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常利”诞生记

2023-08-11金立畅李寅初

世纪风采 2023年8期
关键词:合资常州继电器

金立畅 李寅初

1984年9月15日上午,在常州市区清潭路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常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利”)诞生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为具有标志意义的“第一个”,常利是怎么诞生的?它后来的发展情况又如何?本文在钩沉原始档案的基础上,还原了这一历史过程。

一、历时一年半,呱呱坠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常州开始了摸索自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收利用外资之路。当时,一些与常州有外贸合作关系的外商开始注目常州,来自中国香港的好利来公司(以下简称“好利来”)即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以销售电子零配件为主业的贸易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眼光却很独到,很早就到南京、常州等内地市场寻找合作机会。

好利来与常州初次接触是在1983年。当年3月11日至14日,应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邀请,好利来董事长黄汉侨、董事范凤光到常州、武进、溧阳等地考察电子元器件生产厂。两人参观了常州无线电元件一厂、武进礼河电讯元件厂、溧阳电子设备厂,与常州电子行业的代表初步交流了合作生产、销售电子元件的想法。

考察结束之后,双方继续保持联系,酝酿合作事宜。11月10日,在广东深圳,来自常州市经委、市电子工业公司的代表与好利来达成了更明确的合作意向。双方商定:建立“常利电子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接插件等电子元件,总投资额为250万元人民币,投资比例我方为70%,港方为30%,年生产能力为1.5亿件。当时前期与好利来接洽的常州无线电元件一厂、四厂等相关生产车间已划拨至常州继电器厂(以下简称“继电器厂”),所以由其与好利来签订合资意向书。

中外合资办公司,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常州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为了办好第一个合资企业,从深圳归来之后,常州一方开始组织人马,进行项目论证,详细分析合资经营的基本情况、国内外行情、经济效益。此时的继电器厂也实力颇强,全厂职工近千人,固定资产约500万元。工厂生产接插件已有18年历史,品种60多个,年产能力80余万件,在数量上具有一定规模,在技术上有一定基础。双方合资前景十分看好。12月13日,常州市经委、市计委、市进出口办正式向江苏省计经委、省经贸厅上报项目建议书、意向书。此外,常州还特别召开了认证会议,来自常州市经委、计委、进出口办、侨办、财政局、税务局、劳动局、环保局、工商局、供电局、对外贸易局、商检处、中国银行常州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常州支行、常州建设银行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讨论,为双方草拟的合同、章程把关。

在等待上级批复的同时,双方代表继续谈判。1984年4月4日至10日,常州市经委、市进出口办、市电子工业公司、继电器厂等相关单位代表与好利来又在常州进行了多轮谈判,共同讨论了合资的可行性方案、合同、章程草案。这一次谈判基本敲定了合资开办常利的各项事务,主要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确定名称,改定为“常利企业(中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里加上“(中国)”,是着眼未来,考虑将来企业发展壮大了,可以在香港等地区和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二是调整计划。原计划总投资250万元,现扩大为500万元,分两期出资,第一期出资288万元;原计划年生产1.5亿件产品,现调整为第一期年产6500万件产品,后期再看市场情况而定。合营期限定15年。

三是明确职责。好利来负责70%的产品外销,继电器厂负责30%的产品内销。销售价格,参照当时的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确定。继电器厂负责提供厂房、生产辅助设施、职工福利生活设施,以及申请生产所需的水电煤、国内设备、材料的采购、交通运输的联系。好利来负责国外原材料的采购,先进设备、技术的引进、安装、培训等。

四是商定管理模式。确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甲方4名、乙方3名董事组成。董事会设董事长、副董事长,聘请名誉董事长、顾问各若干。董事长由甲方担任,副董事长甲乙各自委派。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由甲乙双方轮流担任,乙方首任。

此后,常州、香港双方继续紧密沟通,持续推进开办常利的各项工作。5月20日至25日,双方在广州再一次谈判,讨论合同、章程。5月30日,雙方移师深圳,正式签订合同、章程。7月11日,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正式批准,并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签发合资企业的批准证书,批准了合资的协议、合同、章程。稍后不久,常州市人事局也批复了向常利委派干部的报告,常州一方委派熟悉电子工业工作的王恩聚任董事会董事长,常州继电器厂的厂长徐焕林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高国兴、王耀文任董事。好利来则委派黄汉侨担任副董事长、范凤光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邢建忠任董事。至此,常利开业已经完成所有筹备工作。

9月15日,常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常州市副市长韩兆春为开业典礼揭幕并致辞。他代表市政府向常利表示热烈祝贺,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热情的关心和支持,把常州的合资事业办得更兴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潘鹤林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委托,向常利颁发了开业证书。至此,从1983年3月,好利来首次到访常州洽谈合作,到1984年9月常利正式开业,前后历时一年半。

二、迎难而上,扭亏为盈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如何办好新生的中外合资企业,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常利开办之初,预料之外的困难接踵而至,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种:一是合资双方磕磕碰碰,一度不畅;二是管理体制束缚,影响生产经营;三是社会思想观念冲突,争议不息。兹举数例,分述如下。

常利开业之初,继电器厂与好利来一度合作不畅。合资之前,常州一方对好利来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口头、书面介绍,对它真实的市场销售能力、国际市场的信息掌握十分有限。开业之后,继电器厂迅速发现,好利来销售能力有限,无法兑现负责70%产品外销的承诺。双方对产品的成本核算、销售定价也出现分歧。更棘手的是,虽然双方在合同里约定了彼此生产、销售的责任,但却没有制定相应的处罚条款。对好利来无法兑现承诺的爽约,继电器厂也无可奈何,只能自力更生,开始艰苦地自行开拓市场。

雪上加霜的是,常利也迅速发现前期估算的生产成本也可能有误。原本打算生产的一款产品有90%的零部件需要电镀,但内地的电镀加工费要高出香港五六倍。如果不能尽快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无利可图,还要大幅亏本。为此,常利不得不从本来就不多的宝贵的外汇资金中分出一部分,从香港引进关键电镀镍设备和化工原料,增设电镀镍工段,自行进行零件镀镍,以图降低生产成本。

开办合资企业不仅对具体的经营者是个新课题,对相关的行政、经济管理部门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初期,常州的企业大多还是全民、集体性质,管理方式以计划、行政手段为主。面对新生的带有浓郁市场气息的合资企业,大到如何认识合资企业的性质、改革开放的政策,细到如何管理合资企业的职工、如何税收,都是要直面解决的新问题。常州税务局就曾经遇到一个常利“能不能享受‘华侨投资”的难题。当时.国家对“华侨投资”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常利开业之后,好利来一方就多次提出,他们属于港澳同胞,又是港方外汇投资,也应该是政策优惠的对象,要求享受“华侨投资”的待遇。好利来的投资到底属不属于“华侨投资”的范畴呢?常州税务局查不到相关规定,于是请示江苏省税务局,但省局也拿不准,又继续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最终,经过层层调查核实,认定:因为好利来投资常利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的贷款,并非全部是港商自有资金,所以按照当时的规定,“不宜享受华侨投资税收优惠”。

新生的合资企业经营方式也与以往的全民集体企业大不相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集体企业的产品销售往往依赖行政指令,对出境考察市场、洽谈合同的需求并不大。而像新生的常利,则因为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出境需求很频繁。当时出境审批十分严格,审批时间长、流程多,企业提出出境申请之后,需要从市政府到省政府,再到国务院港澳办的一层层审批,一切顺利的话,需要3个月左右。常利开办初期,急需赴日本、香港等地进行技术考察、商务洽谈,但往往因为审批流程太长,而不能如期出境。有一次,常利计划赴日本商谈模具制造和电子元件的合作,同时参加10月份在大阪举行的日本电子展览会,但审批耗时太长,手续办下来的时候,展览会早已经结束了,错失了商机。

从开业起,常利就处于聚光灯之下,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常利的工资待遇。当时常州的普通工人月工资大多在四五十元,一线普通工人和厂长的差距不大。常利公司成立之后,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给管理层的工资待遇较为优厚,总经理月薪达500元。于是争议随之而起,有人向上级反映常利的相关负责人工资“比省长、市长还要多”,出外考察市场被传成是旅游,“玩遍了日本”。公司实行经营承包制后,又因为给合资方、合作厂商发了奖金,也遭非议“给资本家和协作厂发奖金是损害和侵占工人利益”。

开业之后的常利虽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但是常利人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开业后不久,为了扭转外销上受制于好利来的被动局面,常利做了两个调整:一是积极主动开拓市场。面对节节亏损的局面,通过向深圳、广州等地派驻代表,通过各个口岸公司组织出口,初步扭转了外销上被动的局面;二是调整管理层。常利的第一任总经理是好利来委派的港商范凤光,原定任期4年。1986年9月,合资双方一致决定提前两年更换总经理,由原继电器厂厂长徐焕林出任总经理。另外,在最初合资时,双方定的是总投资500万元,分两期出资。1986年3月,双方缴清第一期出资的288万元。1987年9月,鉴于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双方决定不再进行第二期投资。

在各方的努力下,常利迅速扭虧为盈,生机焕发,呈现出“志在常利,创汇创利,各方有利”的良好风貌。1986年,利润0.7万元;1987年,利润55.4万元;1988年,利润169.8万元;1989年,利润279.06万元;1990年,利润112万元。与此同时,常利也开拓了多条生产线,各种插头、插座、开关、电视天线连接器、载波连接器、收录机用条列式连接器畅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常利生产的带插头电源线还获得了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总分第一名,被列为江苏省优质产品,公司也获得“先进技术企业”称号。到1992年,常利已累计创汇636.01万美元,实现利润954.72万元,上交税利1207.76万元。据测算,至此,按照合资的合同,继电器厂实际投入201.6万元,分得股利35 3.13万元,好利来实际投入86.4万元,分得股利151.34万元。从投资回报率看,双方的投资不仅全部如期收回,而且回报丰厚,尤其是好利来,投资回报率高达175%。

三、开业15年后,落下帷幕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一批老的全民、集体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等种种原因,走向衰落。常利虽然多年来经营业绩平稳,但因为技术设备逐渐老化,市场、产品研发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而逐渐在全国同类厂商中丧失了竞争优势。到了1992年底,常利公司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当年仅实现利润11余万元,较上一年下降幅度高达96%。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也出现了失误,损失不小。公司资金运转也面临枯竭,当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近1500万元,两年以上一直没有往来的应收账款超过160万元,应付账款余额达437余万元。

此时,投资常利的最大股东常州继电器厂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经营困难,无力施以援手。合资方香港好利来也早已在南京、厦门等地布局,无心再问。合资双方貌合神离,常利事实上已经无力继续经营,陷入半停顿的状态。此后连年亏损,逐渐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1998年1月9日,常利召开董事会,与会者一致同意提前终止合资合同和章程,终止时间为1998年1月31日,香港的投资者放弃在常利的30%股权,一切债权、债务及清算工作则由继电器厂负责。3月17日,常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解散常利,要求其按规定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将结果上报,并向原登记机构注销营业执照。至此,从1984年9月常利开业,到1998年落下帷幕,企业前后存续15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常利之后,中大服装、远东服装、常泰建筑装潢工程等合资企业也纷纷在常州开业。合资方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作为常州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从创办之日起,它们就备受社会关注。虽然总体上看,它们规模还不大,但在此后的发展中,这些合资企业为常州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出口创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起到了良好的领头和示范作用。其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创办合资、合作企业的实践,常州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也开始更多地接触外商和国际市场,接受市场经济观念,一大批外经人才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一大批新企业、新产品从中萌芽,为常州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时攀)

猜你喜欢

合资常州继电器
常州的早晨
合资卖油怎么才不亏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合资股份买卖潮来临
缤越:合资SUV的克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继电器的应用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作用
泓格科技继电器输出模块-87061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