据。

(4)举例说说1秒钟、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5)通过上网或查资料,解决“多长的睡眠时间才算充足”的问题。

(6)为旅游选择合适的方式,了解所需的时间。

(7)掷一掷。全班玩掷骰子游戏,从中深入感受、发现,研究可能性的大小。

以教材为例,在学生认识了“秒”,知道了“1分=60秒”后,教材中呈现了这样一组题目:第1题是情境呈现,学生对着钟面数秒感受1分钟有多长,第2题是“试一试,一分钟能做什么?”。图中出现了“踢毽子”“画画”“走楼梯”“写数字”四个场景,并再次提问:“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1秒钟呢?”调查记录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具体感受1分钟、1秒钟有多长,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这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很难用语言描述。因此,教材呈现这样一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1分钟、1秒钟的长短,把抽象的感受具体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尝试,在实践中获得了真实经验,这样建立起来的“1分钟”“1秒钟”的概念就会更具体、更深刻。

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或者将相关材料进行整合,特别是教材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如“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作业内容时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兴趣,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类、活动类的作业。

这类实践活动,并非教师在课前设计首创的,而是结合书本上的实践类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创生的,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寻找实践素材时,教师要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和素材。

(二)注重过程,丰富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方式

数学综合实践性作业具有实践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评价方式要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反思,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教师应立足于鼓励、激发与引导,充分考虑“过程性”“全面性”“激励性”等原则,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如果单从方式层面谈论评价是否适切,可以采用多种评价组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评价,如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初评作业,然后组内对评价的初步结果进行简单交流,再在班内进行评价展示,教师可以结合之前两轮的生生评价进行班内总评。评价不只是针对作业中呈现的书面材料,还应关注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作品成果等方面,并且以定性评价为主。

设计综合实践性作业,不只是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与强化其数学技能,也不是单纯地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更应关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探究平台,引导主动参与

教育教学向优质化发展,需要专业的探究平台。这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积极、鼓励探究的学习环境。这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出发,如组织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等。

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设计一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对人民币的认识。在购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进行设定,如学生只有付正确的价钱才能购物成功,这样学生不仅能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积极参与活动,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加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平台,还让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了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培养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行合一的课堂习得是灵动鲜活的,这种课堂习得的范疇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唯有在学习实践中习得的知识、技能、思想,乃至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交往体验和心理感悟才是最具体、真实、深邃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使其向形成数学技能的方向发展,让其体验善于利用课堂习得达成生活所求的快乐。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探寻数学内容之间的本质关系,巩固所学内容与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数学实践等方面的兴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指明了实践方向并提供了平台,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构建、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是教师执着的追求。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注入活力奏响高中政治课堂美丽的华章
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尝试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