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要求下的应用型院校“一流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3-08-12赵临龙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新时代发展

摘 要:一流学院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趋势,但不同类型的高校一流学院建设有着差异性。以安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一流学院建设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学院建设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从其发展历程中给出一流学院发展的启示,并且围绕应用型院校一流学院建设的新要求,通过质性法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6个“以”的方式,全面推动应用型院校一流学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应用型院校;一流学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958年安康大学(专科)诞生,2006年安康学院升为本科院校。[1]安康学院数统学院与学校同步发展,从数学科发展到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学院发展状况

安康学院数统学院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使学院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一)学院专业发展

1958年设安康大学数学科,开办数学教育专业;1982年复设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仍有数学教育专业;2006年更名为安康学院数学系,开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9年开办统计学专业;2013年成立安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1]

2006年学校升本,全面推动学院内涵发展,狠抓教学质量工程,突出示范专业特色优势,使数学专业(师范)先后成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并且在一流专业建设中,获省级一流课程: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与实验,在省内形成一定优势。

在全校性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中,以全国高教中心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案例》等项目为引导,推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促使“高等数学”成为省级精品课、省级资源共享课,并且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截至2022年年底,学院共获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0项(见表1),尤其是陕西省一流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提升了学院在省内的知名度。

(二)教学科研发展

学院升本以来,围绕专业内涵建设,以及针对大学数学等课程教学研究,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获省级和高教中心教学项目5项。

同时,加强教学研究与案例设计应用,获省级基础教育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见表2)。尤其省级教学成果奖,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发展,再到突出数学教师优势,其成果极大提升了数学专业建设的影响力。

在转型发展中,围绕旅游研究获批一系列项目,尤其2013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构建研究,著作《中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构建研究》[2]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重要的是项目研究,促使中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上升为中国中西部南北经济带研究,获批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精品文库资助项目《中国中西部南北经济带构建研究》,著作《中国中西部南北经济带构建研究》[3]获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22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地方服务中,围绕安康市经济发展,获批系列省级科研项目,在安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完成的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奖共8项(见表3)。成果不仅提升安康地方的知名度,使安康市成为我国西北、西南、华中的区域“中心”(自然国心),[3]更重要突出数学专业的理性思维在人才培养的创新作用。

(三)教师学生发展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学院始终重视教师发展,做到师德与业务协调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教师高职称比超出50%,还有二、三级教授;研究生比超出60%,还有海归学者。教师中有陕西省教学名师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高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曾宪梓全国优秀教师奖等获得者。[1]学院通过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的“赛研”科技创新文化活动被学校授予“一院一品”校园精品文化品牌。先后获国家、省级奖项300余项,其中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优秀团队3项,“挑战杯”竞赛奖4项,数学建模奖80余项、获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奖30余项,大学数学竞赛奖200余项,首次参加西北五省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获三等奖,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篇)。近百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并继续学习考取博士10余人。[1]

2010年来,学院与相关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0余名,其中获硕士毕业优秀论文2人。2015年教育硕士(数学学科教学)被学校确定为硕士点培育学科。

二、学院发展历程的启示

学院的发展历程,记载在《安康学院校史》[1]中,对于应用型学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国家高等教育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高校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将省级重点专业发展到特色专业、一流专业,成为陕南陕北同类型学院唯一的“数学”一流专业。

(二)社会服务,转型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精细化,应用型院校服务社会、转型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主动走社会服务转型发展之路,学院和教师得到较好发展,教师成为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领军人物,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4]

(三)学院发展,要素领先

高校深层次的发展,更加突出核心競争力,尤其当今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核心竞争力决定和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坚决围绕学院发展的核心指标,积极行动,发挥优势,攻坚克难,争创成果。从省级特色专业到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从省级精品课到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等,凸显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全面推动学院和谐发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成为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的学院。

三、一流学院建设的思考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潮流,推动应用型院校社会服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和付诸实施。

(一)以分类办学为契机,推动学院和谐发展

各个高校的优势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发展路径。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院校、应用型院校、技能型院校。[5]应用型院校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优势,成为新时代高校发展的特色亮点。来自国家教育发布会信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第一,高等教育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第二,高等教育分层次发展将更加明显。我国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难度进一步加大,会逐步走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第三,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实用性道路。高等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6]应用型院校服务社会是学校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因此,应用型院校要牢牢抓住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在转型发展中努力做好社会服务,不断增强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升,从中彰显区位特色优势,推动学院健康和谐发展,立足于高校发展之林。

(二)以核心指标为目标,促进“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高等教育实施“双一流”战略,推进学校整体发展。应用型高校“一流学院”的建设,重点做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有其目标要求。如省级一流课程,要求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团队、教学研究、科技成果、社会反响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绩。因此,核心指标引领“双一流”的建设,加强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教师要由教学型向双师型发展,在行业服务中得到发展,争取相应的科研成果,并将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用实例指导学生的实践,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推动学院全面发展。

(三)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

2021年3月11日,國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7]应用型高校教师转型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担当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应用型院校教师要从政治高度,将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落在自己肩上,承担起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转型发展,为教师教书育人提出新要求,也为教师发展带来契机。教师通过转型发展,了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应用型人才训练;教师通过参与问题讨论,弄清楚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教师通过社会服务,获得相应的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应用型人才的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型院校教师转型发展,将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成为“双师型”教师,使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大创项目、论文撰写、成果总结等,得到较好的训练,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以服务社会为方向,推进应用研究扎根大地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8]这为应用型院校科研指明了方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战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由于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学校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不仅是学校立足地方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呈现学校区域特色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应用型院校相关的应用性研究,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以问题寻找研究课题,并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地方建设中,推进应用研究扎根大地,巩固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地位。

(五)以专业技能为手段,形成解决问题有效方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科学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数学建模的工具作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武器。对于许多“线性无关”的自然科学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都可通过数学建模逐步转化为“线性相关”问题获得解决。统计学专业,不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信息处理的统计软件,成为大数据问题分析的强大武器。对于各种“离散数据”的自然科学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可以通过统计信息处理揭示问题内在的“规律”,给出科学的决策。因此,专业学习与理论应用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特别对于理论的应用给予足够重视。

(六)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应用人才综合能力

《纲要》对学生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国家长久治安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文明素养,就需要文理融合,形成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就需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要增强学生实践本领,就需加强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形成对实际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养成用数学和统计的专业方法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行玉.安康学院校史20082018[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7.

[2]赵临龙.中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构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赵临龙.中国中西部南北经济带构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4]赵临龙,黄志贵.应用型高校教师“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3(01):9599.

[5]赵临龙.新时期应用型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2(38):14.

[6]教育部官宣重磅消息,高等教育迎来三大发展机遇,应如何把握?[E].网易,https://www.163.com/dy/article/H7JU436D0552230G.html.20220517 23:21: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001).

[8]丁元竹,沈艳,刘培林,等.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J].管理世界,2021,37(09):135.

研究项目: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BY158)

作者简介:赵临龙(1960— ),男,西安人,硕士,二级教授,研究方向:数学与统计应用、旅游项目开发。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新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
试论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