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2023-08-10农丽丽
农丽丽
(横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中心,广西横州 530300)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on]为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是一种典型的气质花,常用于花茶窨制、精油提取及香料制作等[1-2]。广西南宁横州市享有“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誉,2021 年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约8 333.33 hm2,年产茉莉鲜花10.2 万t,茉莉花茶8 万t,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143.8 亿元,是横州市人民的致富花。但横州市茉莉花花期集中在4—10 月,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茉莉鲜花,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人工调控延长茉莉花花期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热点。该文就近年来茉莉花的花期调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茉莉花花期调控研究提供参考,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茉莉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叶茂宗等发现双瓣茉莉植株冻害临界温度为2℃,当温度低于10℃就会停止生长,温度达到19℃以上才会萌发新梢,24℃以上才会进行花芽发育,花芽发育最适温度为32℃~37℃,但当温度超过38℃时会抑制花芽的发育,40℃以上会造成花瓣失水萎凋[3]。李聪聪等利用不同的昼夜温度处理茉莉植株,发现20℃/15℃(昼/夜)处理组比30℃/25℃(昼/夜)处理组现蕾时间晚1 周,开花时间晚1 周,现蕾率低25 个百分点,花苞直径较小,质量较差;20℃/15℃(昼/夜)处理组每根枝条一般只有1 个花蕾,而30℃/25℃(昼/夜)处理组每根枝条一般有3~4 个花蕾[4]。李红等发现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可实现在预定的时间出现花期,从加温到目标花期的时间越短,保持的温度应越高,前期保持较高气温,可确保花期提前1~10 d,花期偏早可通过降温推迟[5]。韦玉全等通过对比露天栽培和温室栽培对茉莉冬季花期的影响,发现温室栽培的茉莉在12 月至次年4月出现2 次盛花期,但露天栽培的茉莉在冬季无花期,直到次年4 月初才开始出现花蕾,认为温度是影响茉莉冬季开花的主要因素[6]。
叶茂宗等认为花期早晚、开花频次及历时长短,均与当年气候条件,特别是与花前积温关系密切,在中亚热带的浙南气候条件下茉莉花蕾60%的产量集中在伏花期[3]。沈邦琼等发现犍为县从春到秋可以发生5 次相对集中的抽梢期,即3 月下旬到4 月上旬发1 次梢,6 月上中旬发2 次梢,7 月中旬发3 次梢、8 月中下旬发4 次梢,9 月中、下旬发5 次梢,但发5 次梢时由于气温较低,形成的花蕾小、花质差[7]。
2 光照
孟祥静等发现双瓣茉莉的光饱和点为1 220 μmol/(m2·s),光补偿点为16.6 μmol/(m2·s),认为双瓣茉莉是阳性植物,且适应较广的光强范围,可适应一定的遮阴环境[8]。但茉莉是喜光植物,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徒长、节间过长、叶片大而薄、株型松散,过度遮阴处理会造成花芽分化推迟、减少花芽的分化数量[9]。陈笛等用不同的光质处理茉莉植株,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红光处理下茉莉的始花期提早5 d,但花期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而蓝光处理下茉莉的始花期则推迟了3 d,花期持续时间长2 d;红光组的花蕾数量有所增加,但蓝光组花蕾数量减少,且各组之间花蕾数量差异显著。转录组分析中发现有3 个PHY 基因及2 个CRY1 基因,均在红光处理下表达量增加,而在蓝光处理下表达量降低,认为不同光质通过调节CRY 和PHY 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茉莉花期[10]。
3 外源激素
李春牛等发现用0.50%锌、0.20%硼肥配施能增加茉莉花的数量和直径,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锌、硼促进植物繁殖器官形成和发育,促进茉莉花花芽分化,提高了花朵数量和花径[11]。李红等发现多效唑对茉莉花新梢萌发生长发育有较强抑制作用,显著提髙盆花花序数量及每序花朵量[6]。江文等发现PP333处理后可使花期提早4 d 左右,且花蕾增多、增大、增重,茉莉花增产宜用300 mg/L PP333喷施;NAA 处理会导致新梢徒长,浓度越高徒长越严重,其花蕾产量比对照减产,而如在茉莉生长前期,要促进其枝梢生长则可以选择较低浓度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12]。黄诚梅等发现NAA 处理会引起茉莉新梢徒长,且浓度越高越严重,花期推迟2~4 d,PP333处理的茉莉会引起新梢矮化,而花期会提早2~4 d。并认为较高浓度的内源激素ZR、GA、ZR/IAA、GA/IAA 比值在茉莉新梢及花蕾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激素之间的平衡调节着茉莉新梢及花蕾生长过程[13]。
有研究发现在立夏前后对茉莉植株进行打顶并喷施多效唑,有利于提高抗逆能力,促进花芽分化,使春花产量成倍提高,且全年产花期可延长35 d 左右[14]。杨云光等发现喷施多效唑能促进茉莉花提早进入盛花期,喷施多效唑控梢促花,在30 d 后即可进入采摘期,40 d 进入采摘高峰期[15]。文庆利等发现喷施一定浓度的SA 溶液可促进茉莉侧芽和花芽的萌发[16]。
4 水肥等其他因素
周瑾等发现在高N 、K 条件下,增施P 后始花期提前6 d,枝花蕾数、枝花序数、产量分别提高25.47%、10%、38.2%。但想获得高产,需合理施用磷肥和氮肥,氮肥过量,会导致植株徒长,不利于植株生殖生长,而氮肥不足,会引起植株发育不良[17]。户卫焉等发现施用氮肥过多,会造成枝叶徒长,通过控制水肥,增施磷钾肥,可促使茉莉孕育花蕾;夏季要及时修剪以促发新梢,若新梢长势过旺,应在生长10 cm 时摘心促发二次梢,花量会增加;花凋谢后及时剪掉花枝,减少养分消耗,促发新梢,会使枝密、芽多、花多[18]。黄志君等认为每月茉莉花大花期结束后,每公顷可用高含量98%的磷酸二氢钾6 kg 对水900~1 125 kg对茉莉叶面进行喷雾,可促进茉莉提早孕蕾和成花时间3~5 d,提高茉莉花的品质及产量[19]。谢育利等发现叶面喷施有机铁(螯合铁)、无机铁(硫酸亚铁)均能促进茉莉植株的生长、增加株花序数、花蕾数、蕾重、产量[20]。袁媛等利用薄膜覆盖处理茉莉后,早春茉莉现花可提前20~25 d,晚秋花期可延长1 个月左右[21]。邓成忠发现通过修剪、肥水管理、中耕管理等农艺措施,可使集中在6—7 月的茉莉盛花期推迟到8—10 月[22]。陈伯伦等发现修剪过重会导致开花迟、花量少,过轻会导致花少而小;孕蕾初期,叶面喷施0.1%~0.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可促使花蕾发育,提高产量[23]。
5 展望
全球每10 朵茉莉花,有6 朵来自广西横州,横州市的茉莉花(茶)产量均占世界的60%、全国的80%,但横州市的茉莉花花期集中在4—10 月,秋冬季节花市空白,制约产业的发展,因此花期调控技术成为我国茉莉花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之一。而我国在茉莉花花期调控技术方面研究不够深入,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应该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强茉莉花期调控研究,深入探讨茉莉花芽分化过程机理、温度及光照等外界环境影响花期的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茉莉花期的作用机理等,为茉莉花花期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