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08-10张教军

学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教学

张教军

摘 要:生物是初中时期的新增科目,也是培养学生自然科学意识和探索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此,本文将以提升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从实际教学经验中提炼和总结出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巧用生活化语言、引进生活化实例、创设生活化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等途径,探索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促进生活化教育理念与生物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双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5-009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32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满足受教育者内心的需要和渴望,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案例为载体,能够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发现、研究和探索知识。由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化语言、实例、情境等要素的引领和驱动下深入理解和感悟生物知识,形成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体系。

一、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经过大量实践的检验和证明发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能够打破学生内心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恐惧。一般情况下,在课堂上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和素材,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其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相关生物问题,并由课内知识中蕴含的规律和道理深入探索生物知识与人类发展、自然界的关系,学生的探索深度和学习能动性也能有所拓展和增强。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更为关注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书面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初中生的整体发展和实践探索,而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生物课堂有利于促进生物课堂从单一化过渡到生本化,教师会更为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初中生的现实经验和知识储备为依据,建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生物课堂模式,进而推动生物教学的整体改革和创新。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巧用生活化语言,构建和谐课堂

中国有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即“良言一句三冬暖”,这句话形象地展现出了语言的力量和价值。在学科教学中,语言的价值也不可估量。教师若能对教学语言加以修饰和完善,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便能不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友爱关系也会更为明显。

1.利用生活化语言解释专业名词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新增科目,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基本学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了解程度尚且不足。同时,教材中涉及的名词和概念等专业性过强,往往会让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在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解释和分析生物学的专业名词,借助具象化和浅显的语言形式展现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生物学科专业名词的基本构成要素、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生物教学的难度,加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1]。为体现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既要为学生量身定做生活化语言体系,还要指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仿照着教师示范的案例,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素材阐释新的生物名词、叙述解题过程,改变传统生物课堂模式中过于被动的弊端,真正参与到师生互动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以便能够利用生物知识阐释和说明相关现象。这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推动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利用生活化语言实施课堂评价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能够自愿与教师沟通、说出自身的真实想法,那么课堂教学的流程便会更加顺畅;反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会不断降低。从这一点展开分析和研究,为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设和谐友爱的生物课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实施课堂评价,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过程中,以积极、友善的语言对学生展开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合理地指出他们的优势和劣势,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并据此开启针对性学习和训练,弥补自身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产生的不足。根据当代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教师所选用的生活化教学语言既要合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用语习惯,也要符合现代化的流行趋势。教师可利用网络用语、热门素材等展开过程性评价,如借助“我为……打call”这一句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鼓舞和正向驱动。如此,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还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获得学习和探究的信心。

(二)引进生活化实例,增加教学资源

在部分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作为唯一或者主要的素材来源,过度依賴教材中的内容,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受到限制。针对生物课堂上的此类现象,为增加课堂教学的资源、开阔初中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可以围绕生物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引进生活化的实例,为生物学科的概念和实验教学提供素材[2]。

1.引进生活化模型实例

初中生物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础生物知识为主,其中涵盖了生物圈层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等。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了解和明确生物变化的过程和演变特征,学生才能真正明确生物知识中蕴含的规律。根据如上诉求,教师可以引进生活化的模型实例,借助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动植物标本或者真实的自然现象等展开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将平面化和抽象化的生物知识以三维、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将生物知识与其模型对应起来,以此帮助他们更为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而且,教师也可以将易操作、可行性较强的生物实验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将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等运用到生物小实验中,利用树叶、花茎等动植物制作生物标本,自主创作生活化的模型,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操作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样既能为生物课堂增加教学资源,也有助于培养初中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的意识。

2.引进生活化话题实例

除了生活化的模型案例外,生活化的话题案例也是初中生物课堂上的重要资源。因而,教师可以从课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要素入手,精选与生物知识、生物现象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研讨和学习,共同分析生活化话题中包含的生物知识、体现的生物学原理等。如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海洋污染对深海物种影响的话题,让学生结合新闻片段和知识储备等展开多元化的探讨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针对“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等有关于个体生命体的生物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寻找话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生物学素材,这样既有助于为生物课堂增添教学资源,也能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灵感,使得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验活动中,主动探寻生物学的案例。如此,生活化教育理念便能真正扎根于初中生物课堂之上,有助于消解初中生的学习恐惧感。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1.创设生活化自然情境

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是引发学生共鸣、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具体的生物学事例,感受生物知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引发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共鸣,继而主动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在这其中,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世界作为创设情境的对象,应成为教师的首要选择。教师可以与本土化的动植物公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不同的生物体,创建一个模拟、缩小版的“自然界”,将动物、植物等生物要素融入模拟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的成长和变化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了解生物圈层的循环关系,也能明确不同生物体的相互制约关系[3]。与此同时,在生活化的自然情境中,教师也要适时地引出探究化的选题,引导学生从模拟的“自然界”中选择某一个或某一类动物、植物进行探究。比如以猴子为例,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选题,让学生观察模拟“自然界”中的猴子在不同阶段中的生物特征。借助这一举措,学生不再停留于知识表层,会更为理解教材中涵盖的理论知识及其指代的生物和生物圈。

2.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

初中生物教学不仅涵盖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包含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为凸显。而从现阶段的实验教学来看,一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和技巧,这就导致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对于此种情况,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将生物实验中的各个步骤、所需器材等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生物体的相互反应中了解生物体的变化,攻克实验技术的难关,进而以精准的手法和正确的流程完成生物实验任务。而生活化的实验情境还要求教师选择与初中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选题。如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他们喜爱的食物作为实验的对象,为他们创建生活购物情景,引导他们在“购物”之前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细致钻研,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影响,而后决定是否“购买”该物品。在此情境中,学生既能产生真实感,也能主动地展开生活小实验,促使学生将习得的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改革作业模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通常会以教材中的配套练习题或者试卷作为课后作业,长久以往,作业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自然也起不到延伸课堂、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针对当前生物作业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生物作业,以生活中的某一种生物现象、生物议题为主要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观察的过程中阐释和解决某种生物问题,以此推动生物作业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且,针对不同学生在生活环境、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教师也要遵循个性化的原则,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生活化作业,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现实生活经验运用到生活作业之中,以此增强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五)开展生活化活动,推动实践探索

1.开展生活化项目实践活动

在生活化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项目实践活动,将与时下社会热点相关的生物理论作为项目议题,引导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广泛查阅、整合和阐释资料,明确议题中涵盖的生物知识,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项目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让他们从自身的所观、所感出发,结合科学的生物知识完成项目探索的任务。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实践报告,将本组的实践流程、所用的项目探究方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多个要素融入实践报告中,为后续的深层讨论打下基础[4]。除了在学术层面展开项目讨论外,学生也可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出发,为生活中存在的污染环境、破坏生物圈层等问题建构问题模型,制作解决问题的方案,将生物知识真正运用于人类的生活中,以此体现出生物学造福人类的作用和价值。

2.开展生活化野外探索活动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界的生物和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引进生活化项目实践活动,还应开展生活化野外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自然界去观察、感知、体会,这样才能凸显生物教学的真谛、增强学生的生物素养。从实践的角度展开来说,生物教师要围绕课程要求和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确定野外探索活动的主题,如“在观察中分析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差异”等,将教学的范围由课内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融合起来。再者,基于生物学科的课程要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录像机等设备,通过摄錄的方式完成搜集资源的任务,为课堂探讨和深入探究奠定基础。这样既能创新生物课堂的模式,还能凸显生活化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价值。

三、结语

在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传授和接受知识,而是向往更具开放性和自由化的学习空间。从这一点出发,初中生物教师可通过巧用生活化语言、引进生活化实例、创设生活化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和开展生活化活动等方式,构建以生活化为主要特征的初中生物课堂,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经验和实物等要素中提取与生物学科知识相关的素材,从中抽象和概括一般化的生物概念、解决问题的路径等等,以此推动学生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国礼.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教育,2021(5):188.

[2] 练小娟.关注生活重视体验——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2):95.

[3] 史经布.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98.

[4] 崔红霞.发展学生生活能力的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J].生物学教学,2020(2):65.

[责任编辑 梁爱芳]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