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3-08-10郭凤美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思考优化

摘要:美术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美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美术学科的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解决和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创新改进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在开展线上教学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线上美术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思考

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要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的育人蓝图,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学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任务已经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1]。美术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均有积极帮助,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及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职责[2]。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辅助,对丰富美术课堂内容、提升美术课堂活力及趣味性均有促进作用,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灵活应用的重视。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虽然教学改革的落实使得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改变,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而言,在美术教学中,仍有问题亟待解决,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陈旧

多年来,深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仍然存在 “重文化、轻素质”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众多中小学教师都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4]。然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应试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彻底改变的,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将学生成绩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参考,甚至是唯一参考[5]。

传统美术学科教师以自我为主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为主,课堂缺乏活力,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阻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创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但是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美术技巧,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关要求展开练习,使得学生习惯于模仿教师及课本内容进行画作[6]。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而且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不利于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此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进而容易影响教学质量[7]。且这种被动接受的美术课堂,还会逐步削弱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感,将美术学习看作是负担,从而阻碍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兴趣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认知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若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形式过于单调,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从而出现注意力跑偏、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睡觉或者说话等等不良情况[8]。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对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的引入给学生带来更丰富、强烈的视听体验,能够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了解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让美术课堂更有活力和趣味性,而且调动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直观的内容呈现,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与方法。这对于降低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接受度也有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美术学科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非常多,但教材内容及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教材以及教师口头讲解,往往会将美术教学局限于教材之内,这也就会在无形中局限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对于学生美术思维认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9]。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利用互联网来搜集海量资料、获得各种学习资源,从而可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便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为学生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美术历史、中西方美术作品等等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丰富的美術知识,逐步延伸学生的学习深度,实现对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效果[10]。

(三)有利于延伸课堂时空范围

传统美术教学局限于教材和教师口头讲解,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以即时通信技术、共享技术打破以往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可以实现对美术课堂时空范围的延伸。尤其是进行线上教学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解决了学生不需要到校就能上课学习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钉钉、QQ等各类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来实现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实现交流和互动,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巩固和答疑。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美术教学情境

小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一些抽象知识、复杂知识的理解难度通常较大[12]。而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虽然相对于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而言有更强的趣味性,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其学习过程中不乏存在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若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示范演示,通常不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掌握。而这些未被学生掌握的知识,逐步积累起来就会成为学生美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及素养能力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则能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学情境的构建,还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其中,对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也有积极帮助。

例如,在学习和“色彩的和谐”相关的知识时,对于小学生而言,“色彩的和谐”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学生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同时学会运用邻近色来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及完整的画面效果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营造情境,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邻近色,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色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展示色轮表,带领学生感知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及变化规律,并通过多媒体视频方式为学生呈现邻近色的调配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知及了解程度。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等为工具展开实践练习,让学生在手动实践中掌握邻近色的调色方法,以及如何利用邻近色来实现和谐的色彩搭配。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相应情境的引导下,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持久的专注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实现教学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把控能力尚不成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美术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通常是分小组面对面坐着,其兴奋程度相对在普通教室上课更强烈。所以,学生们容易表现出爱说话、做小动作等现象,影响其课堂专注力。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可以利用精美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使其安静下来,专注欣赏课件内容,课堂纪律也会随之改变。且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的引入及播放,还可以融合更多丰富的美术作品、美术知识,可以让原本扁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立体起来,进而让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更鲜明、更丰富,为学生美术素养、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纹样”时,教师应该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有纹样的魅力图样,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同时,在学生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如“你注意到这些图片有什么规律吗?”此时很多学生会回答:“这些图案的外形和我们学过的数学图形很像,有些像正方形,有些像三角形,还有些像桃子或像树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及师生互动交流中产生对“纹样”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再调动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知识的内在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青花瓷器的特点,同时能够掌握青花瓷用具的绘画方式,就免不了要为学生展示一些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制作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真正为学生展示青花瓷器的实物,也无法将青花瓷的制作过程演示出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一教学困境就成了必然选择。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些青花瓷器图片,并通过图片放大、展示细节的方式,带领学生直观、近距离地观察青花瓷器,充分凸显出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播放青花瓷器的制作过程,促使学生对于青花瓷产生更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尝试绘制青花瓷器的兴趣。这样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带领学生感知青花瓷艺术美、了解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又能在引导学生欣赏青花瓷图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美术课堂

在特殊情况下,学生无法到校进行学习时,可落实线上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美术学科而言,线上教学不仅是学生居家的情况下落实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未来美术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钉钉平台来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和交流,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利用钉钉在线课堂等线上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实现直播内容保存回放的效果,便于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反复观看。这对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复习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意义重大。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钉钉、微信等平台为学生发送预习课件,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将教学重难点内容以课件形式发送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巩固强化。这样能够弥补单纯线下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美术课堂形式及内容、弥补单纯线下教学不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继续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融合的路径,切实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郭凤美 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

参  考  文  献

[1]黄群琳.论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渗透[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17):113-114.

[2]王惠君.巧用信息技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J].文理导航, 2021(33):11-12.

[3]苏丽云.与美同行静中求变:运用信息技術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教师, 2021(21):63-64.

[4]刘洪.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 2019(16):123-123.

[5]陈文君.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5(z1):329.

[6]王晓磊.优化信息技术创新美术课堂:关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欣赏中的运用[J].信息周刊, 2019(20):1.

[7]何正梅.活力课堂,教育创新: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深度融合探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9(01):223.

[8]史瑞.巧思活用以美育人: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04):726.

[9]夏徐帅.探讨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 2018(2):63-64.

[10]裴海云.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以浙美版四年级下册《安全标识》一课为例[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2(10):51-53.

[11]方霞.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03):125-126.

[12]罗朗.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美术教学:运用希沃白板技术优化学科教学[J].文渊(高中版),2021(06):166.

[13]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思考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民族文化的传承
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