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满意度的影响

2023-08-10刘莹张敏

健康之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刘莹 张敏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96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手术室常规干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满意度

胃肠道手术为常见外科手术类型,主要针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因腹部具有明显手术切口,此类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腹部切口疼痛及感染现象,造成局部手术切口难以愈合或愈合不佳,增加患者的治疗周期时长,延长住院时间,并且容易造成护理满意度下降,造成医患矛盾[1~2]。因此,积极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所可能发生的切口感染事件,以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提升患者满意度已成为临床护理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切口感染、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在医院行胃肠道手术的96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37例,女11例;年龄29~48岁,平均(36.20±3.02)岁;体质量指数18~29 kg/m2,平均(24.03±2.77)kg/m2;肠梗阻19例,阑尾炎15例,胃穿孔14例。研究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30~49岁,平均(36.78±3.11)岁;体质量指数17~29 kg/m2,平均(23.97±2.40) kg/m2;肠梗阻20例,阑尾炎15例,胃穿孔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衡性良好(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且符合相关手术指征;相关疾病经过临床确诊;患者在入院前并未发生感染;无腹部手术史;获得了家属的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脏器功能衰退患者;有表达障碍患者;处于昏迷期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干预

相关措施涉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交接等。

1.3.2 研究组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1)完善术前准备: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护士要积极、仔细地查阅患者资料,了解其基本情况,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耐心向其讲解手术目的、方法、预期效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嘱咐患者提前8 h禁食、禁饮,给予胃肠减压,同时完善术区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等术前准备;多数患者术前常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手术室护士需通过与其耐心沟通,针对负性情绪具体诱因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态度和蔼、语气亲切,通过向患者列举既往治疗成功病例来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信心,让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2)强化无菌操作: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加强手部卫生检查,所有人员在入室前需强化无菌操作,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完成术前洗手操作,一旦穿好手术服,只可于手术室无菌区域内进行活动。

(3)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非急诊手术给予合理排序处理,对于连台手术者要保证手术间隔>35 min,且在此间隔期要对手术室空气、环境等给予仔细消毒;让手术室处于一种正压通气状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性良好,合理控制温湿度,做好术中保暖,控制手术室进出人员的数量,防止引起交叉感染。

(4)切口护理:手术操作开始前,对术区皮肤给予严格消毒,并于切口部位敷贴3M皮肤保护膜贴;术中借助全层保护器保护切口,避免消化液等对切口造成污染;在切口缝合完成后,在切口部位使用高吸附性敷料,以便于更好地吸附切口渗液。

1.4 观察指标

(1)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良好,且无任何不良症状;乙级,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尚可,但局部有血肿存在;丙级,切口愈合程度差,局部有脓肿存在并且需要引流。(2)临床相关指标:手术、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胃管拔除、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3)并发症。(4)患者满意度:通过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包括服务态度(40分)、护理技能(30分)、心理指导(30分)三个方面,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胃管拔除、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肠道运动障碍、伤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满意度评分维度服务态度、护理技能、心理指导以及总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見表4。

3讨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在于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及手术部位遭受病原体的侵袭所造成,进而引起局部切口感染,导致切口愈合不佳[3~5]。因此,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种集环境干预、心理干预、病情干预为一体的护理模式,能够为胃肠道手术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从而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6~7]。手术室护理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无菌操作;二是预防切口感染[8]。操作过程中注重无菌操作,加强空气质量的管理,定时通风消毒,做好手术室的清洁工作,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灭菌处理,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消毒,使手术室达到合理的无菌状态。为进入手术室的物品与医务人員同样按照无菌要求对待,从而做到从根源防范病原菌的效果。在预防切口感染方面,按照相关规定对切口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缝合时对切口予以冲洗消毒,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有助于术后切口的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手术室护理注重对患者病情的针对性护理,在切口护理方面积极预防细菌感染,避免切口造成污染现象,另外在术后对切口仔细观察护理,记录切口的恢复情况,这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完全遵循着以患者为中心,将服务贯穿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调节,避免造成心理波动从而造成生理应激,无菌操作方面细菌的发生,可以促进切口快速愈合,因此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另外,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在术前护理中能够及时告知患者胃肠道相关手术的内容。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缓解其负性情绪,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从而积极迎接手术,减轻抵触情绪。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直接规避细菌感染的风险,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的目的,有助于术后切口的快速恢复,对病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能够获取患者的满意。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宗莉萍,张倩,杨春.优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恢复和切口感染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241-243.

[2] 钟晓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367-1368.

[3] 卢效娟,卢娜利.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9):1577-1579.

[4] 连敏.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631-1633.

[5] 张雅静,孙云.优质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和切口愈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5):1694-1697.

[6] 崔冀芳,叶成杰,潘洪帅.手术室量化评估干预策略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9,17(11):1357-1360.

[7] 张瑾.手术室综合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5):817-818.

[8] 马薇,张丽,邵丽.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5):870-872.

猜你喜欢

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安全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