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素质教育目标入手提升初中写作教学效率的方法

2023-08-10黄明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7期
关键词:意境初中语文创作

黄明军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就当下的初中写作教学质量来说,表面上看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但同质化问题严重,千篇一律,没有把新时代初中生的个性表现出来,更缺少创新性。作为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当下的素质教育目标入手,提升学生创作的体验感、成就感,结合写作教学的特点,采用“通过课文学习,梳理学生写作思路”“结合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领会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学会给作文留白”等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在提升写作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一、从教学内容切入,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1.通过课文学习,梳理学生写作思路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学习,对于写作已有基本的认知,但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理不清思路,不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才能突出主题,让作文结构合理、严谨,行文流畅、自然。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素质教育原则,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过课文讲解,引导学生构思作文,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比如,以“热爱生活”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感觉生活很丰富,自己也热爱生活,生活中发生的事多、景美,可是怎么写才能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呢?学生不会构思,思路模糊不清,不知如何下笔。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在讲《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课文时,从课文结构到情感层次、事例布局等,让学生学會文章的构思方法。这些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在同类作文中有很大的代表性,适合中学生模仿、借鉴,所以深入学习课文结构、情感表达方法,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2.结合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笔者深知作文之所以感人,能让人读起来有百转千回肠欲断的情绪波澜,就是因为作文中的情感。但是很多学生作文读起来像喝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毫无波澜和吸引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中没有情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情感在作文中的重要性,要结合课文,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表达情感,让饱满的情感充溢字里行间,不着痕迹。

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除了标题,全文几乎看不到怀念两个字,但满满的怀念、想念之情跃然纸上。这就充分说明史铁生不但对母亲有深厚的情感,他也会把这种情感通过一些细节表达出来:如“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眼边红红的,看着我。”“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对于‘跑和‘踩……她比我还敏感。”“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这些细节把母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想念表达得淋漓尽致,突显了文章的主题。作为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这种细节式、场景化的情感表达方法,不要认为情感只有在跌宕起伏的大事件里才有。生活中的细节、语言,是最能体现情感、表达情感的。学生学会了这些,在写作中就会更注意细节,注意观察,进而使作文内容更丰富、情感更饱满,让学生的作文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3.领会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学会给作文留白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的作文里基本上没有留白,没有意境。古诗短短几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之所以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像看到一幅画,像听到泉水叮咚流淌的声音,像看到清辉的月亮,看到一个在寒风中打战的老翁……这样的意境、画面、情景,就是因为没有写满,在字里行间给文章、古诗留了白,并通过这种恰当、合理的留白,提升了文字的张力,给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升华了文字的美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创作中用自己的方式给作文留白,提升作文的意境,进而提升作文水平。

比如,课文《故乡》《孔乙己》《桃花源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湖心亭看雪》等,都采用了留白的写作手法。如鲁迅在写《故乡》时,写到“新生活”戛然而止。他没写出来,不是说他心中对新生活没有想法、不向住,而是有了太多的向往、想法、希望,语言难以穷尽,所以“留白”令读者遐想,把读者带入文章情境中。读到此处,学生也会真实地体验到,不但文章的内容、厚度,以及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的情感浓度没有减弱,反而升华了、厚实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运用这种留白的写作方式也是一种启发。

二、让读写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1.给学生推荐读物,激活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要想让学生有写作的想法与激情,先得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从而有试一试的创作欲望。所以,教师要把好学生阅读这一关,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质量、可读性强的作品。

比如,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读者·原创版》《读者·校园版》《视野》《读者文摘》《今日文摘》《青年文摘》等,这些期刊都是短文,便于学生阅读。再如,一些小说,如《看上去挺美》《云端有个小卖部》《一句顶一万句》等,这些小说都有感人的故事,有的语言诙谐幽默,有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对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初中生来说,既能提升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创作的热情与兴趣。他们不但能理解某个词在作文中之所以好,某句话之所以给人警醒,不仅是词语本身好、句子本身好,还因为放在了恰当的语言环境中。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从理解主题、积累素材、运用技巧上多方面借鉴,还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学生更好地创作打好基础。

2.通过读强化写,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听到一个词“灵感”。总以为灵感是作家专属的东西,是一种高不可攀、不可企及的思想活动。其实不然,灵感是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尤其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练习,由量到质的一种思想升华。因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读写结合,不要只读不思、只读不练。如在读的过程中对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可懒得动笔想想就放过了,其实那就是放弃了一次捕捉灵感的机会。所以,要鼓励学生结合阅读,在阅读中把握任何练笔的契机,强化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勤写感悟。“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由于经历不同、语文基础不同、文学素养不同、情感体验不同等,对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句话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这

猜你喜欢

意境初中语文创作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创作随笔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