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炎预防三字经

2023-08-12苏坤涵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蛔虫作息胆囊炎

苏坤涵

胆囊炎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作息规律等方面息息相关。胆囊炎是可以预防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作息安排,可以降低胆囊炎的发病风险。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呢?

管住嘴:避免“病从口入”

胆囊炎多是“吃出来的”,三餐规律和营养均衡是预防胆囊炎的关键。三餐定时、定量,可以促进胆囊有规律地排泄胆汁,有助于消化吸收。一日三餐,以两餐间隔4~6小时为宜,用餐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三餐定量同样重要。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三餐应均衡搭配,譬如,早餐营养充足,午餐种类丰富,晚餐容易消化。如果不吃早餐、太晚进食,甚则一日多餐;或者过饱过饥,偏嗜辛辣、油腻、黏腻食物,那么胆囊排泄胆汁、促进消化的生理功能将受到影响,进一步产生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问题,则不可避免胆囊炎的发生。

一份营养均衡的健康食谱是预防胆囊炎的关键。当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三高”群体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并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能够引发血脂的代谢紊乱,同时也会增加胆囊排泄胆汁降解脂肪的工作负担,进而刺激胆囊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炎症反应。所以,预防胆囊炎应避免过度的高脂饮食,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坚果类食物及动物内脏,选择低脂、清淡的食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做到粗细搭配、荤素均衡。此外,优质蛋白的充分摄入也是健康食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更是免疫力的“加油站”。饮食中优质蛋白的充足摄人有助于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细菌、病毒感染的防御力量,可以有效起到预防胆囊炎症的作用。常见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瘦肉、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及豆类、豆制品等植物蛋白。

迈开腿:实现“身心协调”

生命在于运动,胆囊炎的预防同样需要健康、适度、有规律的身体锻炼。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及无氧运动,消耗多余的脂肪能量,达到减脂瘦身的目的,并能够降低基础血脂水平,减少因血脂代谢异常所导致胆囊炎症的风险;另一方面,适度的锻炼身体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肝、肾等器官对有毒物质的代谢,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御因腹腔内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所导致的胆囊炎症。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密不可分。情绪心理的稳定与健康息息相关,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激素分泌水平,进一步影响胆囊等内脏的生理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乐观、豁达的人很少出现胆囊炎。所以,学会调节情绪尤为重要,合理的作息安排、充足的睡眠以及健康、适度的身体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对心理健康亦起着积极的影响。无论是慢跑、登山、骑车等户外有氧运动,还是俯卧撑、潜水、肌肉训练等室内无氧运动,抑或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操,都是预防胆囊炎较为有益的锻炼方法。

勤体检:做到“未病先防”

胆囊炎较常见的病因包括胆囊结石、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蛔虫等。临床中,很多胆囊炎患者同时存在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或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因此,定期体检在预防胆囊炎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胆囊炎的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这些血清指标化验,可以提示胆囊炎症的程度以及胆囊功能的异常情况;消化系统彩超是临床检查胆囊结构及功能最为常用的一种仪器检查手段,可以探查是否存在胆囊结石,评估胆囊壁的厚度,判断是否存在胆囊炎;上腹部核磁共振则可以较为精准地探查胆管内是否存在细小结石及胆道蛔虫。

“治未病”是现代疾病预防中较为流行的概念,更是传统中医理论的精粹。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前提前判断、干预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生風险。在胆囊炎的“治未病”策略中,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健康适度的身体锻炼以及定期规律的体检项目,均是重要的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早发现、早干预健康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生活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蛔虫作息胆囊炎
爱心健康作息表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