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溯源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023-08-10孙春成
孙春成
摘 要: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源头过程中促进其掌握知识本质,在引发学生质疑过程中显化思想方法教育,在探寻公式意义过程中凸显思维训练等,以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方法、领悟思想,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知识追溯;知识本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7-0073-3
新修订的物理课程标准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凝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1]。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礎,显化思想方法的教育,重视在教学中凸显思维训练。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不同知识的教学,依据学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用不同的方法组织不同教学资源,例如相对抽象的知识需要设计相关实验降低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有些知识可能需要深入融合生活实例;有些知识需要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学习任务,以项目驱动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透彻理解知识。此外,对一些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知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源头,促进学生积极构建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使其掌握知识本质、习得方法、领悟思想。
1 探寻知识源头理解知识本质
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使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后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应该要求学生掌握方法、领悟思想。知识是学生习得方法、领悟思想的载体。没有高效的知识传授,或者学生对知识理解囫囵吞枣,习得方法、领悟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在物理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追溯知识的源头,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质疑溯源显化物理思想方法
物理思想的领悟是物理教学追求的更高目标,领悟了物理知识背后承载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迁移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新课标要求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养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简单讲,所谓素养就是当有一天学生忘记了具体的物理知识,但还能留存在头脑中的东西,是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自动调取的缄默知识,物理知识背后隐藏的方法、思想就属于缄默知识。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重视思想方法教育,将其显化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章教学中,除了在推导位移公式s=v0t+at2时可以给学生显化数形结合、极限的思想,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质疑”,在质疑中显化物理学研究中重要的对称的思想。具体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没有公式缺失初速度v0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推论的公式、包含的物理量、缺失的物理量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总共4个公式、5个物理量,每一个公式都对应一个物理量的缺失,但是唯独没有公式缺失v0。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上述公式中有4个公式分别缺失一个物理量,然后根据对称思想质疑:是否应该有第5个公式,缺失物理量v0?
2.2 寻找缺失初速度v0的公式
有了疑问就需要去探究质疑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则将缺失v0的公式找出来,如果找不到,则应该探寻没有这一公式的原因。表1中(1)(2)(3)(4)式中都含有物理量v0,要找寻缺失v0的公式,根据对称思想,只要任意选取两式,消去v0化简即可得到。理论上有六种推导的方法。基于这样的判断,引导学生开展推导。具体如下:
3 追溯公式物理意义,凸显科学思维
物理是思维的艺术,物理教学只有重视思维训练,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放在突出位置,学生才能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形成全面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具备高品质的思维,在遇到实际物理问题时思考才会严谨、深刻,提出的解决方案才会周密,也才会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方案。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思维培养的目标凸显出来。通过追溯物理公式的意义,学生需要将公式和函数图像有机结合,促进他们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思考。
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时,经常会用逆向思维,将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将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看成反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s=vt-at2可以利用逆向思维理解,将0到t时刻的运动看成t到0的“倒退”,进一步等效为0到t的速度-时间图像为EB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上述分析,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深刻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要求能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要求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洞察到事物的本质。”[2]
4 结 语
充分认识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其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地位,需要教师设计教学时重视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明晰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能使其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也能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知识溯源是在物理教学中凸显学生知识构建过程、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重要策略,可以为学生习得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奠定基础,促进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6.
[2]晏廷飞.在习题教学中精准设问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J].课程教学研究,2021(4):74-78.
(栏目编辑 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